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好直接出手,只好借力。
秦氏最好使,她有娘家疼爱,心机一般,忍耐力有限,她本人识趣,并且也不是个手软的。若自己利益被侵犯得狠了,暴发起来比霍辰灵这种强过太多了。
秦氏和霍侯夫人,本来说不上多亲密的关系,虽然比她强,但有缝就好扎针啊,窝里斗斗更和谐啊。
明玫坏坏地笑。
果然,送晚饭到盛昌堂的时候,就听说秦家太太来看过霍侯爷了。动作真迅速啊。
秦氏在那里侍疾,多少有些心不在蔫。
霍辰烁是晚饭后过来的,那时两个婆子正在给霍侯爷捶捏着活动筋骨。
贾金兰大约是晚饭后散步,也过来了。
倒凑了个济济一堂。
秦氏脸色难看,连贾金兰给她打招呼都爱理不理的。贾金兰看得莫名其妙,就凑到霍辰烁身边悄声地问道:“烁哥儿,秦妹妹怎么了”
霍辰烁不明所以,看了秦氏一眼。秦氏装没看到没听到,转身去桌上给霍侯爷倒了杯水。
霍辰烁以为秦氏在为他娘想动她私房银子的事儿烦心,想着之后自己再给她解释清楚就好了,便对着贾金兰笑道:“她很好啊,没有怎么样啊。”
贾金兰一副不信的样子冲着霍辰烁挑挑眉毛撇撇嘴,然后就自个儿低声笑起来。
秦氏见两人有说有笑的,心里直长毛,脸色更是不好看了。
明玫看着,也觉得好笑。
霍辰烁见明玫看向他,就问起霍辰烨来,“哥哥应该早就到了吧,嫂嫂接到哥哥的信没有也不知西北军营跟西山大营相不相似。”
男生对军营总有着天生的向往,霍辰烁大概也是如此。
“接到了,说都安置好了。还遗憾你这次没能去,说贾谊表兄编入他的亲卫营了,将来可以兄弟齐上阵呢。”
实际上,这是明玫接到的第三封霍辰烨的来信了。
写第一封信的时候,才刚刚出京,明玫是在他离开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信的。上面说的是关于邢家小姐。
那小妞竟然得到消息,跑出城去,勇敢表达了对霍辰烨相救的感激之情,想要跟着霍辰烨去西北侍侯。结果霍辰烨没太搭理她,然后被扇儿姑娘给秒了。但她到底表现了一把十八相送的依依不舍,据说场面很有爱。
而霍辰烨很不耐烦,他在信的结尾提醒她说:“宝贝儿,好好处理了,别养成了仇。”
第二封信也是在半路上写的,说了连日里的奔波劳累,问她有没有心痛他,有没有想念他。自嘲说自己越来越婆婆妈妈了,竟然才这么几天就开始想家,想家里的某个人。
这第三封信才送到,说的是到了后的事情。说幸好她没有同去,现在驻守的地方更靠北地,大冬天的也更显荒凉,一眼望去看不到一颗有绿意的树。那里条件差极了,城守府里窗户还漏风,他们到了才整修
拉拉杂杂好长一篇,连常吃的泡饼也说给她听,却并没有提那一定存在而她深感好奇的女人问题。
想想反正他离那么远在外,也不能遥控,暗自伤神才是毛病,过好自己的日子是正经。她如今,真是内忧外患啊,便先安内好了。
明玫道:“我还没有回信呢,烁兄弟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写在信里的吗烁兄弟其实可以自己给哥哥写信,有事直接问他也好。”
霍辰烁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呢。正准备向嫂嫂打听一下驿路的事儿。”
“驿路的事儿我倒知道。官家的驿路送信过去,普通要半月到二十天左右。你哥哥走时托了人,有急件的话,可以在兵部来往文书里夹带一下,也就七天左右就到了。”
霍辰烨送回来的信就只用了六天不到,他自然另有消息传送渠道。当然这却不好明说,哪怕是兄弟。
霍侯爷已经活动了一阵儿,喂了汤药,再稍歇歇,便要去泡药浴了。
霍辰烁上前去扶抱着霍侯爷往浴房里走。侯爷已经能扶着站起来了,只是腿过于僵硬,走路踢正步,且抬一次腿得歇三歇。
好在他也不用赶时间,尽可以慢慢走。
最近明玫每天都给他读书解闷,也请匠人给他做了一架轮椅,可以推出去晒晒太阳走一走,也算尽了些为人儿媳妇的体贴心力。霍侯爷看到她也算高兴,时常能对着她目含笑意。
所以明玫在盛昌堂呆的时候,大家也能聊些闲话说笑一回,不象侯爷刚病倒时那样,屋里总是一片静静悄悄无人出声。
只剩下了明玫几个后,秦氏就走过来道:“大伯走时,几乎没有随身带服侍的人去,也不知道在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侍侯。”
说着有意无意看了贾金兰一眼。
明玫看了看她,笑起来。
当人弟媳的,那么关心大伯的身边人可以么不过这秦氏,倒是很会见机引水啊。
不过这样也好,她借她的手行事也不用有心理负担。
明玫干脆道:“是啊,还是婆婆说的对,就该早抬几个正经姨娘。这样便是孤身在外,身边也好有个贴心人照应。”
秦氏就道:“如今抬了也不晚啊,然后派人送过去服侍不是一样”
明玫笑道:“弟妹说得对。不过抬谁好呢,我得好好想想。这姨娘可不一般,送到西北去,就在那边一房独大了,若得了世子爷的眼,大概以后我见着了,也得礼让三分呢。”
就帮着她扇扇风又如何,真当霍辰烨是那种鲜桃烂红薯通吃的人么
秦氏被明玫的态度弄得有些疑惑,她动了动嘴唇,到底没有说出“我看贾姐姐就合适”之类的话来,只微扬着头不动声色去瞧贾金兰。
当然她是兄弟媳妇儿,明玫也完全不担心她敢从自己屋里对大伯子荐出位房里人来。
实际上她们倒小看人家贾金兰了,这妞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