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摇晃,儒子起初也不以为意,想必是修炼聚元归魂应有之劫,殊料此象接二连三而来,不由得疑心大起:“难道龙王故以此诀害我?”自桃源大变后,他屡遭人设计陷害,因是率性直情,轻易便坠入别人的圈套之中。历经磨难多了,倍觉疲惫,亦复多疑,心想自己所练的明明是聚元归魂之法,何以心魂震撼?
儒子睁开眼来,却见鲁酿等抱头屈膝,跪倒在地,神情苦楚,问道:“众位大哥,所遇何事?”站起身来,欲上前一探究竟。忽又觉全身一震,脚下祥云颤动,才知变卦来自脚下,禁不住自问:“莫非祥云有诈?”
此念一动,但觉祥云激烈摇动,如遭雷击一般,“轰!”的一声烟消云散,五人竟尔从半空中急坠而落。
儒子自修炼了聚元归魂诀后,仙身稍复,虽身在半空,凭着原有的御剑之能,可保无虞。但鲁酿等人却是肉体凡胎,无所凭依,如此急坠,势必摔成肉酱不可。
眼见四人急势而下,情急之下,儒子无暇多想,飞身而下。他双脚一勾,左手一搭,身子急沉,却已牢牢稳住齐牧、秦轩和楚钟。此时,他若是四肢健全,自可将鲁酿一并拿下;但右臂已失,无法滕出手脚来挽鲁酿,急催妖藤而又不可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酿如流星般向下落去。
四人身在半空,一阵惊呼,被儒子左手勾住的楚钟急道:“儒兄弟,老六与你同是酒国知己,舍我而救老六吧!”儒子道:“不许动!你们都是我的知己,都是好兄弟,无分彼此。”牢牢勾住三人,激催灵力,向鲁酿追去,竭力将他摄住。
但自古有言:背负凡人,重若丘山。凡人驭灵物,对灵物而言,非但重,且损灵。道门的神鹏灵鸟之所以不愿受李可道操控驾驭,自是因为李可道乃一介凡人。
此时,儒子宁愿自损,也不愿秦轩等人死于非命,无奈他空有“愚公移山”之能,因无所凭借而无法施展。更何况此时只是仙身初复,灵力有限,身负三人已若三座巨山压顶,即便追上鲁酿,亦是无能为力。
鲁酿身在半空,眼见儒子舍命急追而不可得,喊道:“儒兄弟,今生有你,足矣!啊!不!还得有这离魂醉三生。”虽处危难之中,依照常人本性,自可惊恐万状,唯求保命。但鲁酿自知无生还之望,心中反而一片平静。他觉得此生能喝上仙山福岛上的美酒,再无所憾。想到这里,在儒子灵力的牵涉之下,摸出腰间的酒葫芦,大口灌了下去。
齐牧、秦轩与楚钟眼见鲁酿转眼之间便要摔成肉泥,骨肉情深,不忍直视。而儒子早已功至极限,仍是追不上鲁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酿坠下,脚下虽是人间,对鲁酿而言,却是地狱。
便在此时,儒子又觉全身一震,与先前身在祥云之上所受的惊动毫无二致。只是此时无祥云相阻,震撼之力更为激烈而已。如此震**,倍觉熟悉,似是魂欲飞、魄欲散一般。此念一起,猛然想到追魂剑。
追魂剑乃道门法宝,被李可道因权势而据为己有。儒子曾被他持此剑劈杀,所谓“追魂”,追夺的正是仙家的元神。儒子此时感同身受,立马感知那震撼之力必是追魂剑所发,顿时心头狂喜。恰在此时,又是一阵激**袭来,立马运起龙王所授的聚元归魂诀,将追魂剑的灵力吸了过来。
这只是儒子无奈之举,万一之念。
不料,追魂剑的灵力正合聚元归魂之道,同属夺魂的灵力。龙王之法,自是“聚之”“归之”之法,自可化“追魂”的灵力为己所用;兼之儒子正好练完一遍,势头正盛,一举夺得其灵力,抢在鲁酿身下,以背脊相托。
此时,脚下的追魂剑的灵力一波又一波的传来,儒子身负四人,借此灵力落在地面。但终因是初学乍用,未能将反其道而行的聚元归魂诀运用自如。
眼见又是一波追魂剑的灵力激射而来,儒子前一波尚未归聚,无法再化,立马被其推撞在身,横飞数里之外。鲁酿等四人是凡人,触地之际,仍是被摔得冬瓜豆腐一锅熟。
五人跌在林间,摔成一团。儒子身在四人之中,所受的撞击略微,尚未晕去,一推额头上的一条大腿,一只奇臭无比的草鞋正好横在鼻梁上,熏得呕吐不已。
一阵翻江倒海后,儒子急捏鼻子,暗骂道:“倒霉!倒霉……晦气!晦气……”好不容易才从人堆中钻了出来,却瞥见一道阴风滚滚而过。
儒子心中惊异,见阴风去势如电,当即一跃而起,也顾不得鲁酿等尚在昏阙当中,腾身直追而去。自他修炼聚元归魂诀后,仙身尚未完全恢复,此时御空而飞,自是未能操控自如;但那股阴风似乎并未急着逃窜,而是故意相候,似乎要将儒子引向某处。
数月来,儒子多历磨难,方知世道之艰难险恶,此时察觉到那股阴风有异,立马变得机警起来。他身出儒门,眼见儒门圣地竟有一股从所未见的阴风突然蹿出,自是放心不下,明知有诈,仍是不顾凶险,一往无前。
几经追逐兜转,所去之处,正是儒门历代修仙诸子的墓园,心中暗自奇怪,沉吟道:“为何这阴风要将我引来本门历代先贤埋骨之地?”
