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时间的消磨,僧格林沁手里那点弹药应该差不多了吧
看到来侦察的飞艇频繁出动,僧王、肃顺、端华三人知晓决战时刻就要来临。举国上下都很关注这场战争,李秀成建议:“要不,把这仨儿用飞艇炸死算了”不过,身为肃顺提拔的官员,郭嵩涛不忍心这么做,还是命令正常进攻。
湘军使用的是沙漠之鹰和迫击炮的组合,对付补给困难的俄蒙联军还是蛮有胜算的。是的,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已经跟俄国人组成了难兄难弟联军。
左大人的湘军是没有迫击炮的,给他们炮兵支援是大清列车局。这一次平叛,列车局仍然只派了500人来,与上一次打台湾不同的是他们全是炮兵,共带来250门迫击炮,够蒙古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尽情享用了。
更令左大人吃惊的是这500人全部是坐着军用卡车而来,50辆军卡浩荡开赴前线,使原本看不起列车“警察”的左公忽然觉得这支队伍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真的是一个列车局配备的警力吗很怀疑
为节省军费开支,左大人带的湘军远征军人数并不多,仅一万5千人,但有了这么多的迫击炮,加上飞艇侦察支援,正面决战不是问题了。
清廷大张旗鼓地进入东三省,名义上是只有湘军一万五千人,以致俄蒙联军根本不知道这250门迫击炮的存在,这是他们敢发起正面冲锋的原因。支持这支联军的法事观察员也赞成他们冲锋,后来这位观察员沉痛地回忆,僧格林沁的骑兵在这一次冲锋当中比八里桥之战向英法联军冲锋还要惨烈
当骑兵联军冲到近前时,基本上已经被轰成了散兵游勇,甚至可以说那500炮兵就把联军三万人给击溃。左大人的工作只不过是打落水狗。当胜利的消息传回朝廷,在一片欢呼声中,左大人却有点郁闷,其实这场大胜仗是那支真正的主事人都不知道是谁的列车局警察部队的炮兵干出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左大人被任命为黑龙江省巡抚之后特别的老实,他几乎也变成了像李鸿章一样的心态,朝廷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朝廷并没有让左大人乘势精进,而是采取守势,跟石达开的指示一样,守住黑龙江以南,伺机而动。
兵败的三个王失去踪影,很长时间没有他们的消息,据说是流亡到了俄国。
第217章 道
全文字阅读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报纸虽然对他们的精神天皇爱护倍加,但随着日本的开放,很多美国、法国的记者也在经济腾飞的东京游荡,是他
唐宁年轻的时候因为英俊多金,少不了无中生有的绯闻,但由于他一直洁身自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传闻了,这一次与之前不同。因为树敌太多,这些敌对国家的报纸当然是不遗余力地要往他们的敌人身上沷脏水,现在唐宁主动送上门来了,他们的狗仔队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标题惊悚,给林菲尔安上什么“前养女”“女博士生”,更神奇的是这是著名科学家法拉第的养女,17岁未满的华裔天才女孩。
唐宁的女儿才刚刚出生不久,更是增加了这些绯闻的打击力度。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女以为自己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当法拉第闻讯找她对质时,她竟然还承认了,结果使年老心灵脆弱的法拉第生病,并且挺严重,法拉第夫人让她回伦敦去。林菲尔还以为老两口在忽悠她,派了自己的朋友去刺探情报,结果是“真病”。她终于感到了巨大的社会,向她的师父恋人辞行。唐宁当然是没有脸去见法拉第的,派军用飞艇护送她回英国。
这一段时期可能是唐宁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他更恨自己精神上不强大,欧洲贵族拥有情人的概率几乎是百分百,连贞洁牌坊立得妥妥的基督教徒都不能免俗,他一个无神论者怎么会在乎这一点风声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莫非是好人做不得要是做个坏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精神压力。每个中年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一股颠覆自己的冲动在他的心中酝酿。
在三藩市的军营里郁闷了一段日子,忽然有个日本人来访,报上名字:井伊直弼。在真实历史中这位在日本曾经位极人臣的大老因掀起安政大狱,早在1860年就在樱田门外之变被水户藩的浪士给刺杀了,而在这个时空,他被日本联邦政fu软禁,最近才释放出来,失去一切政治地位,反而得以身免,他在日本本岛呆不下去,决定到“日本的殖民地”加州来看一看,说不定另有一番作为。
唐宁差点不记得这位当初第一次到江户之时接待他的老朋友。而当井伊出现在他面前时,往事一幕幕回到记忆中,不由得感慨,吩咐警卫提高警戒级别,这位访客可不是普通人,说不准会有什么恶意,但是老朋友又不得不见一见。
井伊直弼也知道自己可疑,所以寸铁未带,警卫的金属检测器没有报警。
唐宁保养得不错,跟三十岁的大龄青年似的,但15年出生的井伊看上去就老了很多。这位大老当然生活得比唐宁要艰辛,从日本幕府的第一重臣到阶下囚,这可不是一般政客能有的经历。
唐宁此刻仍然不会讲什么日语,透过翻译说:“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老朋友。”
井伊直弼似乎只是来叙旧的,表情显得很是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