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2 / 2)

赵进昌在公司那边,也建设了一个生产部,只是这个生产部更大的作用只是打打酱油,因为生产的能力在工厂这边,所以公司的生产部只有十几个人。

所以李一鸣干脆让赵进昌把生产部的人全部给派过来,公司提供机票,让他们生产部的人在工厂里帮忙一段时间。

李一鸣是老板,他的话赵进昌自然没有不听的道理,当下就把生产部的人派了过来。

生产部一共十二个人,都是才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对于公司把他们发配到这个小县城里来,都是十二万分的不乐意,要不是公司的待遇不错,说不定他们有些人就直接辞职了。

这些员工愿不愿意,李一鸣才懒得管,现在只是工厂缺人,让他们暂时帮忙而已,工厂这边建设完之后就让他们回公司去了。

当然,要是有人不想回去,想留在工厂工作,李一鸣也是同意的。不过他估计这些年轻人是不会愿意的,在他们眼里,这里可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不过那些回去的人,以后一定会后悔的,因为在李一鸣的计划中,以后随着公司做大做强,公司那边可能会扩展的非常多的人,这么多的人,竞争自然也会非常激烈。

可是工厂这边,作为和公司同等级别的存在,这边有全自动的生产设备,只需要少量的人就可以了,而这些人,都将会是火种科技公司的核心人员。

而且工厂是不会从普通的渠道招人的,只有那些在公司里拥有一定资历和地位的人,才可以来工厂工作。

当然,工厂的工作不但不辛苦,而且会很轻松,薪资待遇也会很高,必然将会是以后公司所有人都羡慕的对象。

当然这些事情现在这十几个生产部的年轻人自然看不出来,不过李一鸣也不需要他们多上心,只要他们把生产设备安装好就可以了。

通过这件事,李一鸣明白,他现在最缺的还是人,可以信任的人。

现在虽然有生产部的人在,但李一鸣觉得还是要尽早培养一批自己的人比较好。

说到信任,李一鸣倒是想起了一个人,他的父亲。

父亲才五十出头,以前也在国企做过管理层,对于管人的事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以后工厂那么大,方方面面的都要有人操心,让父亲主管大权,他是放心的。

回家把这个事给父亲说了一下,父亲本来是犹豫都没有犹豫的,立刻就答应了,他这段时间太闲了,找点事做最好,而且还是他儿子的工厂,父亲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可是等他听说李一鸣是让他管理工厂里所有的事情后,又有些犹豫了,父亲是担心做不好这些事情。

李一鸣立刻安慰,告诉父亲不用他管生产的事情,只用处理一些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所有的生产都有电脑自动控制,父亲才肯答应下来。

第八十二章参观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这是机械运行的声音。

在一条完全隐藏在金属中的生产线前面,县城的几个头头脑脑和李一鸣站在那里,不时的向李一鸣提问几个外行的问题,李一鸣则耐心的解答。

父亲站在李一鸣的身边,眼神中全是自豪的望着李一鸣,这是他儿子

后面站着十几个面色激动的年轻人,眼睛里都闪着庆幸的光彩终于弄完了

这些年轻人就是京城公司派来的生产部的人,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把生产线给安装了起来。

相应的就是他们累成狗了,有几个身体不好的宅男现在还感觉胳膊发颤,这两天比他们以前几十年的运动量都要大。

不过此时看到他们自己安装起来的生产线,心里却是满满的自豪,这可是公司第一条生产线,他们可以算是公司这一历史时刻的创造者了。

当然,最高兴的原因,还是李一鸣给他们每人发了个大红包。

“出来了”不知道是谁最先发现的,他们面前那个漆黑的传送带上传出了第一个产品,一块透明的玻璃板。

所有人面面相觑,招商局的赵局长最先忍不住了,稍微咳了一声:“李总,您不是说是生产手机的吗这这怎么是块玻璃,莫非这是实验生产的”

“哈哈,赵局长,你就不要担心了,以后你就知道了,这个暂时是商业秘密。”李一鸣心情大好,但却不想解释,毕竟现在手机的销售策略还没定,他可不想节外生枝。

“哈哈,理解理解,商业秘密嘛,难免的,只是李总你的手机生产出来,可要给我们说一下,我第一个去支持,我要多买几台,拿来送人,也让大家都看看我们县里的产业。”刘县长也是笑呵呵的。

虽然李一鸣这个工厂是税收减免的,但起码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最近这片荒地都开始热闹起来了,刘县长都可以想象到,今年县里的gd必然会上升一大截的,他再进一步,估计也是没问题的。

“这个当然,手机上市之后,我会往政府送过去一批产品的,刘县长这也算是帮我们宣传产品,怎么还能让您花钱呢。”李一鸣也是很上道。

“哎,这怎么行呢,必须要买,李总在家乡投资,帮助家乡走向富裕,这样的情怀,我们必须要支持,不能白要你的。”刘县长大义凌然的说着,后面的一些领导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李一鸣也不继续说了,到时候产品出来送一批就是了,现在和这些老油条扯来扯去,一点意思都没有。

“刘县长,各位领导,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条生产线。”李一鸣向生产线摆了一下手,想刘县长示意边走边说。

这个一号车间大概有400平米的样子,完全被生产线给占满了,只留下几条仅供行人的通道。

生产线呈一个字型的摆放,的一只角是刚才众人站的地方,是产品的出口,后面则是一个大大的库房,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便会自动传送到库房中,再自动装箱,完全不需要人力。

的另一头则是进料口,进料口处一个巨大的漏斗状紧密的贴在墙上,墙的另一边则是材料房,材料分别放在材料房之后,就可以自动从那里进入生产线,同样完全不需要人力。

进料口一直到产品的出口,都是一条连接起来的线路,只在车间的一头有个拐弯的地方,完全被金属包裹起来,丝毫看不出里面是怎样生产的过程。

因为生产线太长,而车间的长度不够,所以生产线拐了三道弯,这也是生产线呈型的原因,而来回的几道拐弯,也将车间完全的占满了。

后面还会建起超大型车间,超大型车间的长度完全可以放置一条生产线,多以就可以并排摆放多条生产线,车间内的空间就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