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机一号由英国政府出资,工匠克里门打造,预计完工需要25,000个零件大致均分在计算和印刷两部份,重达4吨,可计算到第六阶差,最高可以存16位数相当于千兆的数。但因为大量精密零件制造困难,加上巴贝奇不停地边制造边修改设计,从1822到1832年的十年间,巴贝奇只能拿出完成品的17部份来展示,不过差分机运转的精密程度仍令当时的人们叹为观止,至今依然是人类踏进科技的一个重大起步。
巴贝奇不断延后完成期限的严重超支英国政府在1842年的最后清算发现整个计划一共让国库支出了17,500、制作过程不断修改设计、时常与克里门发生冲突等诸多原因,让完整的差分机一号一直未能完成,一万两千多个还没用到的精密零件后来都被熔解报废。
巴贝奇可以说是现代计算机的先驱,只不过用机械来构建通用计算机的难度太大,换了唐宁来做的话就能成,因为他已经造出了可以充当逻辑开关电路的真空管。无论是从技术先进性上来讲,还是工程难度上来讲,都不可同日而语。
但唐宁也不会那么快就去完成这项开启资讯时代的大发明,因为要让真正的资讯时代来临,来需要很多很多的基础工业来支持,造出计算机来并不解决核心问题,还费老鼻子劲。至少不是现在,你想想,电力还没普及的时候造电子计算机,不是太作了吗
这里有一个比较伤感的事情,好朋友罗林森终于要在一个月之后赴澳大利亚了,唐宁动情之余,表示他会在一个月之内做一套海水淡化的设备送给他,让他在船上可以用。当然了,如果有可能,他会把适合轮船上使用的氯气消毒设备也做出来。
能够淡化海水的反渗透膜的制造原材料里有一种用途很广泛的,醋酸纤维素。这是一种纤维素以醋酸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而得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素是木材里的两大组成成份之一,另一种是为木质素,是一种沙生产的工业原料,造纸的主要原料就是纤维素,唐宁已经拥有自己的造纸厂,获得纤维素是很方便的。另外的醋酸在人类历史中早就使用了千万就,就存在于醋中,通过发酵就能大规模生产。
通过化程度的控制,能够制备各种性能的醋酸纤维素。如:二醋酸纤维素塑料可做各类工具手柄、打字机的字母数字键、纺织器材零件、电器中的绝缘件、笔杆、眼镜架及镜片、玩具、日用杂品等,当然,现在对唐宁最重要的是它也可做海水淡化膜。三醋酸纤维素,其熔点高,只能配成溶液后加工,用作电影胶片片基、x光片基、绝缘薄膜电磁、录音带、透明容器、银锌电池中的隔膜等。对唐宁将来的工业发展很有用处。
罗林森很高兴,表示自己又找到了一个多留一段时间的理由,要等到唐宁把船用反渗透膜搞出来。经过一番与法拉第等化学、物理学家的交流,唐宁已经知道时人对氯气的使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他们有“次氯酸盐消毒液”,只是不懂霍乱的病原体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和呕吐物传播,所以唐宁有义务用比较有说服力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个事实。光是发表在报纸上显然篇幅不够,可这个时代连像样的科学、医学杂志都没有,不错,现在连大名鼎鼎的自然杂志都没有创刊,也许这个历史使命要落在唐宁头上了。
第26章 王中王
吃中式大餐和意式大餐之前最“开胃”的甜点唐宁演示他这些日子以来呕心沥血的杰作:钢转换炉。网
最大的大理石沙龙变成了一个科技沙龙,这里科技达人、能工巧匠云集,恐怕除了维多利亚女王和财政大臣之外,个个都对工程科技有自己一定的理解。他们一下子就被唐宁的助理们抬出来的缩小的转换炉强烈吸引了目光。唐宁很了解,要把一门新的工艺讲清楚,最好的是你把它做出来最好连构件都是透明的,让工程师一眼看到核心的要点,如果把道理讲透了,那么他以后就不用苦哈哈地自己钻研工程技术,只要轻松地做监工就成了。
这个小炉几乎有一个人高,整个流程摆好阵列,几乎霸占了整个大理石沙龙的中心,大家都得靠边站。就算是普通人,看到这么精致有趣的小工业设备,都一定会兴趣盎然,各位贵宾带来的小朋友更是看呆了。唐宁提醒:“高温设备,大家千万把小孩儿们拉住,别过来烫伤了。”
唐宁一边嘱咐助手开始炼钢的流程一边介绍基本原理:“我们使用的钢其实是铁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碳铁合金,要制成硬度和韧性都合适的碳铁合金,关键在于控制碳的含量,具体工艺上来说,就是用氧化的手段来控制碳含量,因为氧气和碳燃烧之后就生成一种气体二氧化碳,很容易地就排出炉外。而混入氧气的关键在于使用压缩的空气,等一下大家就能欣赏到空气是如何发押神奇作用的。”
塞缪尔史密斯心里不是滋味,他对这种炼钢术很有信心,希望尽量占较大的投资份额,不料唐宁现在还是把它对朋友们公开了,在场的乐意投资的有钱人不要太多,祈祷他们都没有眼光吧
在助手转轱辘的操纵下,煤料和铁矿料装在小车中,经过传送带来到上下狭窄中间鼓起的高炉上方,然后利索地倒入原料,小朋友们看到这种有趣的场景,已经高兴得尖叫起来,女王最小的女儿,三岁的路易丝公主干脆拍起小巴掌,这太好玩了
唐宁不知道用了什么玻璃材料,居然能经受住2000度的高温,观众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燃烧过程,美丽的火焰点着了他们的心情太华丽了。塞缪尔有点理解唐宁了,换了自己,要是做出这么有趣的演示模型,也非得忍不住在权贵朋友们耍宝,太拉风了。
作为研究过炼钢工艺的人,塞缪尔很快发现了一个亮点,唐宁用来点燃高炉的东西似乎温度很高,他果断发问,唐宁微笑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乙炔,在纯氧中燃烧更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