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 / 2)

“原来如此”徐荣村连说了几遍这四个字,这是他这辈子听到的最令人惊悚的话。一个在英国有如此影响力,女王、亲王、财政大臣、顶级银行家、顶级科学家都轻易邀请到家里坐客的牛人,居然是汉人

徐荣村又道:“我信了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其实我早就怀疑了”

唐宁:“你也不要误会,其实我是一个国际主义者,我希望全人类都文明开化,除了中国之外,印度、日本、朝鲜、暹罗、非洲,我都希望他们变成法制社会,文明国家,只是中国的进程对人类很重要,人口最多。”

徐荣村:“温莎先生的伟大志向令小弟很惭愧,我只是一个希望能把自己那点小生意打理好的小商人。”

唐宁失笑道:“又来一句强调自己是小商人。你放心,我不会强拉你反抗朝廷。我也不敢反抗政府,我要在清国,自然也不敢造反,那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只是尽自己绵薄之力,碰到一个开明的中国人我就会送书给他,一切的开化先从人的思想转变开始,我甚至都不奢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或者清国开化的一天,但就是这么做了。如今,我不缺钱,也不缺名望,就是有一点小小的理想。成不成另说。”

徐荣村肃然起敬:“唐先生说得实在你汉姓是姓唐吧”

唐宁:“对”

徐荣村叹道:“唉,唐代是一个好朝代啊”

唐宁:“皇帝生杀予夺的年代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也别太怀旧了。”

徐荣村呵呵一笑:“大清风雨飘摇,总是让人不禁想起以前的太平日子。对了,这一次回去,有什么东西或者信件要我捎给你在中国的朋友,或者亲戚”

唐宁想起了他唯一的中国朋友皮货晋商祁裕泰,一年多了,也不知道这位爷的沙图什生意做得怎么样了,自己那100英镑生出利润来没有这都不重要,有缘再见吧,等将来电报公司的网络都铺到山西的时候再联系也不迟。此时唐宁已经是百万富翁,找祁泰裕纯粹是叙旧,那100英镑怎么可能还放在心上

不再想太多,唐宁道:“等中国的越洋电报开通之后,咱们可以经常联系将来我公司开到中国,还得请你多多帮忙,洋人毕竟是外人,很多国情不了解。其实,我更想让你帮我收集中国时事的消息,我尤其想知道北京、上海和太平军的消息。不知道你愿不愿接受这份委托”

徐荣村拍拍胸脯:“没问题啊既然唐先生这么看得起在下,自然是士为知己者死何况收集消息这种小事。”

唐宁:“这不是小事,你要是不小心行事,说不定会给朝廷治罪,我可是英国人,为洋人提供消息,这罪名可不小。你不但要用英文发消息,还得注意措辞,最好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在帮我收集消息,万一瞒不住,则要以帮助路透新闻社提供报章材料为名义。但也不用过于害怕,有无线电报这个好东西,朝廷几乎不可能发现你。”

徐荣村:“就是就是整个中国就我一个人知道唐先生有这种天大的发明,让我悄悄弄一台电报机回去吧”

唐宁:“这个是有必要的,但是电池供应会有问题,这个还得好好想想解决办法,我能不能缓上一个月再回国”

徐荣村:“没问题都来了大半年了,再耽搁一个月也不是什么大事。”

唐宁:“耽搁的误工费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我听说顶级的买办年薪是1000到2000两银子我向你买消息,也是买办我为你提供的情报支付2000两年薪,收到有用的消息还有奖金,你看怎么样”

徐荣村大喜,什么民族大义,再也没有比2000两高薪更让人愉快了。他为宝顺洋行当买办都没这么高的收入。宝顺洋行是仅次于排行第一的英资怡和洋行和美资旗昌洋行的贸易巨头。

第30章 这不科学

唐宁要在徐荣村停留的一个月内做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教会徐荣村安装和使用大功率无线电报系统,包括安装天线,为了保密,唐宁建议徐荣村不建造铁塔,而是悄悄地建在山上。第二件就是要发明风力发电的系统,使徐荣村带回中国的电报系统无需电池供应。这个对于远东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

唐宁使用的是垂直轴风车中最不起眼的q型,它的结构很简单,就像一个q,仅有一个单薄的圈,它要是不转起来你都不知道它能转。这样的设计能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而且容易制作,容易携带,容易安装,容易维修。有一个关键的部件就是把风车产生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整流器。如果你前面看得仔细的话就会记得,真空管的最大特性就是只通过一种电流,能够起整流作用。

唐宁要教会老徐基本的电学知识,最后老徐是花了两个月才学会这一整套跨时代的间谍设备,有了这个好东西,唐宁会提前越洋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

为电报准备了不少的备用替换零件之后,唐宁才送老徐上路。其实老徐也不老,才30岁。

在发展风电的过程中,唐宁感觉风力发电是个好东西啊。为什么不着重发展这种发电技术呢因为它很干净,不像火力发电,不管怎么控制,总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和粉尘逸出,一旦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空气污染总归是个问题。

按照人类正常的电能发展顺序,一定是烧煤的火力发电先被开发出来,因为蒸汽机已经发明,用蒸汽机转动线圈发电是一个相当直观的解决方案。而且风力发电有一个大问题,需要使用轻质、坚硬的材料,在这个什么都用铁的时代,人们很难想象能生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