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见花姝、龙瑶、花施三姐妹将山水间的庄园定名“清夏斋”、题联后,三人欢欢喜喜进了去,只见进了宅门,方是雕花刻凤的影壁,过了屏门,才见垂花门,进里面来,只是花团锦簇的游廊,穿过游廊,中庭有戏台,只见两位楚楚削肩膀,水蛇腰的女子,着花鸟刺绣彩衣戏服,飘雪白水袖,在那里念唱:
【混江龙】军书十卷,书书卷卷把俺爷来填。他年华已老,衰病多缠。想当初搭箭追鵰穿白羽,今日呵,扶藜看雁数青天。呼鸡喂狗,守堡看田;调鹰手软,打兔腰拳。提携咱姊妹,梳掠咱丫环。见对镜添妆开口笑,听提刀厮杀把眉攒。长嗟叹,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儿东坦萧然。要演武艺,先要放掉了这双脚,换上那双鞋儿,才中用哩。(换鞋作痛楚状)
【油葫芦】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好些难。几年价才收拾得凤头尖,急忙得改抹做航儿泛。怎生就凑得满帮儿楦。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这也不愁他,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鞋儿倒七八也稳了,且换上这衣服者。
龙瑶、花姝、花施三人听见了,少不得哈哈大笑起来,那两位女子见了,也忙下台来,拜见三人道:“我们姐妹拜见各位上仙,终于盼来了。今日仓促相见,有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龙瑶早就握住两位女子的手道:“看来你们也并非凡人,这般长得脱俗,也知我们是仙界来的,呵呵,花施妹妹。看来你不是最小的了。”
说着回过头来对花施笑道。花施也欢喜。倒是花姝问道:“你们方才是在唱曲儿不是?”
二位姑娘道:“上仙说得正是!自从楚容止上仙来人间,感化柏桥畔的我们,我们才有幸从那水边出来,脱了荷花凡体,来去人间。百谷仙人一去,我们就落了空,今日有祥云在此萦绕,我们便走来,才有幸受各位仙子恩惠。”
花姝听了,难免有些思念百谷仙人之意,遂笑道:“我们初到人间,自然多一些熟人才是,你们又是百谷仙人所感化的,我遇见了岂能不管,今后自然以姐妹相称才是。”
花施上前道:“我们又有了俩妹妹了,可是欢喜。俩妹妹芳名如何称呼?”
其中一女子道:“我俩本是并蒂荷花,无名无姓,百谷仙人唤作‘琵琶’、‘箜篌’二女。”
龙瑶听了道:“那就一个琵琶。一个箜篌吧,这样也好,好记,又尊了你们的百谷恩师。”
两女听罢,皆点头,方拜见花姝、龙瑶、花施三位为姐姐。几日之间,周围山林里少不得也有些邪气未深的精灵莫名而来。花氏三位自有主见,有善性佛性者留之,有邪性害性着逐之,不在话下。
自此,清夏斋里面皆是济世之佳人,左右赶路人,借宿也可,邻村人家饥荒时节亦可从清夏斋得恩惠,只要有着实的难处,这清夏斋的人必会有求必应。
眼下丹若奏请兆君,欲要走访民间,感念民间疾苦,以观政治得失。
丹若一行人一路走来,至此,忽见一宅院,不见得富丽堂皇,却也是庄雅肃穆,问左右皆不知。
命人问一老农道:“这清夏斋可是什么王侯府不是?”
老农笑道:“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不是本地人,这可是我们的菩萨地啊,里面住的几位姑娘,做事大方,为人和善,常常做些实际的善事,我们庄稼人都喜欢他们。你们要借宿什么的,都可以去她们哪里,不要钱的。”丹若等听了老农一番话,也没听出了所以然来,就假装借宿,往这清夏斋走去。
清夏斋内此时龙瑶散漫,在阁楼上显出元形,尾巴扶地抖动着,在学着人间的舞姿乱舞,鬼魅妖艳,听众琵琶箜篌二女皆在唱曲,楼下花施在安排来往之人。
花姝也在行医、布施,琴声止住,琵琶女走来对花姝道:“有绝世灵气逼近咋们清夏斋,大伙儿需谨慎才是。”
花姝听了,暗暗叫里面的善怪们切勿乱出破绽来,匆匆上楼来,喝住龙瑶,龙瑶不免也马上回归女儿身,指着远处对花姝道:“姐姐你看!远处那书生走路跌跌撞撞的!”花姝笑道:“不会是醉酒了不成。”龙瑶笑道:“不是醉酒,便是饥饿而腿脚发软了。”俩人说着就摇摇曳曳同花姝下楼来。
花姝施法,告诉清夏斋里的精怪无令切莫擅自作为,大家要看琵琶、箜篌见机行事。众精怪应允。
丹若一行进了宅门,方听得曲儿在唱:
【前腔】〔琵琶女唱〕参幕与吾侪,当初呵!本兄弟通家两称谓。谁知道假龙公尾锐,隐蚌母珠胎。今才识下月嫦娥,还误认上科前辈。〔琵琶女、箜篌女合〕状元何处表雌雄配,只争个纱帽金钗。
【前腔】〔箜篌女唱〕非是我乔撒乖,只为寒居忒萧索。期宫袍夺锦,免门径关柴。愧相公招跨凤仙才,惹萧史做乘龙佳客。〔琵琶女、箜篌女合〕状元你我既雌雄配,双双咏柳絮花魁
丹若一等人绕过游廊,进来,琵琶女、箜篌女自是止住歌声琴声上前拜见丹若一行,花姝、花施众人见机,也都缓缓上前施礼。
只听丹若道:“我此次微服私访,还是被你们给看出来了,真是无趣。”琵琶女道:“如今天下太平,殊不知也是我们巾帼英雄丹若君的一番功劳在,我等也是曾见过面的。”
丹若听了,不免细细看了二人一番,觉似曾相识,但不知名姓、箜篌女道:“贵人可是忘记了,我们是琵琶、箜篌二女,曾经在逍遥馆卖唱活命不是?”
丹若听了才记起来,嘘寒问暖,问着清夏斋可否是他们的府邸,二人说他们避乱躲入山里,现在乃盛世在望,所以投奔到花姝、龙瑶和花施处来,忙把三人介绍给丹若。
丹若见了,问其名姓,三人一一答复,丹若问身边户部尚书郎道:“可是户籍簿上有这姓氏?”
户部尚书郎道:“是有的,是为家奴的,不曾见达官显贵的。”
丹若正思索,只见龙瑶道:“丹若君圣明。我等就是花姓女婢之人,常在公孙府受尽折磨,不见天日,如今公孙那腐贼已就地正法了。我们也出人头地。”
花姝也道:“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受恩于兆君、丹若君,府内无辜人等皆妥善发配,我们一人就在这里安定。以公孙为戒,多做善事,不敢怠慢。”
丹若见里边老弱病残的皆就医好转,又见面前这等标志的几位美人,心想天祝我也,这妇主天下便可之日待矣,也就不再追问。
户部尚书郎道:“回丹若君,有公孙府妥善分配无辜家奴一事,可……”
未等户部尚书郎说完,丹若道:“我知道了。”又微笑问道:“方才唱的是什么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