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引以为傲的茶叶,实际上别的国家也可以栽种,如印度、马来亚,品种会有些不同,就像我大清境内的茶也分杭州龙井、安溪铁观音、太湖碧螺春等名茶产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与无数的诗歌、典故、名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人来说喝起茶来不仅是味道,还是文化,别有一番风韵,但也没有必要自大到埋汰欧洲人说他们不喝中国的茶就会大便不通畅、会死。中国茶叶传入欧洲不过是康熙年间,而欧洲文明也历数千年之久远,总不能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就都活不下去吧
我大清更厉害的应属瓷器,在英文中的“中国”实际上是“瓷器国”的意思。中国瓷器在千年以来是全世150年前,好大喜功的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迫使年轻的炼金术师贝特格研制烧制瓷器的方法,在被囚禁3年后,贝特格终于在污秽高温的地牢中成功烧出白色透明的小土片,中国对外向来守口如瓶的制瓷秘方至此终被欧洲破解。
秘密主要有三个:其一,使用景德镇的高岭土,只有这种瓷土有良好的粘合力,我中华不愧地大物博,高岭土这种最适合造瓷器的天然材但朝鲜与日本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瓷土,而欧洲的炼金术师对土壤的成分研究最终让他们破解了高岭土的秘密,经过千百次尝试,得到用这种方式持续改进,将来甚至可以会得到优于高岭土的原料。
其二,高岭土在烧至西洋单位1200摄氏度的时候会发生“玻璃化”,此时,由陶变瓷,抗水能力大幅提升。欧洲人长期以来只能仿制区区数百度得到陶器。
其三,色彩的奥秘。元朝时蒙古人版图辽阔,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善于在沙漠、荒原地区生存的阿拉伯民族,他们视代表水的蓝色为神圣的颜色,普遍在玻璃上使用钴蓝色,这是一种可耐1200度高温的材料,东西方交流之后,中国瓷工将钴蓝色用在瓷器上,这就是瓷器史上赫赫有名的元青花。欧洲制瓷高手还是后来者居上,发明了分两次上色的高招,第一次将瓷器玻璃化之后再上色,第二次上色不再需要高温,这个时候瓷器的颜色才猛然丰富起来,所以现在是“粉彩”的时代。
这里喋喋不休地介绍我大清引以为傲的各项优势与技艺逐渐淡化、消失,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通过这样典型的例子来告诫我大清臣民,天朝上国的威风并不是永世长存的,一个不愿正视自己的落后不愿加入工业大时代的国家和民族必将沦为二流、三流。
我大清国已然落后,这种落后不但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司南针被用来指引洋人远涉重洋到我大清的土地上来,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来教训我们,再用我们祖先最先发明的印刷术与造纸术把我们的耻辱和英法军队的光荣遍告天下周知,更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丝绸也曾是华夏文明的骄傲,它主要有两个毛病:其一,遇水之后易损;其二,需要养殖桑蚕,费时费力,因为昂贵。丝绸织造之法已为法兰西等国学习去,但西洋各国有更廉价、更坚固的织造原料棉花。西洋人使用大机器大工厂纺纱、织布,一个工人的产能抵得上我大清一百个熟练织女,并且所织布匹颜色花色百出,诸君认为我大清的织物与西洋布匹同处一市,谁更好卖
我大清人口为各国之冠,因为我们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这方面我们也落后了,英国农民平均比我大清的农民产出高5倍,因为他们使用先进的耕作器械,拥有超多耕地的美国人更是技高一筹。
西洋人使用混凝土法建造路桥,易塑型如黏土,凝固干结之后坚如磐石。我大清不如也。
西洋人使用铁轨道运重达十万斤之上的物资,以半个时辰飞驰百里的高速往来,我大清固不如也。
诸君已可见到,我大清不仅与列强应当平等相处,我等更是要向西洋诸国学习,奋起直追。我大清被洋人击败,正是情理之中,大清国内忧外患可能躲不过这一劫难,可是华夏子民的血脉不会断绝,就算大清亡国,诸君仍需努力方可不。
大清皇帝陛下恳请所有大清臣民谅解朝廷觉醒太晚,累诸君为洋人所侮,为粤匪所祸。
承认大清全面不如西洋列国已经是石破天惊,不讳言大清亡国更是令读者头皮发麻。恭亲王阅报时更是肯定他那皇兄一定是脑门上全是洞。进士出身、受惠于大清对大清很有感情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则是泪流满面,李鸿章则击节赞叹“此雄文也”,大清新闻报这篇不符合此时中国人阅读习惯的“社论”得到这样的评价很不容易了。当然也有儒生嗤之以鼻,看不下去。这篇文用大白话写成,有些地方白一点,有些地方又刻意文言一点,甚至前白后文,很多词语都比较罕见,因为唐宁很少写中文的东西,所以更难把握大清臣民的阅读习惯。
很多中国人看到这里已经不忍直视了,后面还有很多料呢。接下来是阐述为什么要鼓励中外贸易。
第154章 立地成佛
全文字阅读为什么重农的大清国反而在农业方面也搞不过以商立国的洋人除了科技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涉及到贸易的本质社会分工。国人对商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想当然地认为商人不产出粮食,也不制造实物商品,只通过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是不事生产的无良奸人。
这是大错特错的,商人艰辛采购、运送货物,小心存储,精选店址,卖力吆喝,这都是劳动,是沟通不同货品生产者的桥梁,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座桥梁越是发达、顺畅,生产者越是容易卖出自己的货品,换成万能的银钱。商人同时谷贱伤农意味着什么一方面有可能是商业不发达,需要谷物的顾主不能以合理地价格到达拥有谷物的农民。另一方面会使农民降低生产的积极性,这是良性的信号,提醒种谷物的乡党该干点别的了,养鸡养猪养蚕种棉花什么的,总之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像西洋火车发达的国度,最南的产品可廉价运输到最北的市场,则市场巨大,不容易出现一种商品低贱到生产者血本无归的情况。将来大清必将建立铁路网,以促进商业的发展。要是能开通国际商道、航道,则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