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是建于秦朝的军事大道,从咸阳直通九原郡,全部用黄土夯实,全长736公里,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
“是,君侯。”
宋宪又补充道:“君侯,我们可联络北部的龟兹人参战,共击羌胡。”
周飞赞道:“这个办法不错,不过路途太过遥远,且被羌胡阻隔,暂时无法联系,等我们收复上郡南部,与龟兹县接壤后,我们可联合龟兹人出兵,西击匈奴右贤王部和北地羌;诸人还有什么建议。”
关羽建议道:“君侯,我们还可以借助匈奴左贤王部的军事力量,乌桓人、羌人和匈奴右贤王部都是左贤王部的敌人,左贤王部要想扩大人口和牧场,必须借助我们大汉的力量才能做到,他们肯定非常乐意出兵,否则他们的牧场也会受到威胁。”
“哈哈,云长说的不错,主公曾提过这个建议,有匈奴人这个免费打手,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今天我便派出使者,前往左贤王部进行洽谈借道和联合出兵的事情。”
徐晃又建议道:“君侯,我们现有兵力即便收复上郡也无法坚守,晃建议应继续征兵,不知道主公对此有何安排”
周飞歉意一笑道:“呵呵,这是我的失误,公明可自行招募军队,数量最多为骑兵和步兵各万人,超出部分可派遣到河东郡。不管是滞留的汉人还是熟化的异族,只要条件合适,且忠于大汉,皆可招募为军,那里的人大部分都擅长骑射,招募来后稍加训练,便是优秀的骑兵;云长也可适当招兵,骑兵亦是不超万人;若是缺乏初级军官,可申请支援;不过我提前声明,不得私自降低征兵标准,宁缺毋滥。”
徐晃和关羽大喜,忙说道:“是,君侯。”
“云长到达驻地后的后勤辎重由主公从桃源堡支援;公明所需后勤辎重由河东郡支援。”
“是,君侯。”
徐晃又问道:“君侯,收复左冯翊四县后,是否还归还左冯翊”
“哈哈,咱们收复的地方此后便是咱们的地盘,且夏阳这几十年以来一直是上郡的乔治郡治,怎么能归还呢而且我打算,公明此后继续将郡治设在夏阳,子忠独领一军,驻守肤施县,掌控上郡北部诸县。”
肤施县地处现榆林城南鱼河堡。
“是,君侯。”
宋宪大喜,终于独领一军了,且肤施县地处上郡北部,周边异族环绕,绝对少不了战争,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周飞接着说道:“根据主公交代,上郡所辖范围内不允许不受控制的异族存在,除龟兹县外,不管是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敢反抗者皆尽杀掉,只有死去的胡人才是好胡人,熟化的异族可以令其参军,军人的家属可继续在上郡生活,没有家人参军的异族,全部运到河东郡卖为奴隶。”
“是,君侯”徐晃大喜,这样的话他管理起来就方便了,要么杀,要么参军,要么卖为奴隶。
周飞最后安排道:“管都尉由于对西北环境和军事还不熟悉,这次带领所有留守安邑,保证后方的稳定,并保证后勤物资的供应。”
“是,君侯。”管亥立即应下。
随后,周飞派一中级文官为使者,前往离石,与匈奴左贤王进行会谈。
徐晃和关羽预备出兵以及后勤事宜,并先期派人前往汾阴县,整修码头,预备船只,为过河做准备。
正文 第246章徐晃出兵
十一月初三,徐晃带领所有部队启程前往皮氏县。
这是他第一次独立领军出征,内心非常激动;且他追随主公仅两年时间,便从一郡吏成长为一名太守,内心对高顺充满了感激之情;此前,对他这种良家子出身的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内心暗自决定,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负主公的重托和信任。
徐晃虽说是河东人,却远离黄河,对黄河水清并不熟悉;其他人,包括周飞、关羽等人亦是如此。
先期前往皮氏县的的官兵回报,声称此时黄河已结冰,便于部队通行,不用经龙门古渡过河,可直接从汾阴县通过冰面过河。
徐晃大喜,这样的话行程可缩短两天,且更加安全、便捷;立即派出骑兵侦查,回报的结果与事实相符,于是徐晃立即派人将这一消息汇报给周飞,将汾阴县作为临时物资供应点和过河地点。
此事给徐晃的触动很大,作为一名领军将领,对当地气候不了解,实在不该,以后务必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夏阳县北30里有龙门山,山下有龙门关,关下为龙门渡,也叫禹门渡,乃秦晋交通要道。
初六军队到达汾阴县,稍事休整后,于第二天一早,徐晃便命令军队过河。
此时已接近冬至季节,天气非常寒冷;好在有主公的支持,乌桓骑兵全部身着羊皮袄,而汉人士兵则穿上了新式的棉袄、棉裤、棉鞋以及皮帽子,虽说显得非常臃肿,不过却极为暖和,且重量比羊皮衣服轻很多,并不影响战术动作的发挥。
黄河冰层很厚,徐晃却不敢大意,先是派出一屯骑兵做试验,果然无事,随后大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向对岸前进。
先是2曲骑兵从右路过河,另外两曲从左路过河,他自带剩余骑兵从中路过河。
为了确保安全,每路骑兵分成五列,间距和行距都很大,且放慢了速度,下马缓步而行。
宋宪带领步兵携带辎重殿后,辎重车辆的间距更大。
夏阳县和汾阴县隔河相望。
左右两路骑兵很快过河,迅速包围了夏阳城。
此时夏阳城并没被羌胡占领,官军撤走后,当地大族组织家丁,招募城内青壮,推荐懂兵之人组织防御。
见大汉官兵到来,城内之民众奔走欢庆,守城之人忙开门迎接,并上报各大家族。
不过骑兵未得命令,没有进城,在城外继续警戒,等待徐晃的到来。
城内世家得知消息,大受鼓舞,他们早就得知消息,朝廷已任命新的上郡太守,很快将收复故土,他们的坚守终于有了好的回报,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忙组织犒军事宜。
很快,徐晃到来,各家族长和临时守城军官忙向前拜见。
“我等拜见太守”
徐晃很随意,笑道:“呵呵,诸位请起,你们坚守住了城池,保护大汉百姓不受劫掠,你们皆是大汉的功臣,本官初来乍到,以后还要依赖诸位相助。”
临时军官向前一步道:“太守,请官军入驻城内军营,不过闲置日久,需要一番修整。”
“哈哈,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