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陛下,为什么要去西班牙草民又不是大明的官员。”徐霞客本来有些木讷,但西班牙远在数万里之外,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够他探索好几座名山了,他实在不愿去西班牙。
朱由检也不生气,他知道有特殊追求的人,性格也有些特殊,他们只是专才,很难成为通才,“振之喜欢游历,难道只钟情于山水”
“陛下的意思是”徐霞客不明白了,除了游历山水,难道还可以游历人生
“振之可听说过,西洋有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的”
“草民没听说过。”徐霞客想了想,还是摇头,“陛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从名称来看,是一本游记,好像振之也写过不少游记吧”朱由检知道徐霞客是一位旅行家,“但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不仅是山水,更多的是风土人情,有了这本书,西洋人熟悉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
“西洋”徐霞客还是没什么兴趣。
“对,西洋,西洋人看了这本书,他们逐渐了解了大明,现在他们的商队,已经来大到大明,但大明却不了解西洋,黄爱卿是大明外交部的高官,都找不到有关西班牙的典籍。”
“陛下是说,让草民也写一份游记,是关于西洋的”徐霞客明白了朱由检的心思。
“嗯,如果振之能写下在西洋的见闻,大明就能更好地了解西洋,振之所写的这本游记,也将载入大明的史册。”朱由检知道汉人好名,能够流芳千古,几乎是每一名汉人的梦想,他希望徐霞客也是这样的人。
“陛下”徐霞客终于有些心动。
“振之难道不愿在有生之年,为大明做些贡献而且,从大明去西班牙,沿途还有好些振之在大明没有见过的风光。”
“陛下,草民只是草民不熟识大明礼法。”徐霞客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振之不是大明的官员,谈判的事,自有黄爱卿负责,你只要用你的心、你的笔,记下海外见闻即可,朕相信,这将是大明最为畅销的一本游记。”
“能沿途看看海外的风光,见识西洋的风土人情,也不算蹉跎岁月,陛下,草民愿意出世西班牙。”
朱由检龙心大悦,“振之能如此想,朕心甚慰,此次出使西班牙,对大明来说,十分重要,振之就充当一会朕的御用文人吧”
“陛下,草民出使西班牙,究竟要做哪些事情陛下明说,草民也好秉承陛下的旨意。”
朱由检稍稍思考了一会,徐霞客寄情山水,应该让他的视角转入社会生活,“振之只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保证游记的真实性,二是多写一些西班牙的社会现实,让大明的百姓多了解西班牙的真实现状,朕让振之担任副使,就是给振之提供便利,希望振之多多接触西班牙的官员与百姓。”
“陛下,草民明白了。”真实是游记的基础,也是徐霞客毕生的追求,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他才广游名山大川,甚至冒着跌落山涧的危险,但社会性的游记,徐霞客从来没写过,主要是汉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有许多禁忌,既然朱由检让他写下西班牙的社会风光,他就没有了顾忌。
“如此甚好。”朱由检收复了徐霞客,这才向两人介绍西班牙的国内状况,从西班牙与葡萄牙、荷兰的关系,说到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从大航海时代说到欧洲的殖民扩张,从亚洲说到美洲。
其实,朱由检对西班牙的了解,主要是来自后世,也不太确切,所以,他一再告诫两位使者,一切要以自己眼睛看到的为准,他所知道的西班牙是过去的西班牙,也许现在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外,朱由检还告诉黄晓福、徐霞客二人,从大明至西班牙,沿途有很多国家与民族,要记下他们的位置,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如果有可能,参照西班牙人的原始材料,绘制出新的世界地图。
徐霞客这是第一次见到朱由检,联想到朱由检组建了大明科学院,与其他的皇帝不一样的地方,他心中涌起一种异样的情愫,但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
第396章第一次见到开花弹
出兵东吁的事,年前就安排好了,由云南沐启元的第十九军、林呈祥的第二十军为主,广东陈子壮的第十七军为策应,三个军超过十万士兵,临时组建第三集团军,沐启元兼任集团军司令,统一指挥这三个军。
陈子壮的第十七军在新元之后,已经抵达云南昆明,与沐启元、林呈祥合兵一处。
大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正月初十,军队集结完毕,所有粮草、器械全部到位,正月十六,十万征缅军由沐启元统一调度,正式踏上出征的道路。
缅甸,现在叫东吁王朝,东北部是云贵高原的余脉,到处是崇山峻岭,地势比较高,最北部的枯门岭,俗称野人山,是没有开发的高山密林,山上充满瘴气,各种毒虫鸟兽横行,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七擒孟获。
从西北到东北,依次是敏金山脉、邦尼亚山脉、隆格朗山脉和若开山脉,夹在东西山脉之间的,是大量的河谷平原,那里河流密布,国内最长的伊洛瓦底江从东北西流,几乎穿过整片国土。
因为缅北道路隔绝,不适合大军出行,沐启元准备从中路突破。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从大理出发,自腾越今腾冲进入缅甸,经过八莫,直扑瑞古。
此时的东吁王朝,军队主力远在暹罗的大城王朝,在大城的北方,他隆亲自指挥十万东吁军,自北向南,在大城的国土上肆意蹂躏,在南方,东吁在大城的东南,陈兵五万,一旦东吁在大城的北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们随时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给大城最致命的一击。
他隆这次几乎倾全国之力,他是准备彻底吞并大城。
东吁的国内,反而比较空虚,全部五万士兵,主要分布在国都白古和北方重镇阿瓦,他隆并不担心国内的局势,东吁的西北部,并没有威胁东吁的强国。
林呈祥的第十九军,人数超过三万人,士兵都配备了燧发枪,而且还有攻城的火炮、便于携带的山地跑,一路上各个小城内的守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被彻底地消灭,二十军得以保存完整的建制,一直打到瑞古城下,才正式扎下军营。
瑞古原本是大明的国土,隶属于孟养宣慰司,但孟养的主要人口,并非汉族人,而是掸族人,在东吁王朝近三十年的统治下,人心已经不再向着大明,现在的城内,大约有三千守军,守将叫阿含。
阿含见明军势大,不敢出城交锋,他紧闭四门,严防密守,准备有明军打持久战。
林呈祥四面围住瑞古,就在城下扎营,区区三千东吁军,林呈祥并没有放在眼里,但属下的士兵长途奔袭,又翻越了大量的高原山地,现在极为疲惫,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了一天一夜。
天亮之后,五十八师卢玉峰部,将全军的四十门火炮,全部集中在东城门,有了乌斯藏战争的经验,卢玉峰不再指挥士兵强行攻城,那样士兵的伤亡会很大,他要用火炮直接轰开城门。
四十门火炮,在距离东城门一千步的地方停下来,炮手们开始校准火炮,一千步,是明军火炮的有效射程,但东吁军的弓箭,即使从城头开始射击,也是远远够不着。
阿含就站在东城头,他收敛目光,紧紧盯着城外入蚂蚁般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