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回去他也不安分,一大堆东西被毛珏乱七八糟的翻了出来,和今天老太太手里得到的佐渡金矿地图摆放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李元翼真是送给了他毛珏一份大礼,不说那身份不明的孤儿寡母,仅仅从她家地下室抄出来的文椟就价值千金,不说现在作为东江战列舰的主要设计图纸,仅仅地图就弥足珍贵了,整个倭国八十几个令制国,绝大部分的山川地理,物产人口,城市道路,在这些倭国典籍中都有记载,看着这份典籍,毛珏犹如看到个横冲直撞,杀得四方鲜血直流的倭国大将,倭国在他眼里也不再是陌生。
不过今天令他心动的却不是佐渡岛的黄金,而是地图上一个个大小方块的令国,或者说上面写的数字。
比如前田家的加贺金泽藩,石高一百零二石,萨摩藩鹿儿岛藩的岛津家,七十七万石,北方的石路奥仙台藩伊达家六十二万石。
不过最诱人的还是尾张,纪伊那一代德川家的核心地带,那凶藩大名,谱代大名的领土实际上挺小的,可是石高并不比那些大藩低多少。
倭国和大明差不多,都是传统的农业国,领地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石高,一个领地能产出多少粮食。
而且倭国的石和中国的石还不一样,明石九十四公斤左右,一百八十斤,而倭国的一石则是三百四十斤,倭国领土不过是后世中国二十五分之一,就算如今的大明,也仅仅是十几分之一,可大明人口官面数字六千万,倭国人口官面数字一千二万,不算隐藏人口,人口上仅仅是五倍左右,这都说明,倭国粮食产量不少。
现在东江最缺什么粮食别看最近毛珏开源节流折腾这一气儿,缺口可还是不小,今天拿着地图从下城首管村回来,毛珏冷不丁想起来,自己身边还有这么个富得流油的邻居呢
“干什么呢让素衣叫你去吃饭你也不去,废寝忘食的,臭小子,还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
这话怎么都有点发酸的感觉,不过也难怪,毛文龙英雄一世,如今却是要一点点把自己辛苦打造的东江传递出去,虽然是自愿的,可多少也有些大权旁落而带来的失落感,也难怪这老家伙隔三差五找个理由就锤毛珏一顿。
要是平日,老爷子亲自杀上门,毛珏绝对又是心虚的一后背汗,可今个,合上了地图,毛珏脸上居然还带了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爹,当年您刚出镇东江时候,军镇粮食不够吃,您怎么办”
“抢呗”
愕然了下毛珏的态度,回忆起以往的戎马倥侗,毛文龙一下子又是满是自豪,昂扬的说道。
“不说这出镇东江,你爹我什么时候就粮草充盈了,当年广宁大败,你爹我全军被打散的就剩二百来号弟兄了,困在海边,连着三天没有果腹,一个个饿的饥肠辘辘跟鬼一样,你爹我一咬牙,死也不能当个饿死鬼,带着弟兄们摸着镇江城就去了,也活该那些建奴倒霉,打的太顺利了,连门都不看,那晚上你爹我摸进城里,手起刀落就砍了他们二三十个,然后就是吃饭”
“那大米饭的滋味,啧啧”
吧嗒着嘴,似乎现在还在回味着当初的香甜,不过看着毛文龙回味无穷的模样,毛珏却是满带笑意赶紧比划了下手。
“行了爹,孩儿受教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东江学府
袁崇焕的事儿倒是给毛珏提了个醒,今年他醉心于收集外来人才,却忘了培养本土人才的事儿。
现在毛珏的奋斗目标是明确了,在辽东这块飞地上建立割据军阀政权,将来天下有变的时候,不管应对什么局面,只要手里有实力,至少都不亏,而且万一大明撑下来了,他还可以学当年李成梁一家,封侯拜相,带着产业入关,把麾下的将子将孙分散在九边作为家族保障,照样是显赫门楣。
