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4(2 / 2)

可是就算江南土地肥沃,这二百几十年也饱和了,哪儿有新的土地可以安置他们。

就像是当年高迎祥老八队那样的流民队伍,在江南富饶之地,开始缓缓云集出来。

流民,可历来是王朝丧钟

不过在这其中,毛珏也是扮演了个不光彩角色,毕竟掏空江南计划,他是主使者,从五月二十二开始,弄得江南天怒人怨的赔款,也是一笔一笔的运送到了江北来。

史可法治军一般,不过这营房建设还算是不错,靠着扬州城北边,就有着现成的宽敞营房,此时,这儿已经是人满为患,顶着熊熊烈日,一群群面色黝黑的大兵在整齐的号子声中,一步一顿的向前迈着正步。

仅仅存在了半年多一点,山东军区就被取消了,原山东军团退役了些伤病,并且清退了点不愿意在外地驻扎的兵丁,剩余的直接就地转换成了徐州军团,沿着长江以北,直接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南明王朝的心脏南京。

毕竟是面对一个王朝,毛珏对于这支部队也加强了袖置,由原本的十个兵团增加到了二十个,兵源就从俘获的江北三镇二十七万步兵中挑选,反正如今已经不是当初缩在辽东,守着地广人稀几万人不舍得征召的时代了,而且财政上,从南明剥削来的贡金养活四个徐州兵团都绰绰有余,更不要说只有一个了。

不过这一次,才刚刚经历了三个月魔鬼训练的老兵们倒是爽了,他们终于可以摆起了老资历架子,故意一个个腰杆挺得溜直,一个横排中,总能听到军官气急败坏的大声怒骂:“同样一个鼻子两个窟窿眼,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水裆尿裤的,难怪一上战场就投降了。”

骂完不解气,军官还得重重一挥手命令道:“你们几个,直流直流这些新兵蛋子”

然后就能看到几个新兵哭丧着脸被拉到一边站着军姿,然后几个老兵人模狗样的在那儿敲打着胳膊腿儿吼叫着。

“胸挺直”

“收腹”

“谁他娘的让你腿哆嗦的”

可就在军训的一片热闹时候,忽然嗷嗷的哭声从军营旁边响了起来,哪怕聚精会神训练的大兵都忍不住的偏过头向着操场边上张望过去,但见着一大群女人被绳子串成了蚂蚱一般,十几个兵丁拉扯着绳头,驱赶的犹如牲口那样。

一边走,这挟人一边还凄厉的哭闹叫嚷着。

“呜呜呜呜,娘啊”

“我的孩子孩子求求你们开开恩,放我回去吧”

那哭声,就算听得一帮粗汉子大兵,都是情不自禁的心软起来,一个刚入伍的徐州汉子是气愤的一耿耿脖子,对着他的队列长官高声叫嚷着:“不是说辽镇大军不许抢民女吗这又是个怎么回事什么军规说话当放屁吗”

“屁话”

虽然这当兵的语气够不逊的,可出奇的,那个一贯严厉的军官却没生气,骂了一句之后,却又叹了口气。

“这些都是南面那些官老爷抓过来,向咱们摄政王抵债的可怜女人他们一个个脑满肠肥的,坐拥土地千顷,却连这点银子都不肯拿出,宁愿去抓穷苦人家媳妇女儿来抵债,摄政王要是不收下,她们指不定被卖到什么勾栏娼馆,既然如此,还不如收下。”

“听说这些年轻女人都是为了犒赏将士准备的,这次为期三个月集训,不管新兵老兵,表现优异者,这挟人有多少名,就奖励多少人为妻子,家中有妻的,就当妾,所以努力吧嫁给你们,总比卖进勾栏强”

