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8(2 / 2)

副总统戈尔感叹道:“中国在东亚,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邻国和漫长的6地边界与海疆线,国防压力巨大,但同样也给了他们非常广阔的经营空间,反观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外部威胁,同样能够供我们经营整合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就算我们搞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加上加勒比海诸国,也没有太大的经济圈,远不可能比得上中国联系北亚、东南亚、中亚甚至未来东亚有效果。”

克林顿却自信道:“但我们美利坚在全世界有着中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我们的货船在我们的战舰的保护下,可以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们的商品能够轻易地打开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中国是无法像苏联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付我们,才选择以一个区域的方式,对抗我们的。”

里德讲道:“话是这样说没有错,但是我们能够观察到,中国对于上合组织内部经济的整合与经营深度和广度是难以想象的,其层次甚至比欧盟内部经济整合还要厉害,我们推断,如果真的按照中国归化的路线图进行下去,中国作为整个经济圈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能够从这个体系中汲取到最多的好处,从而上升更多地国力,这是我们应该深深忧虑的地方。所以对中国的进步与成长,我们必须十分地关注,并找出方式能够遏制这种迅猛的增长,从而保持我们的优势。”

克林顿道:“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做吧”

“好的,这里主要由几个方案,我们可以多管齐下,在战略层面对中国进行遏制,从而实现我们力量的再平衡。第一,我们需要经营对于上合组织的同盟国的保温圈,联合在这个区域内所有非上合组织的国家,使其站在我们一边,对中国形成足够的钳制和威胁,以最大限度内保护区域的和平,避免因为上合组织国家实力过强,而产生了目中无人的心理,那样会造成冲突更容易爆。”

戈尔道:“可是区域内日本我们尚可以拉拢,但是韩国,哦不,现在已经是朝鲜联邦了,已经显示出了明显与中国靠近的趋向,对于我们是非常大的打击。再有其他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力量太弱,别说对中国,就是对临近的南洋形成威胁,都是不太可能。”

里德也明白这种包围圈战略的问题在哪,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道:“没错,我们能够找到的盟友不多,但是越是这样越说明中国把我们拒之门外的行动越明显,以前我们尚无法完全辨别,但是在韩国失去后,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了清晰脉络,那就是中国在亚洲地区大力地在对我们进行排挤。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加强对区域内国家的拉拢,不仅是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甚至越南、柬埔寨、老挝等过我们也要经营。同时,我也不相信中国打造上合组织的架构师稳定的,这个体系明显是有利于中国,而其他成员国的自主性正在受损,我们能够使用离间的手段,将几个比较强的国家拉出来,就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实际上在另一个位面中,美日都搞过类似的包围圈战略,美国的睡莲计划,日本的自由与繁荣之弧,都是这样的东西。但是在本位面这种战略显得格外单薄。因为另一位面中,中国还是相对孤立,而美国影响力极大,能够拉拢亚太和全球大多数的国家,但这一位面中,围堵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了,而是上合组织几个成员国,总面积过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就跟围棋一样,势力已成,就再难遏制。

更何况另一位面中,即便是中国没有本位面中国的强大势力,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将这样的包围圈战略戳的千疮百孔。

里德又谈到了第二个战略计划:“在打劫了苏联遗产后,中国已经拥有了与我们规模相当的核武库,而以巨浪-3、东风-31a东风-41、长剑-1o等一批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对我们的核威胁,已经上升到不亚于当初苏联的地步了。虽然中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直接在本土攻击我们难度较大,但是不要忘记北亚的两个国家也是中国的盟友,他们同样有实力对我们进行打击。

所以,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强的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重点就是防御在亚太地区的核导弹,对我们的直接攻击。我们在应付这些弹道导弹的主要策略有三:一是在来袭导弹射前侦察到并将其摧毁二是在来袭导弹射升空时将其摧毁三是在来袭导弹飞行途中或重回大气层时予以拦截摧毁。

现在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下功夫去开这些防御系统。与中国的冲突可能是不明显的,但是核战争的阴云仍旧笼罩在地球上空,在中国的核装具越来越多,威胁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必须一边磨快我们的矛也要夯实我们的盾。”

克林顿拍拍手道:“没错,即便是我们不愿意跟中国打一场核战争,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准备,现在的核打击已经是三位一体了,那么我们同样需要获得三位一体的核武器防御能力”

562居中的俄罗斯

现阶段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主要体现在影响力的竞争上,而不是类似美苏冷战时期的那种直接的对抗。这种竞争是没有硝烟的,有时也会被形容为良性的,但实际上同样是看不见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

美国在亚太地区输了中国一手,但美国并不甘心,仍旧不断地在这一带落子,而且其他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地域,他们也绝不想放弃,或者犯下类似被中国经略东亚,最终把美国拒之门外的错误。

例如在南美,美国就着力排挤中国进入这一地区,不管是政治影响力还是经济影响力,而对秘鲁的打击,显然就是确保拉美出现一个能被中国撬动的支点,从而形成太平洋两岸的相互呼应局面。

而在欧洲,美国更是竭力地阻止中国影响力全面深入,中国已经有了东欧三国这样的“友好国家”,而且其社会主义的性质仍未发生变化,美国必须确保这三个在欧洲的国家还是孤立的状态,避免他们作为中国的触手,作为影响欧洲的帮凶。美国的主要盟友集群就是集中在欧洲,北约也是美国领导世界的重要武力基础,扩展北约的势力,不断增强北约的实际作战能力,是美国应对中国的重要手段。

另一位面中北约东扩的行动是拖了几年之后才慢慢展开的,一方面美国也不想太过刺激俄罗斯,而是一步一步地慢慢来,最终逼到俄罗斯门口,才导致了俄罗斯的反弹。可本位面中,俄罗斯已经被中国肢解,虽然欧洲部分的俄罗斯仍旧是人口近亿,面积几百外平方公里的大国,但因内战、中国打劫等因素,俄罗斯现在极度虚弱,而且就算再度发达,也绝不可能像是昔日苏联一样给美国巨大的威胁了。新时期美国的主要假想敌是昔日的盟友中国人。

没有了俄罗斯作为顾忌,甚至俄罗斯本身都成了拉拢的对象,美国在北约东扩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更加活跃和激进了。第一批美国希冀拉入北约的国家为,波兰、匈牙利以及波罗的海三国。

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三国美国基本没有报太大的想法,这三个国家还都算是红色国家,意识形态上就跟北约内部不同,所谓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就算这三个国家想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