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章(1 / 2)

其余不是生下来就夭折,然就是养不大,意外死去。

九皇子名为赵立轩,是皇帝四年前喝醉酒,意外宠幸身旁的宫女有的孩子。

宫女后被封为美人,可惜生九皇子时难产大出血去世,被皇帝追封为才人。

皇帝便把九皇子交给膝下无子的娇贵妃养育,娇贵妃之前是有孩子的,是个儿子,可惜没出生多久便夭折了。

......

第二日晚间,上朝。

皇帝威严坐在高位上,“各位爱卿,对水的分配,可有何看法?”

朝堂上,各位大臣分说不断,大皇子站在那里不说话,二皇子吊儿郎当在朝堂上看自己鞋玩。

仿佛这件事跟他无关。

其实不管大臣如何讨论,皇帝内心早就想好了,热也热不了多久,整个大夏国,属皇帝最尊贵。

就看哪位大臣能猜中皇帝心思。

突然,皇帝指名开口提问,“老二,你说说,对水分配的看法?”

“回父皇,儿臣愚笨,全听父皇安排就好。”二皇子弯腰,恭恭敬敬回答。

“唉!”皇帝叹气,对这个整日只知道游玩,不关心朝政的二儿子无语。

“大皇子,你来说。”

大皇子先恭恭敬敬行个礼,“父皇儿臣以为,江山社稷,应以黎民百姓为本。”

“但皇宫更是重中之重,还有为百姓,为朝堂效劳,鞠躬尽瘁的大臣们。”

大皇子这句话,可是把皇帝,大臣和百姓都夸一遍,不偏不倚。

“所以,儿臣以为,水应该平均分成两份,皇宫是大夏国权利集中地,自然要供水充足,剩下一半在一分为二,一半朝中供朝中大臣使用,一半供百姓使用。”

大皇子说完,皇帝露出满意的神色。

呵呵,皇宫多少人?大臣多少人?京城中百姓多少人?

更何况还有京城外的村落百姓。

二皇子心中一阵冷笑,弃百姓于不顾,真是他那好父皇会做出的事。

大部分大臣是会开脸色行事的,纷纷表示赞同,有一小部分反对。

这时大皇子站出来说话,“干旱只是一时的,更何况,水用没了,还可以去调过来。”

“大皇子说言有理,此事就这样定了。”

皇帝站起身,“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皇子回到府上,便把朝中信息第一时间传信给司空景烁。

春季播种,如若真按照董子衿所说,这场旱灾要持续到秋季。

连人喝水都成问题,哪还有多余水灌溉庄稼,播种成问题,等到秋收百姓缺粮,又是朝廷一件重事。

第二日夜间,朝廷开始派人给百姓免费发放水。

百姓个个嘴里说着感谢的话,拿到的却是最少的水。

朝廷发放水,董子衿便把水铺撤掉,总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的水都送出去,日子还久着呢。

所以她和司空景烁二人在暗处看着。

刘能最近些日子天天往外跑,只有快亮天时才回来,肉眼可见地瘦了。

怕是硝石矿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