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这次来呢,是想请高队长协助我们,完成一项总部精心布置的战役。”又闲话了许久,项英这才缓缓的开口。
“要打仗”高东眼睛一亮。
“对”项英放下了茶杯:“安徽境内的鬼子已经被你打的服服帖帖,苏北地区也被我们压制的死死的。但是这一切还不够,日本人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去华北对我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前线的国军遭受着更大压力的日军进攻。只有我们这里现在很平静,所以我们要制造一场大混乱,彻底打乱日军的部署,让他们必须分兵来到这里,减轻前线的压力。”
项英重拳猛击在桌面上,打的茶杯摇摇晃晃。
高东点头,眼里寒芒闪烁:“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要联合苏北和安徽的所有新四军民兵武装,对盘踞于城内的鬼子展开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对,就是这个意思”粟裕点头:“新四军四个支队将在同一时间在广大的战线上同时发动进攻,同时民兵也会四面出击,配合主力部队袭扰城市。这一次就算不消灭鬼子一半人,也要让他们脱层皮。”
“没问题,安徽境内的鬼子们也安生的太久了,该是让他们挪挪窝的时候了。”高东笑着点头。
“队长,队长,队长,第一把枪,造出来了”屋外兴冲冲的跑进一个传令兵,满脸都是兴奋之情。
高东猛的站起,激动的手都有些颤抖。带着项英等人赶紧前往山谷,武器厂的周围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啊,高先生你来啦”约翰得意的扬着手中的一把枪,这只是一把没有完全成形状的枪体,连枪托都没有组装完毕。但高东一眼便看出,这把枪已经和设计图纸上几乎一模一样。
约翰将一发子弹填进了没有弹夹的枪膛里,拉上枪栓递给高东:“来试试看,经过我天才改装的这把枪,威力如何。”
高东接过枪,他的身前立马让开一片空位。远处有一片树林,高东抬起枪便瞄准了一颗手臂粗细的小树。
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响如同悦耳的泉水叮咚,一团枪火在枪口处如绚丽的焰火一闪而灭。
咔的一声,接近三百米外的小树齐腰被斩断。周围的几颗树也在同时猛烈的摇晃起来,就像是被狂风吹拂一般。
高东怔怔的看着手中枪,一时间没想到居然威力如此之大。
约翰笑哈哈的说道:“怎么样经过我改装的特殊子弹,威力如何啊”
项英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是什么枪,威力怎么这么大就算是重机枪子弹,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高东嘴角却是慢慢流出了一个笑容:“不管什么枪,能杀鬼子就是好枪。就让马上开始的战斗,来检验一下它的性能吧。”
第三卷战争之王第291章:战前准备
项英和粟裕走了,双方定于半个月之后,也就是十二月十二日的零时发动全面总攻击。分别从苏北和整个安徽发动对日军致命性的攻击,彻底将盘踞在苏南一带的日军给隔绝。
只有半个月的时间,高东下令军工厂不分昼夜的生产新式武器,希望可以在半个月之后能武装起一支部队,投入到这场可以改变目前中国战局的战斗之中。
约翰和琼斯这两个科学狂人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待在军工厂内,手把手的教那些刚入行的工人们处理各种零件。困了就随便靠个角落休息一下,饿了抓起个东西就吃。短短五天的时间下来,两人已经成了一个“毛人”
大胡子挂满整个面部,眼睛充满了血丝,看起来就像某种未知的生物。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酸臭味,比臭豆腐好不到哪儿去。
但他们那种全心投入时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奋战在工厂一线的工人,每个人都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去制造武器,抓紧能在二十天内打造出一批合格的可以供部队使用的武器。
整个工厂二十四小时都是热火朝天,一把又一把成品枪从生产线上下来,又经过专门的工人校验,最后上了枪托后涂上一层黄油这才算合格过关。
约翰不但奔跑于制枪的工厂,还奔跑在子弹工厂。子弹分为了好几种型号,口径一样但是里面的成分却不尽一样。像是上次给高东试射的那枚子弹,就要经过精密的加工处理,一天之内也造不出上白发。
但是这种子弹威力大,对于天狼突击队这种专门执行特种任务的小分队来说,简直是无上之宝。可以让他们轻松在数百米外狙杀成片的敌人,威力不亚于一颗微缩型的小炮弹。
兵工厂在约翰和琼斯的带领下干的热火朝天,高东和独立大队的几位主要人员也没闲着。这几天来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目标是整个安徽。
虽说新四军将有一个纵队会和同门共同作战,并且安徽境内还有超过十万的民兵,这些人都是由青龙山分发武器。并且派专员过去进行指导,全都是青龙山独立大队的下属部队,战斗力甚至超过了日军的三流部队。
但是高东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作战的理念从来都是别人想不到的,而且眼光放的更远,着手的面也比一般人大的多。
他将十万民兵划分成了若干股,以小队的方式在大部队对日军发动攻击时从各个侧面日夜不停的对鬼子进行袭扰。就是要打的他们疲于应付。
同时从民兵之中挑选出精锐的力量混进各个城市里做为内应,在战斗打响时直接从鬼子的内部开始破坏。让鬼子防不胜防。
最后让组织一部分民兵以团级为单位,在小股民兵对鬼子的侧翼进行不间断袭扰同时,突然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虚虚实实,让鬼子们根本无法预料到底进攻的人数有多少,也不可能更好的防备。
独立大队的人数有限,目前为止训练有素经过战场厮杀的只剩下八千多人。还有五千多新招募的新兵,经过了短暂的训练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上战场的条件,但是和鬼子的精锐部队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
所以独立大队采取的不是和鬼子们的阵地战,而是奇袭战术。若是将这一万多人全部拉上战场。最多也就是稳扎稳打,在和鬼子不断的消耗战中独立大队自身也会损失惨重。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法,高东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高东将特种战术的精髓融入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就像之前在山东战场的那一次次胜利,高东要把之前的辉煌重新延续下去。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也避免了被日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