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儒门仙侠传 > 0023章 魔道迷幻中

0023章 魔道迷幻中(1 / 2)

庸公置若罔闻,继续说道:“你兄长也算是个人物,自能察觉到慕容寒对你的情意,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处心积虑,欲置你于死地。可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兄长费尽心思,千算万算,却没算到你因祸得福,内力不减反增,这到底是何缘故?”

儒子又感惶恐不安,跪倒在地,不住的磕头。

此事令他极难为情,但庸公既已垂询,只得和盘托出,说道:“儒子糊涂透顶,为了施救后辈小子,兵行险着,逆用了儒门心法,请庸公和诸位长老责罚。”

众长老听得儒子居然,竟然,逆用儒门心法,真是胆大包天,大逆不道至极,无可复加。

平素温文尔雅,儒厚蕴籍的德修长老突然失声痛骂道:“你这个狗东西……”一番恶话,极是粗俗不堪,把天下间所有的市井流氓之言尽数搬了出来,声色俱厉,直骂得儒子狗血淋头。激动之余,一不小心,居然连儒子的母亲也问候了一下。

此举与他那“德修”的法号不太相衬。其余长老听得大皱眉头,却也不便打断。

德修长老一番痛骂后,愤恨之意稍消,心情回复自然平和后,自知失言,如玉的冠面顿时一红。他想知道其他长老的反应,双眼斜视,偷偷的看了看左边,又缓缓转过眼珠子来;偷偷的看了右边,头不敢稍动。眼见其他长老正在闭目养神,入定一般,当即微微一笑,回复一本正经、德著修显的神态。

此时,当中一人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嘿笑,目光如电的一扫,随即眯成一条缝,正是坐在邻近的远虑长老。德修长老心中略有不满,心想:“你啥眼神?有话就直接说,何必故作深沉?虚伪!”

庸公听罢,哈哈大笑,说道:“天意!天意!怪不得众人一口咬定你偷吃了灵火凤凰的内丹,而你却不敢争辩,原来如此!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啊!胆敢蔑视儒门先贤。好!好!好!如果你不是身在儒门,而是在桃源之外,说不定人世间又出了一位惊天动地的大仙了。你心法尚可逆用,为何还要死守这些狗屁不通的礼法?”

八大长老立马为之抽搐,为之震惊,心想:“庸公今日到底怎么啦?老是说些糊涂的话?非但庇护儒子,还怂恿鼓励他蔑视儒门神圣不可侵犯的心法?”

听了庸公的一番说话后,此时,身为首座的天命长老又开始发话。只见他站了起来,目光如刀,上下打量着儒子,说道:“如今形势突变,儒子触犯祖法之事,暂且搁置,不予追究。可儒子与妖魔结交,此事又作何解?”

鲁酿抢声道:“禀天命长老,庸公已说得清楚明白,勾结玄冥教的是治子,祸乱桃源的是妖藤,这与‘妖魔结交’一事,不知从何说起。”

天命长老“哼!”的一声,怒道:“鲁……鲁兄弟,儒子饮酒误事,此事追究起来,你也脱不了干系。”向着鲁酿瞪了一眼,心想:“你这个奴才,终日无酒不欢,喝得醉醺醺的,说起话来颠三倒四,夹缠不清。今日八大长老都给你弄得下不了台,这笔账早晚与你清算。”

又道:“你可知道,儒子木屋后所藏的酒,全是你暗地里所供?让他与酒为伍,迷乱心神。如此一来,才会被那些邪魔外道有机可乘。圣人有云: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儒门乃天下正道,身为儒门修仙之人,当以除魔卫道为己任。儒子偏偏与那些无知无义的树精竹妖结交,当真是岂有此理!”

儒子道:“诸位长老明察。儒子所结交的并非树精竹妖,而是桃源中修真得道的绿竹翁、凌云子、幽兰君等上仙。”

其余长老霍然而起,满眼尽是惊疑之色,直瞪儒子。儒子身为儒门中修仙之人,如此维护绿竹翁等妖怪,自八大长老看来,无此举异于逆天。他们神色间极是失望,实在无法相信世上竟然有这种荒唐事。

八大长老端坐在诛仙台,高高在上,自开审儒子以来,数度为儒子所犯之事震怒,惊得离座,大有坐不稳之势。

天命长老打了一个哈哈,伸出食指,对着儒子指指点点,游目四顾,说道:“诸位道兄,你们听见了吗?咱们儒门的大仙将这些树精竹妖、邪门歪道称之为什么?绿竹翁上仙,凌云子上仙,幽兰君上仙,哈哈哈……这些妖魔也是上仙,那我们这些长老是什么?儒子目中无人,简直不将我等放在眼里。”

庸公道:“不错!儒子确实是目中无人,因为诸位长老不是人。”

诸长老一听,全身如遭雷击一般,惊得差点要从崖上飞身下来,与庸公一较高低。

德修长老更是脸色铁青,愤然喝骂道:“庸老头大放狗屁,臭不可当!我……谁不是人了?”庸公又道:“诸位长老早已得道成仙,乃儒门上上之仙,道法精妙,凌驾一切凡夫俗子之上。如此之仙,岂是平常中人?是以,儒子是目中无仙,不是目中无人。”