正自不解,忽觉四周阵阵寒意袭人。他身在半空之时,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此时一入墓园,却觉四下阴沉,浓云阵阵。如此突变,自是那股阴风作祟之故。
四下张望,忽地“咦!”的一声,只见地上斜斜的插着一柄仙剑,正是八大长老中天道长老的仙剑。
儒子心中忍不住想道:“仙剑派中的修仙之人,人修仙剑灵,仙剑显人威;人在即仙剑在,人亡即仙剑亡。如今天道长老的佩剑在此,人却不知……”一时竟是不敢往下想,因为他心中始终坚信,龙王恣睢答允会饶恕他们就一定会饶恕。
便在此时,忽觉身后一阵寒气逼人,正是儒门上下诸人。儒子大喜道:“原来各位父老在此,儒子见过诸位。”正欲躬身行礼,却听得诸人一阵阴森嘿笑,如同鬼灵阴魂一般,令人毛骨悚然。
儒子眼见诸人与昔日大是不同,尽是敌意,却仍是恭谨有礼,说道:“诸位乡亲父老,儒子原是罪该万死!”他因屡犯儒门门规,自觉无颜面对儒门上下,心中打定主意,即便受尽刁难凌辱,亦是决不还手。
然而,此时的众人竟是着魔一般,围着他索命似的,恨不得将其咬噬生吞一般。
儒子越来越觉不对路,眼见众人张牙舞爪的急扑而来,只得转身倒退,冷不防一阵寒意从后脑勺直逼而来,正是先前那股诡异的阴风。
他回过身来,只见阴风中暗藏着四人。那四人不是旁人,正是近忧、天道、慎独和宽厚四大长老。他心中虽早已认定龙王恣睢是言出必践的之人,但一直未曾见到八大长老,心中始终忐忑不安。此时见四大长老无恙,心头悬着的大石方始放下,当即躬身道:“儒子见过四大长老!”
话未落音,却见阴风中迸出四道尽是邪气的寒光,正是四大长老的仙剑所发。四大长老所修的原是儒门正宗的玄术,仙剑所发的光芒绝不会如此妖邪。
只见四道寒气,凛冽如刀,直扑儒门诸身要害而来。儒子不由得一惊,不敢大意,立马腾身而起,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四道寒光逼落,在他身上划出了四道长长的口子,顿时鲜血淋漓。
以儒子此时的修行,原是可以避开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但他明知四大长老有异,仍是不敢失了礼数上前行礼,才被四道寒光劈中。
四大长老一招得手,更不打话,连连催发诡异的寒光。儒子中了四大长老的暗算后,不敢大意,为求保命,只得运起昔日那些自创的不雅招数。一番狼狈不堪后,总算躲过四大长老连绵不绝的杀着,但四大长老仍是飘然而至,看似不紧不慢,实则迅捷无比。
儒子说道:“诸位长老在上,儒子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而四大长老似乎并未听见,仍是一味的上前急攻猛击。他心中认定,龙王恣睢如此折辱他们,他们必定记恨自己,不屑和自己说上半句。
此时,儒子四面受敌,虽身受创伤后,又见四大长老近乎魔道一样的妖邪,却始终不忍痛下杀手。因为他与绿竹翁等痛饮时,幻中曾入道门之境,在桃川宫前的石阵中见碧血灯笼作乱便大打出手。本以为所杀的是碧血灯笼,事后才知所杀的是道门少主和诸多长老,如今思之,仍是心有余悸。
为了修炼聚元归魂诀而饮离魂醉三生,一时不敢肯定眼前所见得是否属幻象,因此不敢轻举妄动。须知凡饮此酒者,轻则神魂错乱,时光幻转;重则三生魂魄离体,受控于人。儒子既饮此酒,自知功力尚未精纯;又曾有过一番错杀的经历,一时分不清眼前一切到底是真是幻,是实是虚。
因此,四大长老上前急攻,儒子只思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