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欢道:“那时候,神兵门掌教殚精竭虑,潜心铸造天下第一剑,无暇顾及。但刘皇叔亲自登门,不能不买它一个人情。这青龙刀只选月圆之夜打造。当炼到最后一道火候时,天已黑了,一轮皓月当空,突然炉火迸出雪亮的豪光,直射天空,老师傅大喊:‘快躲开!刀要炸了!’眼见这番心血毁于一旦,实觉可惜。恰逢其时,有高人术士路过,从旁指点迷津。”
众人正欲急切得知此中到底有何疑云,却见师欢自斟自饮,连干三杯,悠扬自得,似乎要吊人胃口一般。
座上不乏心急之人,见了此状,心中暗骂师欢卖关子,恨不得破口大骂,但妨于师欢堡主的身份,只得强行忍住。
三杯既过,师欢又重拾话头,说道:“原来问题是出在这铁上,这铁不是凡铁,而是洒有青龙血的神铁。神铁经过一番烈火铸锻后,竟尔将其中的血淬炼成灵,若要将它铸造成刀,须得设坛祭天,昭告龙魂。
“并且那高人术士掐指一算,说这青龙刀绝非凡品,非义绝英雄无法使得动,刀择人而显魂,人用刀而显义。用此刀之人,日后必定因忠义而成神,流芳百世。
“果不其然,一番拜祭后,青龙刀已得其形,而那高人术士早已化风而去。这显然是天下大道混乱,仙家下凡指点,欲借青龙刀拯救苍生来着。若非如此,何以那高人术士来去匆匆,无影无踪?”
众人心想:“关武圣义字当头,不愧大英雄,也只有他这等响当当的人物,才配得上用这绝世神刀!”
师欢又道:“神刀既成,当中有些长老眼见门中兄弟辛苦了一场,耗费了不少心血,便有心留下此刀,作为镇门之宝。只是不便推却刘皇叔,便借故乘机抬高此刀的造价,断了刘皇叔之念。不料,刘皇叔仁义为本,觉得理应如此,竟毫无异议,照付不误。既然刘皇叔愿出高价,冲着他的金面,神兵门亦是无话可说,只得忍痛割爱,与之成交。众人以为此事就此应告一段落,殊料奇变陡生,竟然闹下一场血光之灾。”说到这里,神色黯然,又是斟了一杯酒。
众人正听得如痴如醉,正是关键所在,以为师欢又要连干三杯才肯继续说下去,却见师欢并未举杯,说道:“这一场血光之灾,远远超出大伙意料。青龙偃月刀突然飞天而起,迎风而长,陡然增大,神魂显龙,刀中青龙闪出,竟尔将本门上下一千多人斩杀。
“眼见青龙如此杀戮,非刘皇叔所愿,立马命人阻拦;但这是神品,不是凡人所能驾驭驱役,本门上下便无人能控制得住。亏得这青龙并非滥杀无辜之辈,而是择人而噬,凡是利欲熏心之辈,无人不成为刀下亡魂。”
众人听到这里,不禁人人自危。
因为太史公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众人心中暗想:“若是自己当时在场,会不会丧命于此刀之下?”他们收到赤面青袍魔送来的枣枝后,极度惊惶,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却听得师欢继续道:“便在此时,一人面向苍天,双膝跪地,口中禀道:‘关某与刘皇叔结义,志在救危扶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才在此立誓,定以此刀杀尽不忠不义之徒!’
“话毕,跪拜一番。青龙被关武圣这一番英雄颖芒所感,一口龙血吐在关刀之上,然后退回刀中。刀头染了龙血,又因事发在月圆之夜,故名青龙偃月刀。刀是练成了,然参与练刀之人,自帮主而下,一千余人殒命当场。
“青龙偃月刀既成,日后武圣凭着此刀纵横天下,助刘皇叔成就一番霸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实是功不可没。三百余年来,无知狂徒只会笑话咱们神兵门,却不知青龙刀乃本门所出。练这一青龙偃月刀,尚且耗了一千八百性命,这一至尊剑又何从谈起?”
众人均想:“神兵门虽是玄道中大派,声势浩大,但师欢脱离神兵门已久,何以仍是如此抬举吹捧神兵门?”又有人想:“师堡主之所以能做得富甲一方,是因为不忘本,无怪乎能结交这许多江湖朋友。”
南宫剑郎却暗地里冷笑,对师欢这一番吹擂,颇不以为然,心想:“神兵门哪里打造过什么青龙偃月刀?世上压根儿就从来未有这件神兵利器。莫说青龙偃月刀,就连双股剑、丈八蛇矛、方天画戟、青釭剑等,均是后世人杜撰出来的。这恐怕是神兵门为了兵器的销路而自抬身份,糊弄那些兵器买家,才硬生生的捏造出这些无聊典故,煞有其事,混淆视听。”
他有心想通过《犟山图形》多获利,也曾大肆鼓吹犟山绝顶之上修道如何神妙、如何了得。此时听得师欢如此夸奖青龙偃月刀,自然就觉是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了。
风万里甚是不解,问道:“关武圣所使的是青龙偃月刀,而这赤面青袍魔所用的亦是,这两者有何关联?”
