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 / 2)

之前,唐宁制造氮气的方法是使用碳分子筛,巧妙利用0。3至0。6纳米的碳分子筛孔径在氧气和氮气通过时的速率差来获得这两种气体。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分离气体利用它们的沸点之不同。

在企鹅冰箱上使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可以逐步使大气中的各种成份液化,首先是氧气在开氏90。2度时液化,提取氧气之后,继续冷却就可以液化沸点为87。3k的氩气,留下沸点77。35k的氮气,氖的沸点是24。56k,最后氦气的沸点是4。222k。这些都是极为有用而在别人眼里不易得到的工业气体。其中还涉及到用超低沸点的气体充当深度冷却的媒介,也是关键的技术所在。

氖可以用来制造霓虹灯。充在灯管中能发出红光的种气体是氖气。但是单是红色的霓虹灯是不够的。若要霓虹灯产生不同的色彩,这时需要以绿、黄色,蓝色、白色的萤光粉作为辅助。例如将蓝色的萤光粉涂在玻璃管的内壁上,把玻璃管弯制成所需要的文字或花纹图案后装上电极,并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抽干净,再充进氖气,即成粉红色的霓虹灯。如果涂上了蓝色萤光粉的灯管中充入氩气和水银,就成了蓝色的霓虹灯;若涂有绿色萤光粉的灯管中充入氖气,就成了橙红色;如果把氖气改为氩气和水银,便会成为绿色霓虹灯。

随时汽车时代的到来,红绿灯肯定是要配备的,霓虹灯除了充当店招之外,还有很正经的用途。

飞艇还有一项比固定翼飞机要弱的地方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这方面主要采用两个方案来解决,一是使用硬质外壳。铝这种曾经非常昂贵的金属在唐宁这里已经大规模生产而成本大降,使用铝制外壳成为可能。纯的铝的硬度不足以支撑飞行器,它需要与少量的其它元素混合,如:铜、猛、硅、镁、锌。其中,锌铝合金的硬度是最高的,超过钢。而且它耐粒间腐蚀,比容易得到的铜铝合金更适合造耐用的飞艇。锌还用在圆桌骑士的轮毂上防锈呢。飞艇最终将使用锌铝合金为主要材料,包括:外壳、结构、储氢罐、储甲醇罐,以及各种零件。

第二个降低气流影响的方案就是低空飞行以及随时关注气象信息,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离地越高,则风速越大,越容易碰到乱流、下降气流等危险的气象。一般飞艇离地距离以不超过300米为宜,这已经够避开大多数的地面障碍,而且视野已经相当不错。不少的候鸟就是用300米的地面高度巡航迁徙的。

飞艇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太大了很难找到降落的地方,太小了则载重能力不足。唐宁倾向于75米长度,使用两前一后共三只螺旋桨,包裹在锌铝合金的网栅中,防止误伤地面人员。这三只螺旋桨都是可以转动角度的,在升空时提供升力,巡航的时候变成普通飞行螺旋桨。前置的两只螺旋较小,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差来提供转舵动力。后面的一只巨大螺旋桨是飞艇的主要推动力。

动力的来源是氢燃料电池,不过,出于环球旅行的需要,飞艇上设有燃料重整器,将储藏在铝罐里的甲醇重整为氢气。

乘客安身的地方置于飞艇的下方,一个像飞碟似的盘子,为了使整个飞艇外表呈现流线型,船体做成一只大鱼的形状,前半部分是圆圆的鱼身,用来托起沉重的飞碟。

最著名的飞艇设计可能要属齐柏林伯爵的齐柏林号,它是第一个使用铝外壳的硬质飞艇,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设计使用水煤气为燃料。因为水煤气的密度跟空气差不多,飞艇在飞行的过程中会因为燃料的损耗而变成太轻,之前的飞艇需要不断地抛弃氢气以降低飞艇的升力,如果使用的是氦气,那就更心疼了,这是一种放射性无素产生的稀有气体,无论怎么大规模生产,都比较昂贵。

唐宁的设计是抛氢方案,也就是说,除了以氦气为主体之外,还会辅以少量用来抛弃的氢气。氢气隔层置于飞艇的顶部,这样即使发生火灾,也会因为氢气的迅速逸出而自行扑灭。兴登堡号的悲剧还在于它在铝壳之下使用的气囊是易燃品,唐宁当然不会犯这样致命的错误。

飞艇的顶部还可以安置一个硕大的风力发电机,用以弥补抛氢的损失。如果不需要急行军,飞艇长时间停留的时候可以升起风力发电机,制造氢气,如果停留的时候够长,甚至可用以提供飞艇飞行的主动力,这使得氢燃料电池飞艇的续航能力超强,只要不出故障,基本上没有趴窝的可能。飞艇在夜幕降临之时停留在风力足够大的地方落脚,经过的风力充电,可保第二天有数个小时的慢速飞行。这样永远续航的飞行器,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

这只空中大飞鱼用来载着新娘去度蜜月,多么的浪漫。实际上它更像一只鲸鱼,这个项目的名称在唐宁把方案的草图画好之后,起了个名字:白鲸。

第99章 阿拉斯加

1857年3月21日,江户发生大地震。这一次地震跟1月发生在加利福尼亚的高烈度低毁灭性不同,这一次灾难给江户城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数以千计的没有防震能力的房屋直接被地震波摧毁,更为严重的是木结构的江户民宅被大火肆虐。神风曾经帮助过日本人抵御过蒙古人的两次入侵,不过,风神毕竟是日本人假象中的庇护者,这一回,风神助纣为虐,60英里时速的狂风使大火席卷了整个江户,而完全饱和了的消防队员们没有丝毫反抗大自然的能力,因为随之而来的海啸包围了江户城,这真像是一场天兵天将配合得天一无缝的江户大屠杀。

整个江户城在汪洋泽国和大火灾中沦陷,这场景把全世界都震撼了,因为这是bbc成立几个月以来第一次全球性超级自然灾害,而且当时路透社的设备已经可以把江户大地震的灾民请到临时录音棚中口述灾难的经过,老人、妇女和孩子绝望的声音让整个欧洲都相当同情日本人的遭遇。

随着最严峻的时刻过去,受灾人口的数目也越来越清晰,估计死亡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而江户总人口也只有50多万,可谓灾难深重。

当bbc把全球资讯连接起来之后,原本只在欧洲活动的一些社会救援组织开始一个个提出要到远东进行一次跨洋救援活动。谁也没去过远东搞救灾活动,于是,大家伙都希望新近去过日本的卢森堡大公来组织一下,反正他向来也有搞慈善的名声。

响应救灾组织的号召,唐宁宣布借此机会发起成立“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