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派与白派有着很难弥合的分裂,因为前者希望在废除农奴制的过程中无偿给予农民土地,而后者希望地主得到一定的赔偿。唐宁的上议院、下议院分立,财产权与人权分立的老规矩正好适合他们之间矛盾的调解,并且是最有威望的调解员,因为以往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唐宁的行为与政策是一致的。
这一切的制度都有一个前提,打跑俄帝侵略者。三方达成了谅解,在完成独立战争之后由唐宁作为调解人,再制定宪法解决纷争,而在独立战争中,东印度公司获得起义军的指挥权。这等于eic出枪炮,起义军出人,给俄国带来了天大的麻烦。波罗地海战场正式开启。
考虑到俄国人在波兰战场的军力可能是起义军的10倍,唐宁决定将fn1855给他们,并指挥起义军往港口城市聚集,只要在波罗地海沿岸取得据点,气垫船就能把源源不断地物资送过去,并在气垫船架设6英寸的大炮给予友军重火力支援。俄国人认为东印度公司最多会派雪地摩托参战,看到在冰面上飞的大家伙,一时傻眼了,特么又玩黑科技。
气垫船的6英寸炮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一队俄军想拼死抢到一艘气垫船回去研究,美国人拼命打捞王级巡洋舰的先例给了他们很好的理由,到了近前才发现气垫船上的武器是似乎是前所未见的好东西,居然可以三连发点射不错,为了保护好气垫船,这些精英部队第一次装备了黑之契约者步枪,不用抛弹壳的、一个弹匣装50发的突击步枪,对前来的俄军敢死队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单兵密集射击。
可怜俄军不要命的灰色牲口在冰面上一步一滑地靠近前来,迎接他们的是那标识性的“突突突”三连击,分布的弹面让脚下打滑的俄军很难幸免。
要照顾起义军的波罗地海沿岸最远不过300公里的突驰,飞艇可以三小时之内到达任何一点做空中情报支援,气垫船可以在四、五个小时之内重火力支援,在飞艇的情报调度下,更能合理的安排,有效地弥补了己方和起义军兵力不足的缺陷。
奸相俾斯麦认为普鲁士越晚参战越实惠,谁知道东印度公司还有什么法宝呢看吧,在苏伊士海战中eic暴露了重巡洋舰,在加州战役里发现了对方的迫击炮,在波罗地海战场上对方又暴露了“冰行船”。不过,现在eic都打到家门口了,再不出手就说不过去了,俄国人已经再三催促普鲁士:兄弟,该上场了
奸相只好勉强同意,而且还要拉拢奥地利,对奥皇说,看,我们德意志人民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受到丹麦人的不公对待,我们一起打一打丹麦吧,一起吞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奥地利先是不同意,但奸相阴险地说了一句:“你现在不来,将来意大利要收回威尼斯的时候可别怪没人帮你,现在能帮你的就只有北约了。”
奥皇虎躯一震,认为奸相言之有理,把与意皇的连襟情谊都放在了一边,跟普鲁士一起在德意志邦联的法兰克福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干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决议,甚至把卢森堡开除出了德意志邦联。
奸相俾斯麦的授意下,德意志邦联向丹麦发出了72小时最后通牒,必须立即停止让东印度公司的船只通过波罗地海,否则将发起战争。
丹麦还真没想到普鲁士说干就干,国王忙着说服瑞典和英国帮手,没有72小时之内回应。结果,德丹战争爆发。
第209章 塞尼
全文字阅读终于把普鲁士拉进战场了,好样儿的俾斯麦,居然把奥地利也拉来。自从上一回法国入侵意大利未取得寸进之后,这三个意大利的邻国就没有一个敢单独对意大利采取军事行动。现在,他们来了,欧陆三大传统最强国同舟共济向意大利北部三个方向发起攻击,米兰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普、法、奥总共三十万大军,意大利则每一个方向部署3万兵力,而且并不是死守的势态,仅在军需中心部署5000人坚守,25000人随时准备集结与敌人决战。这恐怕是拿破仑大帝全盛时也不敢摆出来的以弱势兵力采取进攻姿态。谁都明白,这场大战若居然是意大利赢了,它将跃身成为欧陆第一强国。
俾斯麦对美军描述的东印度公司陆军以一敌五攻下加利福尼亚战略据点萨克拉门托印象极深,命令普军步步为营,深挖壕,广积粮,坚决不能在三个战场上作第一个开打的先锋部队,负责对意战场的普参谋总长毛奇严格遵守了奸相的战略。所以在三支侵略军里面,普军推进
现在的意大利军队是以一敌三,余量充足,唯一不同的是在加州战场上那是日本武士改造过来的纪律性超强的钢军,而这里是羁糜多个世纪的罗马帝国遗老国度,虽然唐宁已经重点选择了北意的日尔曼后裔当兵,但意大利的享乐文化恐怕连日尔曼后裔也会消磨掉战斗素质。
在米兰总指挥部的总参谋部,马志尼、加富尔和加里波第负责此次反侵略战争的指挥,而他们的皇帝已经带着皇后和公主离开了米兰,不知所踪。这就是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啊,权力是你们的,责任也是你们的,不好意思,朕先辙了,大炮吓着我家小公主可不好啊。
唐宁早就跟部下说过一遍又一遍,他根本不大乎一时的得失,即使意大利全境陷落,也只是温莎帝国的一小块蛋糕。
唐宁其实对马志尼的军事才能不太放心,所以把自由党的加富尔放进了总参部,从战略意识来讲,加富尔可能更有心得,在唐宁走之前只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日本人在美国是怎么打的吗”加富尔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