八大长老顿觉释然,虽觉得“目中无仙”和“目中无人”相较起来,有着几分怪怪的味道;但终究觉得会自审儒子以来,庸公终于据实说了一句中听的话,忍不住飘飘然。

天命长老和颜悦色的说道:“儒子,你们兄弟二人,乃当今儒门中生死谷斗法仅存的人物,一言一行,自当循规蹈矩,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兄长勾结外敌,祸乱儒门,如今生死谷出来的上仙,唯独你仅存。你若能迷途知返,以除魔降妖为己任,亲手将那些树妖花妖绳之以法,我等自当不计前嫌,仍尊奉你为诸子中人。以你如今修为,区区小魔小妖,不在话下,现限你三日之内,肃清一切妖魔。”

此时,鲁酿正欲开口,德修长老抢先道:“姓鲁的,你给我闭嘴!”心知他与儒子交好,又要说出些不中听的话来,得庸公首肯,又是大事不妙。

众人本以为鲁酿又是一番公然顶撞,据理力争。孰料鲁酿一动不动,回复他那满眼惺忪、醉醺醺的模样。

庸公心觉好笑,说道:“鲁兄弟,但说无妨。”

鲁酿谢过庸公,眼看着天命等长老,说道:“儒子兄弟,天命长老所言不错,人妖殊道,这些树精、花妖虽得人形,但终究是妖。正所谓人妖殊途,正邪不两立,修仙之人除妖,责无旁贷!”

众人见他看着众位长老,而所说的话却是劝解儒子,不禁莞尔;本以为他又要替儒子辩护,却没想到他竟也劝儒子除妖。

儒子满脸无奈,心想:“漫漫修仙之路,清苦自恃,何等寂寞,是以寄情乐韵,寻曲遣怀。但高山若无流水作知音,岂不枉然?幸赖有绿竹翁等人与之为乐,才不致烦闷。但这番心情,如何能在庸公和众长老面前宣之于口?”

只得说道:“回众长老,绿竹翁等虽非血肉之躯,却有天地灵根,且素来安分守己,洁身自持,重德修真,并无心于俗尘世事。而妖邪遣祸苍生,凶残成性,与之相比,当真有天壤之别。因此,儒子所交并非妖邪,而是仙家。”

天命长老长叹一声,坐回原座,良久才道:“玉不琢,不成器。当初咱们八大长老将琢玉剑赠你,所为何事?无非是希望你历一番雕琢后能成大器,如今你偏偏结交妖邪,误入歧道,仍是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

“人道之常,此父其子。如今是有其兄必有其弟。儒门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治子,也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儒子。我们这些长老当初真是瞎了眼,居然将你们这对狼子野心的兄弟选为儒门诸子中人。”神色一片黯然,显然是失望到了极点。

庸公不以为然的说道:“天命此言差矣!六年前生死谷斗法仅存之子是何人?不正是儒子兄弟二人吗?若是儒子兄弟二人不在诸子之列,那能从生死谷出来的却不知是何人了。因此,天命的见地,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天命见庸公如此不留情面的数落自己,面上一阵热辣,忍不住道:“庸公?你……”

突然,德修长老长声叹道:“天灭儒门,如今儒门竟出了这么一个与邪魔为伍的不肖子,遍观后辈诸子中人,又多半与他亲近,受其误导,这第三轮的儒道仙剑大会也不用斗啦!咱们干脆向道门认栽,世代称奴吧!”

众人闻言,心中一片凄然,见儒子如此维护妖邪,尽感失望,不约而同的望着庸公,急盼示下。

庸公咳了一声,正色道:“儒子,绿竹翁之流确是妖邪无误,他们因曲韵与你亲近,无非是诱你堕仙入魔而已,除了曲韵上引为知音之外,他们还与你有何交往?”

儒子又是犹豫不决,但庸公既已直言相询,也只好将当日与之纵酒弹乐、谈经论术之事如实相告,甚至将与之结义一事,也毫不隐讳说了出来。说到最后,又道:“庸公,正所谓曲为心声,绿竹翁等人与我曲韵相通,行事光明磊落,决无半点邪气。儒子是敬重他们的节气,坦**君子之风,才与之结交。儒子胆敢以性命担保,绿竹翁之人,决非妖邪。”

这一番话,直听得众长老惊怒交集、瞪目结舌,直觉眼前的儒子,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山精妖魅、邪魔外道。更不可思议的是,他非但与妖邪结义,还胆敢受其怂恿自创怪招。如此为所欲为,岂能是儒门诸子中人所敢为?所能为?

庸公道:“如此说来,这些妖魔当真是用心良苦,将你骗了,还让你如此死心塌地的维护他们。他们蒙蔽人的手段之隐蔽高明,令人叹服!你可知道?那日慕容寒将你带离桃林,然后他们故意将其引开,邀你饮酒,乘机将你灌醉,就是要将你元神导入邪道的迷幻之中。你与他们狂饮一番之后,可曾察觉到任何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