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1 / 2)

们的请求,不过,看在布木布泰东奔西跑的份上,朕就给你们这个过渡期,为其五年。”

“五年”塞桑问了一句,他的心中,很是得意,幸亏生了个好女儿布木布泰,要是哈日朱拉还在的话

“五年之后,科尔沁必须全面归化大明,否则,别怪朕刀兵相见。五年之内,朕会派人来科尔沁,逐个登记,将所有的牧民,都换上汉名,但朕不会管辖他们,你们两位,还是科尔沁的大汗和台吉。”

“陛下。”奥巴大汗放下手中的杯具,“如果牧民全部换上汉名,他们当中,怕是有很多人不愿意,陛下能否迟些时日”

“奥巴大汗,朕看在两位亲自来到朕的中军大帐的份上,更有布木布泰一再替族人求情,朕才勉强同意,给你们一个过渡期。”朱由检直视着奥巴,“但如果不用汉名,朕如何改造牧民,给他们增加粮食收入”

“陛下”奥巴大汗说不出话来,关键是他不知道朱由检将怎样改造牧民。

“这样吧,你们先给朕安排五千壮丁,朕给他们换上汉名,给他们分配活计,他们不用放牧,也能获得更多的粮食。”朱由检盘算好了,只要这五千牧民的收入增加,其他人就会眼红,但牧民们要增加收入,就必须改用汉民,要学习汉话。

“那其他的人呢”奥巴大汗有问了一句。

“其他的人,暂时由他们自己决定,朕不是市场上的商贩,你们就不用讨价还价了。”

“陛下好吧”听说只有五千壮丁,奥巴估计能摆得平。

“那我们就这样草签和约”朱由检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科尔沁,他的心中,已经急不可耐了。

“陛下,那我们”塞桑支支吾吾。

“塞桑台吉是担心你们的未来”朱由检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们现在继续管理着科尔沁,朕就不赦封了,等科尔沁归化大明的那一天,你们,朕自会给个王爷的爵位。”

“多谢陛下”塞桑与奥巴对视了一眼,双双跪倒在朱由检的座前。

“两位平身”朱由检摆摆手,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塞桑一眼,“现在,大明与科尔沁,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一家人“塞桑小鸡啄米似的头,还偷看了奥巴一眼,发现奥巴没在意,他才放下心来。

“陛下,我还有一个请求。”奥巴刚刚坐到椅子上,就向朱由检拱拱手,行的是汉人的礼节。

“说吧”朱由检真不想节外生枝,摆平了科尔沁,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第262章第三大道

“陛下,以前科尔沁归顺大金国的时候,大金国为了防备科尔沁崛起,规定科尔沁只能拥有八万男丁,多余的男丁,必须裁减,每两年彻查一次,今年就要到期了,可是大金国已灭,陛下能否废除这项规定”奥巴看着朱由检,他的双手,虽然搭在玉杯上,还是有些颤抖。

“不行”朱由检断然拒绝,限制壮丁,这是限制游牧民族实力的最好方法,没有壮丁,就没有骑兵,原来皇太极早就想好了对付科尔沁壮大的办法,朱由检没事偷着乐,这皇太极,死后又帮了自己一次,“如果科尔沁正式归化为大明的子民,这条规定自然废除,但现在的牧民,还没有正式归化,他们连汉名都没有,这条规定必须执行。”

“陛下,大明有那么多的汉人,也不在意科尔沁这人口。”奥巴大汗有些失望,更觉得委屈。

“这不是人口多少的问题,汉人再多,那也是大明的子民,奥巴大汗,你说是不是”朱由检的脸上,早就恢复了严霜。

“陛下”奥巴大汗嘟噜着。

“无论如何,减丁政策必须执行。”朱由检和缓了一下语气,“但是,多余的壮丁,朕暂时不会杀掉,朕会给他们一条活路。”

“活路陛下的意思是”奥巴大汗失神的眼睛,霎时晶亮了起来。

“多余的壮丁,全部交给我们,我们将用这些壮丁修路,五年以后,路应该修好了,那时科尔沁也会也要归化大明了。”朱由检咳嗽一声,“但是,在修路的时候,死生由天,只要他们能活到五年以后,朕必定释放他们。”

“真的”奥巴大汗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不够使了,“陛下要修什么路”

“要让科尔沁的牧民都能吃饱饭,大明与科尔沁之间,必须加强贸易,朕打算,在大明与科尔沁之间,修筑一条宽阔的大道,这样会方面科尔沁的牛马羊运输到大明,也方便大明的粮食、茶叶等,运输到科尔沁。”

“贸易这敢情好。”奥巴大喜,科尔沁早就盼着与大明贸易,从大明换回他们想要的粮食、茶叶、生铁等物资,但大明为了防止这些物资流入大金国,硬是切断了与关外的一切贸易,让关外的各个部落,苦不堪言。

大明与科尔沁的和约,经过朱由检与奥巴、塞桑的签字,终于生效,和约的内容及其简约,给双方留下了许多想想的空间。

朱由检的大军移到唐哈里克城内,在明军的监督下,科尔沁开始了“减丁”运动。

经过统计,科尔沁的男丁,多了两万余人,这两万多男丁,以前都是被大金国杀掉了,现在,他们的命是保住了,但必须交给明军看管。

根据科尔沁的习惯,裁减的男丁,都是壮丁,孩童不在裁减之列,朱由检一下子得到两万多劳力。

于此同时,工部部根据朱由检的圣旨,开始征调劳力,从长城古北口向北修筑水泥大道。

这条大道,从京师至长城古北口,再到锡林,全长接近一千里,朱由检将它命名为第三大道。

第三大道几乎在京师的正北,暂时修筑到锡林,将来还会向北延伸。

锡林位于锡林河畔,西边六十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敖包山,现在还是一片草地,只有稀疏的几个蒙古包。

但锡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依山傍河,非常适合农耕,又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避过山川河流,交通极为便利,朱由检打算,将来在这里设立府治,按照大明的律法,开始统治大草原。

朱由检将第四军的第十师和第十一师留在锡林。

第十师负责在锡林筑城,筑城的劳力,就是奥巴大汗向朱由检提供的五千壮丁,这些壮丁,并不是免费的劳力,他们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在更改了汉名后,参加筑城劳动,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酬劳,朱由检估计,锡林也不用筑成坚城,五千壮丁,两个月应该够了。

锡林城完成后,第十师将开始在城内建立军营和商贸区,以后就驻扎在城内。

第十一师则押着科尔沁裁减的两万余壮丁,开始从锡林向长城古北口方向修筑水泥路,现在锡林还没有水泥,只能修筑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