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也是抬头看天,“李东主,现在是午时了,不如我们找间酒楼,由我做东,咱们边饮边谈”
“好,那就登云楼,那里可不便宜,我要让客官多花银子,也为陕西的赋税做贡献,哈哈,哈哈。”
两人并肩前行,朱由检问道:“李东主,这登云楼也纳税吗”
“看客官说的,西安哪一家铺子不纳税就是我的马市,也是需要纳税的。”李贤准备结交朱由检,从心底将他看作朋友,也恢复了一贯的豪爽。
“那商户们不会反对吗”朱由检猜想,从免税到纳税,商户们一定有一个阵痛的过程。
“当然反对。开始的时候,商户们集体去陕西的各个衙门去闹事,但孙大人亲自出面解释,又有士兵虎视眈眈在后面支持,加上当时陕西的百姓的确是无粮可食,商户们也就慢慢习惯了。”李贤也是优雅,就像刚才的雪火。
“那陕西的商户会不会迁往他地附近的省份可是不需要纳税的。”商户从来都是避税而开,如果陕西的商户大规模迁往他省,那朱由检的工业兴国大计,在陕西可是打了折扣。
“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一来开发一个新市场不容易,二来,孙大人亲自出面保证,除了纳税,官府将保护商户的利益。也就是说,商人只是将原来孝敬官员的钱用来纳税,也没增加多少支出。这孙大人,真是难得的好官呀”李贤哈哈一笑。
朱由检缓缓头,这再好的政策,归根到底,还得有执行的人。如果执行的人,将经念歪了,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
他们已经步行到了登云楼,朱由检材发现,自己有五名随从,而李贤却是孤身一人,“李东主,怎么没带随从”
“哈哈,在我的地盘上,我还会担心客官将我吃了不成这登云楼,也不差做菜的原料。”李贤又是自嘲地笑笑。
“哈哈”朱由检也是大笑,“慕九,你们自己找地方吃饭,一个时辰过后再过来。”
“公子”王慕九迟疑着。
“别担心,西安不是吃人的地方,我要和李东主单独谈谈。”
“是,公子。”王慕九一躬身,带着四人离开了登云楼。
小二迎到门口:“李东主,可是要雅室一共有几位”
“老地方。两位。”李贤惜字如金。
“好嘞。李东主,请随我来。”小二将李贤和朱由检请到二楼南面一个靠窗的小房间。
“小二,泡壶好茶。”李贤显然对这登云楼非常熟悉。
“是,东主。”小二掩上门出去了,一会又进来,手中的托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白玉壶,和两个白玉口杯。“东主,这位客官,要用什么小的好去安排。”
“小二,将你们的拿手菜多上几个,这位客官可是个有钱人,别给他省。”李贤还扫了朱由检一眼。
“好嘞,小的这就去准备,两位且慢用。”小二带上门去了。
李贤看着朱由检,微笑不语。
“李东主可是要问我姓名来历”朱由检也是微笑。
李贤拿起白玉壶,先给朱由检斟了杯茶,然后也给自己斟了一杯,“客官如果不方便说,也不用强求。”
“也没什么,我保证,在我离开这间房子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想要的答案。现在,请允许我保留一秘密。”
“好,公子,咱俩投缘,先以茶代酒,走一个。”
“好,走一个。”朱由检和李贤碰了杯子。“李东主,在下不仅景仰李东主的豪爽,更佩服李东主亲自前往叶尔羌等地,那里,离大明可是有数千里啊”
“哈哈,也没什么,在这些地方讨生活而已。”
“李东主,你能介绍下叶尔羌吗”朱由检终于到正题。
“客官对叶尔羌了解多少客官去过叶尔羌吗”李贤的手再次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去过叶尔羌,我对叶尔羌的了解,只知道那是蒙古人后裔建立的国家。”朱由检没有说谎,他只知道叶尔羌就是后世的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四周。
“那客官怎么知道叶尔羌难道家族有人在那经商”李贤的身体往朱由检靠了靠。
“没有,李东主放心,我的家族没人在叶尔羌做生意,将来也没人去做生意。”朱由检不知道怎样才能打消李贤的顾虑。
“奥,那我简单说说叶尔羌吧叶尔羌是蒙古人后裔建立的不假,但叶尔羌的大部分居民却不是蒙古人,而是叫做雅利安的白人,他们是蓝眼睛,红头发,和我们汉人大不相同。”
“奥,那他们信奉宗教吗”
“信,原来全是白教,近年来,黑教也在叶尔羌兴起,双方对民众争夺得十分厉害,甚至会出现武装冲突。”说到这儿,李贤也是深思的模样,不知道他在叶尔羌,是否也受到宗教争端的牵连。
“白教黑教”朱由检不解,这儿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些不知名的宗教
“其实,白教和黑教都信奉真主安拉,只是不同的教派而已。”李贤对宗教,也是了解不多,为了少惹麻烦,他尽量回避与各教派的矛盾。
“原来如此。”朱由检算是明白了,难怪后世的南疆,老是出现叛乱,原来白人和他们的宗教,早就在南疆扎根数百年。“那叶尔羌的更西面呢大宛还存在吗布哈拉和哈萨克又是怎么回事”中亚的历史太过复杂,各民族的融合和分裂是早早晚晚的事,没有专人去研究,朱由检实在不知道现在的中亚出现了什么状况。
第102章东关中大街
“布哈拉在叶尔羌的西面,和叶尔羌隔着葱岭,哈萨克在布哈拉的北面,叶尔羌的西北。他们倒是正宗的蒙古人的后裔,和我们汉人长得差不多。特别是哈萨克,有广阔的草原,马匹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李贤尽量将内容说得简略些。
“葱岭”朱由检知道,那就是后世的帕米尔高原,现在,大明却是与它不沾边。
“对,葱岭。这是除乌思藏外,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道路也是艰涩难行。”李贤实在不明白,朱由检为何对这些地方感兴趣。在大明国内,大家的眼睛都是盯着江南这些富庶的地方。
小二上菜,不时打断了两人的谈话,直到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
“李东主,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谁了。”朱由检知道自己不亮身份,李贤是不可能言无不尽,一个连姓名都不肯说的人,还指望得到别人的信任
“客官是”李贤的眸子陡然发亮。
“大明信王朱由检。”朱由检说得相当干净利落。
“信王”李贤紧盯着朱由检,他在揣摩朱由检的话。
“这是我的令牌,李东主可以看看。”朱由检将自己的随身令牌递给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