可既然要割据,就必须要制定长久的人才计划了,毕竟虽然都是军屯,可战兵与屯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如今的管理模式已经有点适应不了扩张的铁义了,而长久引进外来人才,形成不了属于东江的核心凝聚力。
毕竟人都是自私的,这个时代的地域隔阂也是够大,不然就不会有什么齐楚浙党,徽商会馆了,没人愿意一堆外地人来管着自己,可东江三十万人口,有文化的仅仅几百分之一,不到五六百人,一多半还是商会的老板,师爷之类的,大字不识一个可是没法管理地方,计算钱粮,判决官司的。
说干就干,这就是毛珏奔跑在夕阳之下炽热的青春。从袁崇焕家回来的第二天,他就召集了一大群工匠,在白马山城规划了起来。
如今东江缺粮食,缺唯独不缺劳动力,壮年男子将近十万,除去军队中的也有好几万,甚至难的有点失业率了,从各个村儿征调农闲屯兵,两天时间,就有一千工匠汇聚在了白马山城。
很像是后世的大学,毕竟也要顾及防御性,在山城的后方山坡上,先是起了个小型城墙,中间留足了操场后,向阳的东面与南面打地基,盖起两栋三层教学楼,北面设食堂,西面再修个水窖,把从山上流淌下来的山泉水屯集水窖里,这样万一遭到围攻,也不缺水喝了。
崇祯五年最后几个月光阴,就被毛珏全耗在了这上。
十一月初八,整个东江镇第一座学府是就此建成,后世赫赫有名的东江讲武堂,如今还挂着东江学府的匾额,烫金的招牌在工人呼哧呼哧的吆喝声中被很很吊起,紧接着噼里啪啦一大串鞭炮在两边热闹的响了起来。
毛大人办学,这开幕一天,也是热闹非凡,外地来做生意的,本地的军头将官,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知不觉中居然来了快两千人,比干活的工人都要多,一大群人围着新学府议论纷纷,品头论足个不停,这模样,果然是出嘴的永远多过实干的。
尤其是居然还有捣乱的,就比如孔有德这货,啧啧有声的把手很行家那样敲着墙面,又张望着宽大的操场,旋即很是惋惜的扯着大嗓门就开始嚷嚷起来。
“多好的房子,这儿当军营的话,至少还能再组两个团,给一群穷酸用,将爷也太浪费了”
“老文你说是不是”
“就是咱加劳军大营都没这么气派”
俩人在哪儿嘀咕着,听的后头庞大海却是直翻白眼,这俩货的话语中,怎么都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
他俩到现在还光棍一条,也没个儿子,至于他俩自己看到书都直迷糊的主儿,毛珏修几座学府,跟他们都没关系,可对于如庞大海,赵成赵勇兄弟,田涛这样的东江系将领却是大不同,凭着职务,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优先入学,不用再向毛珏之前那样,想要求学还得去江南去。
尤其是这东江学府的院正还不是一般人,杭州名士沈光祚亲自来担当,他老人家沉浮宦海几十年,别说学问,就算积累的关系都值得人趋之若鹜,这今天东江学府挂牌,一大早晨就有几十家的适龄童子被带来,穿着那种高冠博带过来拜师,要不是庞大海家娃还太小,他也是恨不得赶紧带来。
毕竟这个时代,文贵武贱太深入人心了。
除了这些本地的上层人物,今个居然还来了些特殊的客人,三十几个头上戴着韩剧中那种高乌纱帽,身上也是韩服儒衣的李朝士人在那儿也是探头探脑的左右张望着,看着砖头水泥加钢筋修起来的三层小楼,青灰色的墙面,红砖屋顶,有的老古董脸上满是不屑的鄙夷神色,几个年轻高丽官员则满是新奇的模样,四处张望着。
毛珏面子不小,他的东江学府开张,李朝都派来了专门的使团来参与庆贺。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