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受到严重的威慑。
“陛下,臣等明白了,臣等一定会在大明的律法范围内,行使监督百官的权力。”
“嗯”朱由检头,“记住,你们是代表朕在巡视北五省。”
“陛下,臣等明白”
朱由检正要让两人退下,却发现周奎的目光闪烁不定,“周爱卿难得入宫一趟,要不要去看看凤儿”
周奎抱拳行礼,“多谢陛下体谅臣的爱女之心然而公事要紧,臣今天就不去了。”但他到底忍不住,“陛下,凤儿一向可好”
“哈哈,看国丈说的,凤儿是朕的皇后,焉能不好改日国丈大人得空闲了,自己去问问凤儿吧”
“陛下,臣该死”周奎大恐,刚要准备下跪行礼。
朱由检从椅子上起来,一把拉住他的右手:“国丈大人,公事已毕,朕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如此”
“陛下”
“你们先回去吧,只要发现官员们有异动现象,立即回报朕”
“是,陛下。”
送走锦衣卫的两个首脑,朱由检暂时放下心来,他的心思,现在还集中在北五省的道路建设上。
到六月中旬,第四大道全线贯通,这是大明完工的第一条主干道,加上济南至兖州的水泥大道亦已完工,山东省的主干道,正式结束,只有河北、山西两省的水泥大道,还在建设中。
但河北、山西两省的水泥路建设,已经走上正轨,正在有序地修建,已经不会牵涉朱由检太多的精力。
关外,第三大道的北京至锡林段,早就全部完工,现在正从锡林向克鲁伦河畔的临河延伸,在临河,数千科尔沁牧民已经归化为汉人,在当地筑城定居,他们在交出战马后,得到大明朝廷提供的大批种子和农具,正在克鲁伦河两岸开耕农田。
农闲时刻,他们在当地官员和军队的指导下,开始向锡林方向整理路基。
朱由检的主要精力,又转到北五省的义务教育上,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朱由检虽然抛开了大量繁琐的政务,但他还是比以前的皇帝更加忙碌。
未来的教员正在北五省的五个师范高等学校学习,各地的校舍正在建设中,教材已经编写完毕,现在正在加紧印制,争取明年正月开学之前,所有的教材都能运送到各地,让学校正常运转。
朱由检的目标,开始的时候,农村学生的入学率,不能低于八成,而城镇学生的入学率,必须达到九成以上。
在朱由检的规划中,现在的小学,学制为四年,中学也是四年,而大学,只有两年,小学和中学,都实行义务教育,而大学,暂时不实行义务教育,待各地的工商税全部征收上来,大明的财政持续性好转之后,再根据财政状况,逐步转为义务教育。
在加紧校舍建设、广泛在百姓中宣传义务教育的同时,法务部也在加紧制定义务教育律,根据朱由检的倡议,新的义务教育律规定,朝廷、社会、家庭,都要为大明的义务教育保驾护航,鼓励私人兴办学校教育百姓。
朱由检最大的期望,就是大明的义务教育,真正能够开发民智,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让个人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汉民族统治核心的北五省,正在朱由检的运筹下,开始步入资本时代的时候,远在三千外的岭北省,史可法却是加紧了将当地的游牧民族,归化为汉人,让他们早日步入农耕时代。
第288章两人一百文
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一月初六,岭北省长史可法终于赶到岭北首府赤塔,与他一起到达赤塔的,除了府县的官员们,还有一批秀才,他们是作为孔子学校的教员,随官员们一同抵达的。
史可法不仅是岭北省的省长,也是赤塔府的知府,在岭北省,现在实行军官,暂时没有按察使、都指挥使,可以说,现在的岭北省,是史可法一人说了算。
他抵达赤塔的时候,洪承畴已经将俘获的蒙古人安置妥当,八千牧民,城内住了一千人,城外的两个居民,一共安置了两千人,还有五千牧民,分成十个村庄,居住在赤塔周围百里的地方。
其中向亨九县、北望县的方向,各有一个村庄。
洪承畴虽然没有人手和材料修筑水泥大道,但他已经派人测定了路基和方向,这两个村庄,就在未来大道的两侧,而亨九县、北望县在向赤塔方向百里的地方,也安置了居民。
这样一来,赤塔与两地交流的距离,一下子减少了二百里。
史可法刚到赤塔的时候,已经是冬季了,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洪承畴专门拨了一个营的士兵,作为他的护卫,他就在这些士兵的护卫下,跑了一趟北望县,重新选定未来水泥大道的路线,从赤塔至亨九的路线,他已经走了一趟。
朱由检曾经说过,这两条道路的路基一旦定下来,岭北省一府两县的建设,就围绕这两条大道。
洪承畴已经在赤塔城内修建了大量低矮的茅屋,赤塔的西半城,现在是军营,士兵们可以随时监视雅山口,而东半城的南面,是府衙和未来的商业区,北面则是居民区。
已经换上汉人名字的李伦,因为诛杀车臣汗有功,朱由检离开赤塔的时候,特意嘱咐洪承畴,要奖励性地使用他,他在城内得到一套三居室的茅草屋。
李伦的职责,是联络官,如果牧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通过李伦来找史可法,史可法需要向牧民们下达什么指示,也是通过李伦来传达。
在赤塔府,李伦正式的官职是参军,那一套独立的茅草屋,就是他的参军府,此外,他每个月还有半两银子的俸禄,他是原来车臣汗的牧民中,唯一拿到大明俸禄的人。
李伦在城外有耕地和牧场,他平时都是住在城外,照看牧场牲畜,每个月有五天的时间,他和婆娘王美丽必须住在城内的参军府,牧民们如果有什么诉求,必须在这五天内解决。
十一月底,工部派出两名员外郎,押送大量的种子、农具以及一部分军粮,抵达赤塔。
史可法担心牧民将种子吃了,暂时没有分发,只是将农具分配给牧民。
赤塔已经进入冬季,天气已经十分寒冷,这时候晚上睡觉要是没有火炕,十有八九早晨起来的时候,已经死翘翘了,工部的两名员外郎和随从们,却是无炕可睡。
史可法没办法,只好将他们分配到城内的牧民家暂居,牧民家都有火炕,晚上室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两位员外郎穆志远、许文修恰好分配到李伦家。
李伦家管吃管喝,吃喝所需银两,在穆志远、许文修两人离开后,由赤塔府一并结算。
因为家里没有闲人,王美丽亲自给穆、许二人上菜,还用半蒙半汉的语言,让他们吃好喝好。
穆、许二人已经在路上行了两月有余,一路上连个母兔都没遇上,现在见了王美丽,他们心底的某种欲望被唤醒了,看着王美丽的眼神,渐渐有些游离。
王美丽年近三十,模样倒还周正,只是腰身粗,像那种上下一样粗的水桶,再罩上蒙古袍,显得越发粗壮了,这样结实的身子,干活是把好手,却是不太养眼。
穆志远、许文修对了下眼神,他们已经病急乱求医了,刚吃过晚饭,他们就缠着李伦问东问西,而李伦总是小心翼翼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在大明的官员面前,李伦绝对不敢胡乱猜度。
穆志远急了:“我说李参军,这儿有女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