笔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儒门仙侠传 > 0003章 醉里百疑生

0003章 醉里百疑生(1 / 2)

本是一番相赠好意,却无端的引来一场血光之灾,令人始料未及。

柳三妹心中悻悻然,随手一弹,一物飞出,然后身形闪动,从一桃树旁掠过。眼见一枝桃花挡道,当即随手折过,顺势一扬。

无辜的桃瓣漫天飞舞,飘向桥下流水,随波逐流渐去;而她的身影,亦在斑驳桃红中隐退。如此情状,岂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那物飞出,落入儒子手中,不偏不倚,正是那枚荆钗。

温良二子见母亲离去,紧随其后。柳三妹回过头来,温言道:“练剑去,不可荒废了修真求道!”二子见母亲不悦,言辞冷峻,只得怏怏而回。

荆钗入手,儒子又是惊疑无比:“嫂嫂这一手随意轻弹的指上功夫,力道和准头均是恰到好处,似是毫无修为的胡乱一掷,又似是世间罕有的高明手法。她的身形看似寻常,实则飘忽闪烁,轻盈无比。这是为何?”

正自思疑,忽听得那荆钗中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修仙又有什么好?若是得与知己在一起,岂不快活似神仙?”正是柳三妹的留音。

自柳三妹离去后,儒子愁思百结,茫然无神,无心教导,只好让诸子在一旁对练。那荆钗中的留言又无时无刻的在心中响起,令他心神不定,不由自主的想道:“若是当真能与三妹在一起,打死我也不修仙!”

待诸子离去后,已是向晚。

儒子用过膳食后,清理了一番伤口,眼见四下无人,当即跑到屋后,打算拿出私藏已久的老酒,却无意间翻出尘封已久的长琴。此琴乃柳三妹所赠,自她嫁作他人妇后,儒子心灰意冷之余早已将它封存,此时又忍不住拭尘去封,一温旧梦。

儒子除了习道修仙之外,还精擅琴医两道,每每弄曲遣怀,只是桃源中无人与之为乐。此番知音无觅处的苦闷,非常人可解。

因此,他常独自一人在山林洞府中弹奏,久而久之,曲动灵慧。桃源中但凡具有灵气之物,便成了他的听众,为之动容,并仙根日长,灵力渐显。柳三妹日间所讲的那句“非但小玉比不上,就连那些凌云子、绿竹翁之流,亦是大有不如!”所指的就是这些梅兰菊竹等。

只是这些灵物道行既浅,尚未成人形而已。

此时,儒子弹了一曲后,对月长饮,但见天际银河如练,牛郎织女分隔两岸,可望而不可及,愁闷不已。虽有一琴一酒相伴,仍是神思飘渺,心绪难宁,直至中夜仍是毫无睡意……

这一日晌午,后辈诸子随庸公习经书,儒子落得清闲自在,独自抚琴,眼见四下无人,又以元神出窍之法与凌云子之流遥相呼邀。此时弹奏的,正是近日来自创之曲。因为感触良多,便依着荆钗的留音,将盈盈一水间却相去甚远的一番愁思谱之成调,正是一首《相思曲》。

此时弹奏,更添一番惆怅之意。

儒子心想:“这诗句极具韵律,自然传神,决不是嫂嫂所能作出来的。嫂嫂说此诗是古诗,然而《仙书宝笈》上竟未曾载有此诗,此中缘由,令人无法捉摸。嫂嫂又说,此诗‘桃源中人,自是不知’。难道是桃源外古人所创?嫂嫂自幼在桃源中长大,从来与桃源外无涉,如何得知?”

又回想起柳三妹那平平无奇的一掷,实觉太过不可思议。须知越是能在平淡无奇之中显示出极大的威力,就越是超脱物外的一流境界。

正自苦思而不得其解,忽又想到:“六年前,有一对慕容兄妹擅闯桃源,触犯了桃源祖法,被兄长处死。难道是慕容兄妹将此诗带入?可那个时候嫂嫂并不知道慕容兄妹是何许人也,也就绝不会从中得传此诗。”

儒子越想越觉不对劲,如堕迷雾中。

琢玉剑依在一旁,似乎听出了他曲不成调,感知他心不在焉,“嗡!”地发出一声。儒子轻抚剑柄,示意感激,眼见玉剑着手,不由得又想:“近年来,小玉对嫂嫂的敌意与日俱增,数日前更是欲取其性命。此中缘故,着实令人不解。”

他眼睁睁的看着手中长琴,左思右想勉强的弹完一遍后,自觉无法成调,转而又想:“嫂嫂所吟的诗会不会来自《乐经》?秦始皇重用法家,焚书坑儒,致使《乐经》失传,其时天下各门派的修真秘籍,亦是难逃一劫。秦王为一己专横独政,穷奢极欲,折损天下,非君子之道。

“幸而儒道两门入迁蛮荒中的桃源,因祸得福,各自门派心法才得以保存。这修真求道的秘籍失传也罢,可这《乐经》就此成了绝响,未免太过可惜。若是得聆《乐经》中的仙音,此生不枉矣!先贤才智超凡,我儒子学识浅陋,才情平庸,所谱之曲与之相比,简直是不值一哂。”

想到这里,倍觉兴致萧索、了无生趣,举起酒埕再喝,早已涓滴不存。

儒子酒力极佳,但此时只求以酒忘忧,酒入愁肠,自然熏熏欲醉;兼之睹物最易思人,忍不住沉吟道:“此琴乃三妹所赠,而三妹已嫁作他人妇,儒子空有一番无奈相思,夫复何益?眼不见心不思,不如毁去!”正欲挥掌,又于心不忍,又自言自语:“非是三妹无情啊!数日前,她假托兄长之名,织衣相赠,个中情意,儒子岂有不知?然则情缘未断,又何以委身他人?”双手发颤,不经意将酒埕碰落在地。

正自疑云团团、有气无力之际。突然,一条黑影从旁掠出。儒子只觉眼前一花,手中长琴落入黑影之手,隐约听得:“惆怅之物,不如毁去!”声音低沉,似是女子所发,随即闪入林中。

儒子酒意正浓,沉湎旧事,直到两手空空,才惺忪梦醒,眼见心爱之物被夺,惶急喊道:“手下留情!”发足直追,但林间月白风清,一片宁静,哪里有人影?

儒子心想:“难道不胜酒力,眼花了?”此念未落,忽觉背后一血盘大口张开,兜头直扑而下,浑身上下一轻,登时如掉进万丈深渊之中,目眩头晕。

待得略有知觉时,张开眼皮,瞧见一缕光线从头顶一圆孔照射进来。儒子心想:“难道是掉在枯井中了?”当即纵声大呼,又哪里有人应?

他在井内四下走动,借着微弱的光亮才看清这口枯井竟似一个葫芦,忍不住说道:“桃源竟有这般稀奇古怪的井?就这点儿深度,也想难住我辈修仙之人?当真是开玩笑啦!”当即摘下腰间的琢玉剑,欲御剑而出。

熟料世间当真有开玩笑的事,此时儒子内力竟尔空空如也,琢玉剑亦是悄无声息。

此举对修仙人而言,无异于晴空霹雳,直如五脏六腑被掏空一般惊惶无助。骇然之际,忽听得脚下马蹄声响,奇道:“井底下有人跑马?当真闻所未闻,稀奇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