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1(2 / 2)

“是啊是啊鞑子都投降了”

一群小市民迷迷糊糊东倒西歪的,在那儿吆吆喝喝着,绿帽子的话听的卢忠倒是哑然失笑,这都能圆上亏这些朝中大臣还在想尽方法掩盖败绩,斗民自己已经敷上了疗伤圣药。

只不过这笑容却是渐渐转冷的,清国这儿皇帝可不便宜,为了这么个面子,本来范文程已经降低到了黄金五千两,白银三十万两的岁币又增长到了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差不多二百多万银子,到头来还不是得从眼前这些自得其乐的苦哈哈身上收刮出来,估计今个就是他们今年最后一乐了,今年春节他们都别想好好过了。

而且朝廷这一手开放边市,等于把自己这面的主子毛珏两个多月袭边侵扰,断清粮食的努力给破了,而且在没拿上台面的合约中,大明还承认了宁远以北全部土地输于清国,这等于彻底把东江卖了。

估计那位祖宗知道了消息,肯定不会高兴

还好,只要自己把消息渠道做好,就算送去的消息让毛珏气的发昏,那位主儿也绝对不会迁怒于自己,不像是崇祯这位主子,天天让锦衣卫几位大佬愁的跟火上房那样,本来他还想给自己弄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可是看着指挥使骆养性,指挥同知刘兰督,王鹏冲过得那殚精竭虑的日子,卢忠就熄了念头。

那面的几个小民还在喝着,这头卢忠也不在管他们,而是自己想着心事,然而忽然间,一道黑影挡住了他座位的光,职业病那样,他的手直接摸向了刀柄。

“兄台可是等货,上好的太行土馍”

“最近家翁胃口不好,的确是需些土馍来调剂下身子”

两句暗号对上,那个同样风尘仆仆的货郎是终于坐了下来,可也没让卢忠放下短刀,两人仿佛谈天说地那样买卖闲聊,言语间,一系列情报却是飞快的传递着,又是喝了两杯酒,那货郎这才放下篮子拿着银子出了去,而拎着一篮子土馍,卢忠则是结了账,悠闲的奔着小酒馆另一头的小巷子走去。

绕了两个圈子,多年的间谍生涯锻炼的超高感知能力让他确定没人跟着他了,这才拐上大道,上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锦衣卫马车。

“这下有意思了”

车上,终于憋着的表情放松开来,卢忠那张长脸上是浮现出一个令人胆寒的冷笑,旋即拍了拍土馍对着车夫吩咐道:“成记布庄”

“最近老爷子的确是胃口不好”

定北侯府,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太行运来的土馍,毛珏的长公子毛行健在那儿咿咿呀呀的伸着小手,陈娇则是责怪的小声训斥着。府外,拍打着手上没有的尘土,又看了看手里的蜡丸,卢忠则是随手把蜡丸丢到了旁白的水沟里。

反正那位爷要的情报已经发了过去,奖金差不多也打进箱子里,至于紫禁城那位主,反正兵部不是有快马吗让他等兵部消息好了。

对了,听说最近兵部尚书陈新甲想要携款潜逃了,这货倒是有着不少资源与内幕,对东江来说输于可拉拢目标,要不要去他那儿转转

想着,这位大明帝国“尽忠职守”的锦衣卫千户大人又是爬上了马车。

几天后,紫禁城

这些日子,崇祯皇帝的过得的确是很舒心,虽然还有给东掳岁币这么大一个窟窿没法填,可从祖父万历皇帝打到自己如今,四代皇帝不肯低头的东掳,如今却是向自己主动求和了

儿皇帝

上完午朝,难得崇祯没有又一头扎进御书房去批阅奏折,而是又去了他最心爱的田妃那儿,吹着扇子听着小曲儿,时不时嘴角还挂起一股愉悦的笑容来。

太监也是有眼力见的,看崇祯今个高兴,王承恩也是一副笑面弥勒模样,适时候的插话说道。

“皇上,今个那陈尚书又上折子了祈病还乡,还弄了一床被褥,头上缠着病带子,一张脸蜡黄,呻吟着坐在兵部大院里,啧啧,朝廷的脸面都让他丢尽了,石御史几个则是又弹劾他无仪表,如今京师里到处都传着病夫兵部与拉稀首辅。”

“您老管管吧”

记得有一本书叫围城,讲的就是外面的人羡慕而进不来,里面的人风光下暗藏杀机,却又出不去,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官场也是如此,陈新甲虽然这次保住了脑袋,还因为与清国议和有功,保住了乌纱,可他是真怕了。

砍刀临在脑袋上的滋味,没亲身体验过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更何况先是泄密,然后又是出卖了皇帝,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失了圣心,督办完议和,陈新甲就想抽身而去。

然而就和围城一样,到了这个位置,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为了辞官,他是花了比往上爬还多的银子,连着上了不知道多少封奏折,这会更是连耍赖都用上了。

“这陈新甲,也真不是个持国的料”

听着王承恩的叙述,陈新甲不能担事儿,让崇祯挂不住面子的回忆再一次浮现在了脑海,崇祯皇帝禁不住厌恶的摆了摆手,说出了当初令温体仁心胆俱裂的话语来。

“放他去吧”

这一人之毒药,一人之甘露,知道这个消息,估计陈新甲得欣喜若狂,王承恩在心头也情不自禁的哼哼了起来。

陈阁部啊陈阁部,你没出息还得带累公公我跟着操心,不过可算皇上高兴,事情办下来了,也不枉你那三万两银子了。

“着内阁庭推下一任兵部尚书去吧”

“老奴遵旨”

低头重重鞠了个躬,王承恩也不愿意让陈新甲再占着茅坑不拉屎了,他是转身去了司礼监,传达皇上旨意。

听着田妃叮咚的琴声,靠在躺椅上,崇祯皇帝的脸庞情不自禁再一次流露出一股子笑容来,和清国体面的停战了,他是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流民军,在崇祯看来,这些贱民泥腿子根本就是乌合之众,每每是朝廷被辽事牵扯,这才让流寇蔓延不绝。

只要处理掉流寇,修养生息个几年,再举国之力戮力北上,崇祯甚至看到了渭水之盟后三年复仇的唐太宗那样,他的嘴角,又是情不自禁的挂上一丝笑容来。

在田妃处一直听琴休息到了傍晚六点多,崇祯帝这才起驾御书房,去处置政务,他要大权独揽,还因为一时之气把进京的周延儒给赶跑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