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2 / 2)

“哎呀都是属下有眼无珠啊”

熊若光早就听说张恪的大名,可是他万万想不到驰骋疆场的名将,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只当张恪是勋贵子弟。异想天开呢

“少保,都是属下无知,属下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不知者不怪罪,的确安全是很大的事情,把大家伙都叫过来,本官亲自解说一二。”

“是”熊若光转身就走,猛然发现少年还傻愣愣盯着张恪,老头吓了一跳。急忙拉着他就走。

时间不长,难民们都聚集过来,大家伙一听说张恪就是在浑河大杀建奴的人,顿时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大家伙一窝蜂跪倒在张恪面前,痛哭失声。

“大人,大老爷带我们杀回去吧,我们要回家啊”

哀鸿遍野。发自肺腑的呐喊,让张恪鼻子头发酸。

“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消灭建奴。收复家园不过有个前提,就是大家必须听我的安排。”

“大人,您让我们往东,绝不往西,让我们打狗,绝不赶鸡”

“好”

张恪微笑着点点头,他当即把屯垦草原的方略说了。首先所有难民编成两千人一组,从中抽取两百精壮,配发武器,主要对付狼虫虎豹,防止零星贼人袭击。每十组,也就是两万人,义州兵会提供保护。

他们在草原屯垦头三年不收田赋,三年以后,按照一成收取。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军事训练,战时要出兵出人。

简言之这些难民就是军户,只不过他们比军户的负担轻,而且茫茫草原上,土地众多,还不用担心兼并。

“乡亲们,到了草原未必一定种地,也可以养牲畜。本官在义州建有毛纺作坊,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需要羊毛惊人,你们只要肯干,绝对比当佃户过得好”

此言一出,百姓们最后的担忧也解除了,大家伙跪在张恪的面前,叩谢再造之恩。

王化贞也笑道:“大家同意了就好,马上就开始编组训练,本官会提供粮食,大家尽快开赴草原”

有吃的,也有出路了,百姓们热情地欢呼,简直如同过节一般。

可是另外一边,榆树村原本的百姓互相看了看,艰难地咽口唾沫。

“四爷爷,才一成田租啊”有人咬着后槽牙说道,羡慕的模样简直不用说了,恨不得加入其中。

有个高挑细瘦的中年妇人撇着嘴,讥笑道:“老七,没听说,是去鞑子那边种田,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还不被鞑子撕了,咯咯咯”女人刻薄地笑了起来,年轻人羞红了脸,低下头。

常四爷叹口气,说道:“唉,他们是没活路了,要拼命的。咱们是本分的庄稼人,守着一亩三分地,有口吃的,就别折腾了”

榆树村的百姓眼看着难民们都跟着张恪走了,按理说没了一个麻烦,可是他们却没有什么喜悦,每个人都心事重重。

村子外不用安排眼线了,可是刚过半天时间,突然一伙人跃马扬鞭,冲到了村子里。

为首的是一位盔甲鲜明的武将,在他的旁边跟着一位富态的老者。

这位武将面对着村民,趾高气扬说道:“老子叫鲍承先,是堂堂副总兵,听说你们这帮刁民欠了徐老爷的银子一时三刻马上还钱,不然老子不客气”

第二百八十五章 跟着我,有肉吃

“末将鲍承先,拜见少保大人。”

张恪一脸骗死人不偿命的笑容,轻轻摆手。

“鲍将军,你是原本是贺总兵的部下,我和贺总兵是世交,咱们也是朋友,你赶快起来吧。”

鲍承先一听张恪这么客气,顿时也松了口气,他本来帮着岳父徐寿讨要榆树村民的欠款,结果张恪突然派人让他过去。鲍承先还以为恶了张恪,他舍了岳父,带着手下急匆匆赶回来,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

“鲍将军,西瓜在井里拔过了,来一块吧。”

侍女奉上西瓜,鲍承先受宠若惊,连连称谢,捧起西瓜,冰凉甜润的汁水流到心头,燥热不翼而飞,别提多畅快了。

“少保大人如此厚待卑职,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大人,日后卑职一定唯少保马首是瞻”

“哈哈哈,镇守辽东也少不了宝将军这样的勇将。”张恪转过话头,问道:“鲍将军,你写信提到过想弄些田产,可有此事”

“啊,没错。”鲍承先摸不着张恪的脉,只能含混说道:“少保大人,不光是我一个人,还有不少武将弟兄,大家伙的田产都没了,家当也一点不剩,实不相瞒,过的连要饭的都不如,这些日子属下就在岳父家里,成了倒插门的女婿,没脸见人啊”

鲍承先说着还擦了擦眼泪,装的万分委屈,张恪心头好笑,也不戳穿他。

“鲍将军,大家伙的艰难我都看在眼里,可是你们也知道,田地终究有限,我总不能去强征土地,划给你们吧”

鲍承先继续哭丧着脸哀求:“大人,实不相瞒。下官世代效忠大明,屡立战功,累计的土地超过一万七千亩,全都在盖州一带,沦于建奴之手了,朝廷总该给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点奖励吧,让我们能活得下去啊。”

张恪故做沉思,思索了半天。

“鲍将军,你说的本官都知道,可是巡抚王大人那里接到了百姓告状。他们说有人强抢土地”

“绝无仅有,请大人明察。”鲍承先急忙否认,说道:“大人,都是刁民无理取闹,田地租给谁,本来就是地主一言而定,外人凭什么置喙。”

张恪点头道:“有理,不过毕竟有碍观瞻,这样吧。鲍将军,只要是公平买卖,谁敢找你们麻烦,本官一力承当。话又说回来。你们要是仗着武力,仗着官身,欺压百姓,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兴奋过度的鲍承先根本没有理会后面半句。他只当张恪站在了他们一面。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意外的,张恪也是辽东的武将,怎么可能不帮自己人呢

鲍承先心满意足地告辞。临走的时候,留在桌上五张银票,张恪接过来一看,都是一千两一张,见票即兑。

“哈哈哈,挺有钱的,不过很快就会没有了”

张恪轻蔑地冷笑道。

半个月时间,张恪陆续知会了退回来的所有将领,包括原来广宁的孙得功和汤辉也都得到了通知,不许强买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