后世记得老师教育说不要早恋,到时候长大了组织自然给分配对象这点毛珏是做到了话音刚落,说话的军官简直感觉自己掉进了狼窝里,一双双张望着自己的眼睛通红的就像是兔子那样,都说好男不当兵,这被强征到江北三镇中的民夫大头兵也多以光棍居多,组织给分配对象,之前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这回也不管什么抢不抢民女了,那个徐州腔的大头兵最是卖力的一个立正:“头您尽管放心小的一定尽心尽力训练着”

“这就好”

情不自禁感叹了下女人的魅力真大,旋即那军官又是叼起了哨子,面容一正,重重的大叫起来:“下一遍,训练开始,立正齐步走”

整齐的哨音里,顶着熊熊烈日,一群散发着雄性动物荷尔蒙的大兵们高高的抬起腿做着分解动作,任凭那炎炎灼烧的自己脸皮子黝黑,甚至一块块皮脱落,也不擅动一下。虽然这个出发点是赏金与女人,可这支部队依旧越来越脱离了封建军团,以钢铁一般的军纪向近代化部队所靠拢。

毛珏所带来的改变,还不仅仅军队这一支,哪怕是腐朽了两三百年的盐商,也是急剧的变化了起来。

坐在家里等着银子哗啦哗啦的日子一去不复发,毛珏引入了盐货市场的自由贸易,不过也的确是让本来竟然有序的淮盐行商乱了起来。

首先,盐商们最大的一块利润来源,长江以南地区其实算是丢了,毕竟现如今隔江相望成了南北朝,之前还逃回去了不少徽籍盐商,估计这一块大蛋糕,就被他们所包揽独吞了。

一众盐商全都安逸不下去了,入了这六月,是纷纷扛起包袱去开拓起市场来,河南本来是淮盐和河东盐,也就是袁从焕弄到的花马池盐平分秋色,不过如今丢了江南大片的市场,淮盐也只能趁着河东盐此时同样是元气大伤,看看能不能把河南市场抢过来,要是能顺道入侵山西河北,那就是太好了

然而,就在一众盐商挑着包袱打天下时候,之前的扬州总商,也是少数几个没有逃回江南的徽商之一,金货号的大掌柜的冯学文。

六月份时候,北方的海水尚且寒到冻人,可这两淮之地,大海边却已经作暖了起来,天空中,展着一米多长翅膀的海鸥舒坦的沿着海面滑行着暖风,寻找着新鲜的鱼类来果腹,沙滩上,一个个背着大黑锅的人群也在行色匆匆的忙碌着。

大明朝的产盐方式距离上千年前的汉代其实也没有发达到哪儿去,只有一小部分用的盐田晒盐,绝大部分还是官府控制户籍的灶户煮海卤煎出来的盐,而灶户则是属于官府控制下,时代造盐的特殊户籍。

所以两淮盐商虽然贩盐,实际上却是没有权利干涉盐业生产的。

可如今,既然盐引,商窝都被取消了,那么这些灶户自然就成为了自由人,可以为人所雇佣了,别人还在瞄着盐货市场的销量时候,这冯学文则是已经瞄向了盐的源头。

自己开盐厂,甭管你累死累活打下多少的市场,到头来还不是得在老夫这儿花银子进盐

真是大手笔,过去两淮盐场一大半的灶户都被他雇佣了,简陋的木头栅栏将靠近海边好几个灶户的村落全都都给围了起来,最中间的村子大门上,挂了个颇为庞大的招牌,上书着四个大字,金货盐场,一串儿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一大帮子提着礼物的同行满带着笑容抱着拳头恭贺着,胖乎乎的脸笑的犹如画卷,冯学文则是也满带笑容的回礼着。

“哎呦,恭喜总商生意兴隆啊”

“不敢当不敢当”

寒暄功夫,又是一辆四轮马车晃晃悠悠停在了沙滩边上,看看那马车招牌,明显这冯学文眼前一亮,满带得意大笑着上前抱拳迎接着:“哎呦呦,康掌柜大驾光临,寒舍不胜蓬荜生辉啊”

随着他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