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官,税吏干嘛”
方圆闻声同样懵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个商贾,从来是被官府收税,居然还能为官府收税”
“对呀,不是为官府收,是为你们自己收,收的就是欠款啊。以钱东家收高利贷之执着,收自家的利息,想必没贪腐的必要吧
北盟时下只领有燕国一隅之地,便先设个国税局。名义属于北盟税务机关,实质由中联储管理,专门用来收税。
我感觉咱们私营中联储的私营国税局,可能要比朝廷的税吏,清廉那么一点点,收税的效率,高那么一点点。”
李轩笑眯眯道,“这你们不是财相,也是副财相了吧未来北盟财相皆从中联储而来,都不奇怪吧北盟税权,货币发行权,财政收入,都被商人掌控了,这个商德,立的住吧”
众人一时皆默,眼神中都是不可置信之色,方圆扯了扯似乎发紧的喉下内领,沙哑着声音问了句:“北盟能发多少粮票,居然是我们说了算”
“对呀,有无限发粮票的可能,我是管不住自己的手的,缺钱就印呗。粮票再贬值,我又不损失啥。”
李轩笑呵呵道,“可我怕我随心所欲的后果,会让粮票变的一文不值,民不聊生。会让北盟倾覆,最终伤害的还是我自己。所以,我管不住的手,就让与粮票和身家性命挂钩的人来管。我不把你们的命,你们的家产当回事。但我相信,你们还是会把自己的命,自己的家产,当回事的。”
方圆闻声心中一紧,从话里听出来了,怕是中联储挂钩的似乎不仅限于他入股的那点财货。
只是一张小纸片之下,一个中联储之中,究竟藏着多少弯弯绕,如何就跟自家身家性命绑在一起了他一时也想不明白,只是对笑语吟吟的李轩,越发恐惧了,深怕被坑。
“我投,八成利润上缴,我接受。”
从来眼神游离,一脸精明的钱景,此时却显得异常沉静,轻轻道,“只为一个不为君衡而衡君权,只为商贾不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能,我投,我接受,我想试试。”
说着,歪头看向李轩,“我想知道,刀斧在君之手,中联储凭何不被生杀予夺。我想知道李君的中联储,到底是什么。”
中联储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李轩自己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以准备“粮”,发行粮票,通过粮票再抵押,做衍生货币投放的怪物。
受限于仓储,物流,信息,特别是现代金融货币体系的支撑,在大汉造这个怪物,非常困难,损耗太大。
若是现代,同样的分布式架构,锚粮发货币,实际是很简单的。
正文 第一五八章 积压的纺织品与存“资本”的仓库
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工业社会的小民身上已经消失了。
因为工业革命之前,必先有农业革命,粮食产出的巨幅增长,工业品丰富,已经让小农感受不到何谓青黄不接了。
何谓青黄不接稻子麦子最贵的时候,就是田里水稻绿了,地里麦子要结穗了,眼看差一俩月新麦子就要收割上市了,偏偏家里断粮了。
这个“青黄不接”之时,就是粮价最贵,囤积居奇的粮店,米店假捂盘惜售创造“真紧缺”“还会涨”的市场情绪,一边拉抬一边放的“出货期”,是最适合放高利贷的阶段。
眼看杨白劳家要饿死了,黄世仁就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做笔好生意。
别说压房压地,压闺女都得借
可青黄不接的现象,在现代已经从小农身上“消失”了。
现代社会,粮价似乎一年四季都是稳定的,一年年都是稳定的平稳上涨。
但那只是从小农经济下的小农身上消失了,青黄不接的时段性,在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在南北美订单农业下的农场主那里,依然明显。
现代的农场主,就是古代的小农,依然在经历着作物“收购价格”的波段性“青黄不接”。
简单来讲,就是5月大豆收割,收购价最低,一个巴西种植10公顷大豆的农民,亩产200公斤,5月收获大豆3000吨。
巴西五月大豆收购价格,一袋不到50雷亚尔,吨价只有260美元,3000吨总价78万美元。
到了七月,吨价就会上升到280美元,到了八月,北美大豆眼看要收割,这就是“青黄不接”之时,整个美洲大豆库存见底。
此时世界市场豆油与饲料需求一旦攀升,饲料商与加工商就要补购大豆,会造成大豆价格疾速攀升。
巴西大豆的每吨价格,或许就会一举突破300美元,350美元,400美元。
可巴西农场主能等到九月的吨价400美元么
等不到的。
五月大豆收割了,小农惜售,想再等等,可二季玉米要开种了,大豆不卖,种玉米的钱哪来飞机,播种机那都是吃油的,没钱开不动。
四五月收割的3000吨大豆堆哪里
小农是没有仓储设施的,粮储不是一堆就完了的。要翻粮,要降温,要防霉防虫防鼠,小农无力建造粮储设施,等不到这个价格。
他若在现代锚粮,弄“中联储”,就可以通过为农场主免费提供粮储设施,免费储粮的形式,帮助小农等到这个价格。
为什么要建粮仓因为要放积压粮呀,用来存“沉淀资金”。
李轩是农盲,但不代表他不会做期货大豆,还是场外市场。与扫服装尾单,断码尾货,拿到比厂价更低的纺织品再售一样。
积压的纺织品就叫“沉淀资金”,扫单就是在激活这笔“沉淀资金”,将其货币化,转化为“资本”。再销售的过程,就是为“积压的纺织品”寻求价值复位,资本获取利润的过程。
若是从银行贷款扫积压的纺织品,把积压的纺织品用来换积压的飞机,再把积压的飞机租赁给缺飞机的航空公司,用航空公司的租金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就叫资本回路,就叫牟其中。
美洲订单农业下,同样会积累出积压的“尾单”,同样可以做资本回路。
盖粮仓,就是为了用来“装贷款”,让积压的纺织品自己入库就是了,谁说贷款非要找银行的谁说借钱要付利息的
纽约广场协议,就是德国马克与日元的价值复位协议。就是扫单。由英美资本扫德日银行坏账,不良资产等“沉淀纺织品”,做成资本回路,一个原理。
很简单的原理,只不过多绕几下,大多能看懂扫服装尾单的人,就只会曰升值贬值了。
看似虚无的金融,资本的增值,实际就是通过把积压货“货币”化,转化为“资本”,为“货币”寻求价值复位,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