师欢自说完青龙偃月刀的来历,仍是沉浸在自鸣得意之中,听了风万里的问话,笑说道:“问得好!问得好!关武圣自败走麦城后,被潘璋部将马忠设伏擒获,青龙刀为吕蒙所得。后青龙刀几经易主、转辗反则,最后本门又以高价购回。
“前不久,神兵门中有人无意中传出消息,说有一神通广大的魔头,曾大闹神兵门总舵和各地分舵,夺去了这青龙偃月刀。如今看来,夺刀的便是这赤面青袍魔头了。”
大胡子道:“此人既得青龙偃月刀,又想去马苑中寻赤兔马,难道他是关云长再世吗?”
经大胡子这么一说,众人虽未曾见过那魔头,却立马想到赤面青袍的模样和维护侠义的古怪行为,心中忍不住暗想:“难道当真是关武圣生前有不平之冤,死后投胎转世,此时还阳重生成这魔头,继续斩杀世间不义之徒来着?”想到这里,不由得面面相觑,倒吸冷气。
师欢道:“将军所言不错,这赤面青袍客名叫胡一刀,又自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八方、护国保民、六界伏魔、侠义无双、精诚绥靖、人德佑君’。大怒之时,满脸赤红,与关武圣的外貌恐怕真是一模一样,自诩但凡遇上世间不平之事,就是一刀,因此又被称作胡一刀。原来本家之名倒是没人记住。”
各路豪杰惊惧不语,顷刻间,四下一片沉寂无声。
师欢见众人悚然而惧,心中亦是黯然。
风万里却道:“此人遇上世间不平之事,就是一刀,因此博得‘一刀’的称号,足见是侠义之人,只可惜姓胡。胡一刀,胡一刀,难保不是糊里糊涂,胡乱一刀?”
众人闻言,又觉莞尔,但心中的恐惧未被冲淡丝毫。
师欢说道:“风老弟此言有理,这胡一刀暴怒起来,确实是有几分疯癫无状,不可度之以常理。诸位请稍安勿躁,师某亦有一物相呈。”当即挥手示意庄丁去取。
众人越想“胡一刀”的名头,越是觉得害怕。
片刻之后,只见庄丁从后堂托着一锦盒出来,打开一看,里面不是别物,正是一株干枯的枣枝,枣子和叶子早已枯萎脱落,显然时日已久。
众人神色更是古怪,心中均想:“那赤面魔头连太行山庄也找上来了。”直到此时才拉下脸面,纷纷将衣内贴身而藏之物取出,一加对照,全是干枯的枝叶和枣子。只是有些枣子尚未脱落,殷红如血;有些早已糜烂发臭,不可辨认。
南宫剑郎对枣子之事不知,说道:“大家都是来卖枣的吗?怎地不约而同的带了枣子来?”
大胡子心道:“原来他们都收到枣子,来请师欢排忧解难。看来这师欢非但富甲一方,隐然是这一干人的首领。他遭逢大敌,丧失爱子后,仍是若无其事的侃侃而谈神兵门之事,有这份处变不惊之能,自然能受众人推爱。众人觉得丢脸,不敢直言,不肯先把枣子拿出。师欢却最先拿出,最先失面子的是他,最有面子的也是他。”
师欢索性毫不留情面的从中点破,说道:“原来,诸位都收到这枣子,那魔头早晚要来收这枣子的钱,连本带利。诸位名义上应师欢之邀,前来退敌是假,躲避赤面青袍客的追杀才是真。”
南宫剑郎却想:“原来是个卖枣子的?能有多少能耐?”
众人黯然不语,纷纷低头,心中暗想:“无论是武功还是玄术,均不如人家,又能有什么法子呢?”他们一直不提及这老魔之事,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
师欢又道:“不过如此甚好,如今欢聚一堂,齐心合力,正好一起迎敌!只是,这赤面青袍老魔以往只是对付锱铢门,并没有找过咱们这些做小买卖的麻烦。因此,大伙也不必过分担心!”
众人听了这话,才稍微宽了一下心,料想师欢早已有对策,此事有他出面,必定能摆平,心中无一不称赞;但同时仍是担忧,这老魔头胆敢找太行山庄的麻烦,看来来头着实不小。
风万里说道:“不错,天下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这老魔头对玄道中专门做买卖而不练武、不行侠仗义之事极为不满。他以忠义自居,要锱铢门中人弃商从侠。为此杀了不少中原各派的富人,引起了极大的风波,让江湖中人对他畏惧而远之;但咱们只是做些小买卖,从不欺行霸市,自问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亦是无愧,又何须怕他来找咱们的麻烦?”
众人见说,心中仍是惊惶不定,毕竟收到的枣子就是一道催命符。
大胡子前后想了一遍,心中总是觉得有不妥之处,说道:“这赤面青袍魔这些荒诞的行为,看似无理,却不失为侠义之举。若他是侠义中人,未必会滥杀无辜。这锱铢门中人只是一味的索取不义之财,违背了侠义之道,所以这赤面青袍魔要请他们吃枣子。这些枣子都是专门送给那些毫无道义的玄道中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吃得起。如今大伙都收到枣子,未必就是这赤面青袍魔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