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末高顺 > 分节阅读 303

分节阅读 303(2 / 2)

为了加强对军事的控制,高顺首先拜曹山、赵雄、向荣和赵云为安东、安北、安南和安西将军。

对于百官,高顺希望慢慢完善,贾诩为尚书令,陈宫、陈群、钟繇等为尚书;审配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卢毓为吏部郎;剩余官职大部分为系统高级文官担任

若此,高顺便可以效仿古之周召、太公、五霸等,用封国的名义打着藩卫帝室的旗号征伐四方。

由于关键岗位皆为系统文官所担任,所以,高顺接受魏公之位,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为了避免为后人效仿,高顺对董昭、华歆等人并未重用,并决心永生不重用他们。

打压士族是高顺一贯的政策,首要的措施便是推出廉价的白纸,其次是印刷的书籍,让贫穷的人用得起纸,读得起书,这对士族来说,有釜底抽薪之效;当然了,价格不是一步到位的,是由高到低,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政治方面,给交州士燮施压,必须让出北部三郡的太守之位。

令水军大都督高伟战领海南岛,将珠崖和儋耳两郡设为琼州郡,建设港口,促进琼州郡与内地的贸易和发展;沿岛周边设县,加强控制,作为占领交州的前进基地。

令秦关进攻南海郡,迫使孙家投降,务必占领南海郡。

若是占领南海郡,则可顺珠江,轻松进入苍梧郡和郁林郡。

天下之人不知秦关乃高顺嫡系,还认为高顺受封魏公之后才如此跋扈,有人喜,有人惊。

不过孙权和士燮却无可奈何,想反抗又不敢反抗,想放弃权利又不甘心。

后果是高顺过于逼迫,使得孙权和士燮有联合的倾向。

孙权最是着急,经过几年的时间,他的官兵已完全退化成了农夫,毫无战斗力,若是秦关来攻,其必一败涂地;所以他首先派人出使交趾郡,欲交好士燮。

而士燮希望拿孙权的南海郡为挡箭牌,看看高顺势力准备如何对待孙权,并看看秦关实力如何,是否有抵挡的可能,便表面答应与孙权结盟。

董卓对高顺的态度非常欣赏,一接受魏公之位,便开始新一轮攻伐,只是他没想到,若是高顺整合完交州,他则被完全包围。

李儒大急,忙向董卓提议,勿使高顺插手江南事务,并请求派使者出使江东,与秦关结成同盟,与高顺划江而治。

秦关是高顺暗藏的最后一枚棋子,不能过早的暴露,便表面接受了董卓势力的意见,暂时与高顺划江而治,不过高顺送来的好处,不要白不要,为接受高顺的援助留下了伏笔。

董卓对秦关的态度非常满意,感觉这黄巾贼出身的人,目光就是短浅,太好糊弄了;他内心还是非常庆幸与黄巾贼为临,现在有了与秦关共同的利益,结为同盟,共同抵御高顺势力南侵,划江而治便成为可能。

秦关提出,共击交州,平分地盘。

李儒和董卓爽快的同意了,他们现在人多地少,急于扩大地盘,并承诺,击败交州后,董卓只要苍梧郡和郁林郡,剩余地盘皆归秦关。

双方又达成同盟,决定于兴平八年秋收后共同进军交州。

正文 第551章西北攻略

内部稳定,江南事务由秦关和刘晔负责,不用高顺操心,高顺便把精力放在了西北;他可是对五胡乱华记忆犹新,对异族从不敢掉以轻心。

首先,他对西北的行政区划做了调整。

三辅地区加汉中郡、河东郡、北地郡和安定郡为雍州;州治在长安城。河东郡只有划给雍州,才能刚好的保护雍州的安全;汉中郡归雍州,也是为了加强对益州的监控。

东潼关、南武关、北萧关皆在雍州控制之下;由于雍州控制了汉中郡,阳平关已在控制之下,西部大散关的意义便小了许多;这样的话,关中无忧矣。

河西四郡加张掖居延属国和武威属国,为凉州,治所在张掖城。

从汉阳郡、金城郡和安北郡各割一部分县,组成定西郡;定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汉阳郡、安北郡、陇西郡以及西平郡,组成秦州,郡治在冀县。

程武继续担任凉州牧,手周飞节制;张济调程武手下为中郎将。

麹义继续驻扎金城郡,专心防御西平郡的韩遂;胡轸调麹义手下为中郎将,高顺目的是中和一下麹义的实力,且胡轸为凉州人,尽量不引起麹义的不满。

贾诩之嫡长子贾穆被任命为麹义军师,前往金城郡。

钟繇被任命为秦州刺史,驻冀县,此举也是为拉拢一批忠汉之人,给他们一点盼头。

益州牧赵云依然归周飞节制。

沮授继续担任周飞的军师,负责节制四州军事。

高顺设立秦州和司隶地区,并加强外围地盘,是想把这两地牢牢控制在中央的手中,扩大中央对地方的影响力。

除了跟随高顺崛起的人以及赵云被任命为州牧外,只有程武被任命为州牧,别的州皆为军政分离;程立为了避嫌,上书高顺,希望凉州任命做出调整,程武要么担任刺史,要么担任军师,绝不能继续担任州牧。

程武也来信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任命程武是当初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的应急行为,见程立如此坚决,便顺水推舟的接纳了他们的意见。

任命陈宫为平州军师,任命徐荣为中郎将兼凉州军师,节制凉州诸军;陈宫对此任命非常高兴,终于走上了他盼望的道路。

高顺不想在占时做更大的调整,便任命程武为凉州刺史,兼职徐荣副军师,依然享受中郎将级别待遇。

现在的刺史比东汉朝廷任命刺史的权力更大,享受太守待遇,不仅负责坚持州郡官员,而且掌管各地民生、行政、建设等,甚至能调动辖区内的军队。

贾诩与戏志才等人看到高顺接连调整西北人事,便知要对西北动兵了。

戏志才作为首席军师,向高顺咨询道:“主公,西北局势微妙,不宜急于用兵。”

高顺笑道:“说说看你们的意见。”

戏志才道:“西平郡的羌人在严密封锁下日子难熬,实力衰减的厉害,若是强攻,反而会使得他们拼死反抗,不如坚守,等待他们来攻,可以逸待劳,将之主力全歼,比主动出击效果要好,甚至可以主动招抚,为我所用;至于匈奴人,大部分骑兵已融入汉人的生活,更没有动武的必要,可参照对待乌桓人和山越人的政策,实行军户制度,逐渐瓦解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