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出城歼敌,还是要依靠马刀和马匹。
建奴放慢马速,缓缓向前屯踱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明军龟缩在城墙内,只要不进入明军弓箭与火枪的射程范围,他们就是安全的。
袁崇焕将绝大部分士兵隐藏在女儿墙的后面,只有百十名士兵偷偷从垛口露出脸面,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一样。
如果建奴的观测足够仔细,他们就会发现,今天出现在城头的士兵,身上没有泛出金属光泽的明光铠,而是一身深灰色的布衣。
明军都给燧发枪上好第一发子弹。
建奴的旗帜已经清楚地落在袁崇焕的眼里。
五角方旗,中间血红,周边惨白,旗帜中部的黄龙头朝后,尾巴却是指向城墙的方向。
“原来是镶红旗,岳托的部下。”袁崇焕在辽东战斗过多年,对建奴的的旗帜和旗主一清二楚。
“军座,建奴已经进入一百五十步了。”
“别急,放近了打。”建奴离得越近,燧发枪的命中率就会越高,有厚实的城墙作保障,袁崇焕不用担心建奴会破城。
“军座,建奴进入一百步,已经是燧发枪的射程了。”
“做好准备,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袁崇焕的周围都是李行第一旅的士兵,他们都是奋武营的老人,经历过山东灭倭和陕西剿匪。
他们的眼里没有恐惧,只有期待。
“军座,建奴已经进入六十步,快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了。”
袁崇焕从垛口偷偷向城下看去,建奴纷纷从身后拔箭,有的已经开始搭在弓上。
“射击,先射头领。”
“砰。”
“砰。”
“砰。”
千支燧发枪分成三个批次,第一批士兵射出四百发子弹,然后蹲下身子,开始装弹。
第二批三百人开始射击,射完后,他们也迅速下蹲,将垛口让给第三批士兵。
一千支燧发枪只完成一轮射击,还未等到第二轮。
百余名建奴士兵绝大部分已经坠马,马背上只剩下十余名建奴。
马上的建奴目瞪口呆,不知道战友们为何一个个跳下马,难道是牛录额真下达了什么命令,而他们没有听到
也许刚才的枪声掩盖了额真下达的命令,明军的火枪令人十分讨厌,射程不过三、四十步,对他们没有威胁,但巨大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他们之间的交流。
有两名建奴士兵准备跳下马,问个究竟。
但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额真。他们的额真在第一批四百名明军士兵射击后,就早早落马了,身中十余弹。
一轮射击,只有一分钟时间。
地面上没有死透的建奴士兵,开始满地打滚,他们的身后拖着殷红的血线,就像他们脑袋后面长长的尾巴,血线又被滚动着的士兵的皮甲,蹂躏得模糊不清。
这时刻,伤兵们才发出绝望的惨叫,那叫声,如虎啸,如猿啼,如狼吼,女真人就是粗犷,连惨叫都不像汉人那样凄婉。
马匹不是枪手们射击的重,但还是有不少马匹受伤了,伤重的战马已经卧地不起,伸长脖子仰天嘶鸣,那凄厉的的声音,简直将女真士兵的惨呼全部遮盖下去,受了轻伤的战马,还能勉强站立,殷红的血线从伤口一直拖到地面上,它们一个个抖索着伤口附近的肌肉,也许是肌肉在痉挛。
马背上仅剩下的几名建奴士兵,似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们的额真没有发出撤退的讯息,他们开始向城头放箭。
城头上,第一批射击的四百名士兵,已经填装好弹药。
“砰。”
“砰。”
“砰。”
四百发子弹倾泻而出,马背上再也没有了建奴士兵。
第134章海东青
有些受了轻伤的建奴,企图爬上马背,只要上了马,又是他们的天下。
填装好弹药的明军,以十名士兵为一组,只要发现有企图上马逃跑的建奴,就是一顿乱枪,直到那名建奴躺倒草地上再无声息为止。
李行率领五百名士兵,已经出了城,他们没有直奔城下,而是绕道截断建奴的归路。
城头上的士兵停止射击,防止误伤了李行。
根本没有必要绕道后方,马上已经没有建奴,李行发现自己的预案用不上了,他直接指挥士兵们下了马。
遇到能站起来的建奴,就是一顿乱枪。
所有的建奴,无论有没有死透,都在地面上,有的趴着,有的躺着,有的侧身,甚至还有的建奴骑压在别人的身上。
“拔刀,三人一组,割下所有的首级。”李行终于下达了肉搏的命令。
如果马世龙在这儿,他会发现,第一军也是要肉搏的,不过他们肉搏的对象都是死人,或者是接近死亡的人。
第一军的士兵以前没有来过辽东,对建奴的凶残和韧性认识不足,所以袁崇焕特意交代李行,防止建奴垂死挣扎。
每三名士兵一组,一名士兵前面收割建奴的首级,两名士兵在他的侧后方保护。
无论建奴是死亡,还是受伤,前面的士兵只管一刀。这些建奴都没有死透,血液还没有凝结,每一次砍头,都会激起一片血柱。
李三是负责割首级的士兵,他从来没有这么爽过,地上半死不活的建奴,丝毫没有反抗的力量,一个个等着挨刀。
他刚刚阁下一名建奴的首级,这么建奴还没死,只是受了重伤,倒地不起,他的体内还有旺盛的生命特征。
李三在割首级的时候,一大片血柱冲天而起,然后向四周溅落,他的头上、脸上、衣服上都是殷红的血色。
李三用衣袖擦擦脸上的热血,准备收割下一个建奴。
在队伍后面的李行突然感觉不对,一名已经死透的建奴向旁边歪了歪。
“小心”李行大叫,但他没来得及喊出李三的名字。
李三正在擦拭脸上的血迹,视力严重受阻。
一把弯刀在衣服上摩擦后,闪着幽寒的光芒,从尸体的缝隙里刺向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