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幻世长恨歌 > 第二十二回 鱼母野心害鱼娥,唐汉决心娶鱼娥

第二十二回 鱼母野心害鱼娥,唐汉决心娶鱼娥(2 / 2)

“你的意中人,不会以色识人,不会以权压人,不会以利诱人,也不计较你出身尊卑,不计较你道德行为,不计较你言行恳切,只是一味投你所好,你欢乐他也笑颜盈盈,你哀愁他也柔肠寸断,你们不见一日,如隔世又三秋,这才是至情挚爱。你若是遇见了,那是你的造化了。”

“女儿铭记于心,在此拜别母亲。”鱼娥说着,母女俩抱头哀哭了一会子,才让鱼娥离开。

看管不知,在汾水畔,有一户贫困人家,乃落魄唐门之后,家里的青年叫唐渭清,好习武。其父在珍珠事中与金寿蚌斗争中不幸重伤,死前便把内功传给唐渭清。现在和老母亲相依为命,其母失去丈夫已经痛心疾首,剩下这么个生龙活虎的儿子,岂愿意让他再浮出江湖去寻死,便隐了唐渭清有功力的事儿,每日让他划船净化汾水,顺便捕捞六条鱼,每日打捞数目都不上六条鱼,以此母子二人过着清净日子。那日唐渭清刚好撒网河中,等候片刻,忽然感觉有鱼入网,力量极大,想来是条大鱼,喜得唐渭清竭力拉网上船,忽见一双脚,拉上岸,见水藻包着,慢慢打开来,吓了他一大跳,原来里头是一姑娘,穿着皮衣,看来是个水性不错,唐渭清将指头伸到姑娘鼻尖,发现还有丝丝呼吸,就把他背回家去。

唐母见儿子背着一位绝色姑娘,自然高兴,想着要给他做媳妇,这姑娘昏睡了半日,就迷迷糊糊醒来,见自己在一茅屋里,就明白已是在凡间了。那唐渭清见姑娘醒来,忙叫来唐母,唐母问道:“姑娘,姑娘,你醒啦,你叫什么?你是哪家的闺女?为何落在这汾水里?是我儿子把你救上来的。”唐渭清道:“人家姑娘刚醒来,还迷糊着呢,你就雨点一般问她话。姑娘,你仔细说与我们听听,我好把你送家去。”

“我叫娇儿,是个孤儿,躲避人贩子,就落了汾水,幸好这位公子相救,实在感谢。”娇儿说完,欲起身拜谢唐渭清,却不知全身无力,唐母道:“姑娘养好身子要紧,你既然遇到我们,就是有缘,我们必会好好待你。”唐母说着,叫唐渭清出去,要给娇儿换衣裳,唐母拿衣服那会子,娇儿想起北山上的鱼母,想到日后不知何时才相聚,于是落下泪来,这泪珠刚出眼眸子,就化作颗颗豆粒大的珍珠来,撒在草席上,娇儿马上拾起来,唐母过来,就把珍珠放在唐母手上忙说道:“小女无以回报,愿把这珍珠奉上,您老补贴家用也是好的。”唐母忙推辞道:“姑娘可是客气了,我家虽然穷了些,衣食粗糙,茅屋简陋,可生活也是倒安逸,姑娘就当是自家便是了。”娇儿答应着。

娇儿想了想,感觉这地方人烟稀少,很难遇见至情人,于是便有了离开之意,忙问唐母道:“您可知道人间最为繁华地在何处?”

唐母想来一会儿说道:“这个老生不详知哎,姑娘打听着做什么?”娇儿改口道:“我想繁华处也许能找到可以投靠的亲戚,所以问问。”唐母笑道:“我把我儿子叫来,你问问便知了。”唐渭清进来,看见草席上的娇儿穿着粗布衣库,依旧出挑的美人。这唐渭清未见得如此年轻貌美的女色,遂凝神忘我,娇儿问道:“好汉,知道周围可有繁华处?”唐渭清笑道:“繁华处多得是,壤驷谷,帝都,公孙城,但唯有这帝都合欢里最为繁华,人间的游乐赏玩都集于此处。”娇儿暗暗记下来。

只等到了夜间,娇儿谢恩了唐渭清母子俩,唐母和娇儿共卧一席,唐渭清睡在渔船里。

第二日早上起来,唐母醒来,还说着昨夜娇儿有没有睡安稳之类的话,左右看了,发现娇儿不在,忙出去把儿子叫醒,问道:“昨夜你可是听到娇儿出屋子?”唐渭清紧张道:“娇儿昨夜不是娘一起安睡的吗?我昨夜的确有些难眠,确实没有听到脚步声了。”唐母道:“奇怪了,你到附近的树林,娇儿身子弱,也许出去方便,昏厥在草丛里也未可知。”说完,唐母就进来,整理草席,发现一张信纸,自家以前简陋的炕桌不在了,只见容得下一人的箱子立在墙角,唐母不识字,只是打开那箱子一看,吓了叫出声来。唐渭清刚出了园子,听到里屋里的娘大叫一声,慌张跑进来,只见墙角一箱子闪闪发亮,如月亮落在里面,真是:

误入人间,无心栽下痴情种;为情所动,奋发图强寻至情。

珍珠谢恩,鸿途从此任征程。峥嵘沙场,终得娇妻成姻缘。

唐渭清看见那是一箱明晃晃的上等珍珠,价值不菲,惊得目瞪口呆,唐母给了儿子那信纸,可惜这唐渭清未读过书,也不懂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些什么,于是往五里外的村里找教书先生看,教书先生看了,大概意思是说:

娇儿感谢恩公相救,无以回报,特此献上这身外之物,以表微薄谢意,天生娇儿,实属荒诞,今不辞而别,实有难处,还望谅解。只是恩公将这箱凡石用到实处,攻读诗书,习武救人,颐养老母,也不枉你我相遇。娇儿留别。

唐渭清听罢,问道:“这么说,我与娇儿是不是不能再相见了?”教书先生道:“她要你有所作为,不是现在这般日夜忙碌,都是徒劳无功,死了谁都不知道有一个叫唐渭清的人曾经活过。”唐渭清送了教书先生数颗珍珠,辞别了回来。告知了唐母信纸的内容,唐母岂是愿意,唐渭清心里可是早就想着出去,便对唐母说去外面游玩几日,若是这是无趣,便回来,唐母这才不执拗。俩人商量着,觉得去公孙城再好不过了。来至公孙城,唐母遇见了自己丈夫的同门师妹秀痕,两人多年不见,各自见得彼此年华老去,天下在找不出个唐门之人的信儿,唐渭清趁左右说服,便在公孙城买了一套宅子,买来几个仆人,唐渭清自己攻读书,不时拜秀痕为师,舞枪弄剑,不出时日,功力便大增。此外自己描述娇儿的面容身段,请画师给娇儿画了像,挂在自己的床头,每日思念着,不在话下。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