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没升级的『天干』级战列舰,单舰作战效能大概能对抗瑞泽拉帝国同级舰船一百艘。”
“经过你们的集体增幅,组成一支全新的特种舰队后……”
数据模型的结果弹出,王智远自己都顿了一下。
“初步估算,六支增幅后的標准舰队,其综合作战能力,將相当於瑞泽拉帝国十万艘战舰组成的常规舰队。”
“十万艘……”
观察室內,何山重复著这个数字,他沉稳的脸上也出现了波动。
六支舰队,换来对方十万艘战舰的战力。
这笔买卖,划算到让人觉得不真实。
“那时间呢”
林宸开口,將所有人的注意力从那个惊人的数字上拉了回来。
“计算过去你们母星来回的时间,还有融合舰队的时间,全部加起来需要多久”
这个问题让王智远的数据板立刻切换了界面,一个复杂的时间轴与航线规划模型跳了出来。
綺一没有看数据,她对自己融合后的新座驾了如指掌。
“『泰山』號的曲率引擎在增幅后,可以进行超光速连续跳跃,稳定性极高。”
“三千光年的距离,单程需要五天。”
王智远的手指在模型上一点。
“来回就是十天。加上接应族人登舰,安排她们进入我们的战舰,算一天。总计十一天。”
林宸继续追问。
“那一万族人与六支舰队的融合,需要多久”
“这个过程不能急。”
王智远接过了话头,他的语速极快。
“我们需要为每一艘战舰搭建临时的生物连结协议,还要准备海量的能源和高阶材料,帮助她们完成进化和融合。”
“根据『泰山』號的融合数据反向推演,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十天。”
林宸在心里默算了一下。
“十一天加上十天,就是二十一天。”
“也就是说,第一支援助舰队能够抵达前线,至少是二十一天之后的事情了。”
这个时间让会议室的气氛再次沉重下来。
前线战局瞬息万变,二十一天,足以发生太多事情。
“这只是权宜之计。”
龙老的声音很平静,他指了指天工星港的结构图。
“真正的决战,要靠这个大傢伙。”
“要完成对天工星港的融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
綺一给出了肯定的答覆。
“是的。”
“除了即將调来的一万名精锐,我们还能再组织五万名族人参与天工星港的融合计划。”
“那剩下的四万人呢”
林宸问。
“她们必须留在前线。”
綺一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
“母星的核心双环防线,以及最后的『灵语之泉』,都需要她们用生命去守护。她们是最后的防线,不能动。”
王智远的数据板上,一个全新的融合模型已经开始运行。
输入参数:融合主体,天工星港。
融合单位:五万名星语者。
模型开始疯狂推演,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进,但最终,它停在了一个数字上。
“一个月。”
王智远推了推眼镜。
“五万名族人,对天工星港进行初步的基础系统融合与增幅,至少需要一个月。”
“这个时间,还是在能源和材料无限量供应,並且所有族人无缝衔接的理想状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