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如果不是现在的话,秦苏恐怕成绩不会止于此。

可现在这样子,也不知道对秦苏这个人是好还是坏。

特别是以后,会越来越难。

不象宁静,心底里早就有打算。

虽然她也帮着家里干活来赚取一些钱,可在当下,能吃饱不饿肚子,就已经是顶好的日子了。

特别是未来的日子里,她一定得夹着尾巴做人。

还得劝说了孩子们,一定要好好的做人,不要太过嚣张。

这还得从铁蛋说起,毕竟宁静在家时。贰姑凉常常会给他们几个孩子做一些零嘴吃。

现在只要铁蛋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一出门,几乎都会在他们的身后聚集起一帮迷弟迷妹们。

主要是他们每个带着零食呢,虽说现在西山村每家每户都不缺一口吃的饭,可对于零嘴之类的,所有大人都不是很舍得的。

比如宁静用油炸的麻花,这麻花不光费油,还费白面。

还做了牛轧糖,这糖果至少现在县城里的供销社里,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级的牛奶糖了。

宁静做的牛轧糖是用糯米纸包装的,每块就小小的一块,小孩子塞进嘴里却是刚刚好。

那些小孩子,乖乖地听话,就会得到铁蛋友情提供的糖果一块。

有些孩子收到了那些零嘴,舍不得独自一个人吃,好藏起来,等吃饭的时候拿出来,交给父母,让他们来分配

看到那油汪汪的麻花和漂亮的牛轧糖,那些大人心底里都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傅家居然闲钱那么多。。

第八百九十二章 风声

只是,这话到不好在宁静和傅红星面前说。

毕竟自家小孩得了好处,还去说人家浪费面油,这种事,一般人还真的做不出来,毕竟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软。

不过私底下,难免不了会嘀咕一二。

一来二去,总会有风声传了出去。

落到有心人的耳朵里,自然心里转了没一千也有八百道的念头。

“当家的,人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要是我堂弟家真的有那么多的闲钱,不如找他借一点吧”

说这话的,却是隔房傅大伯家的大女儿傅大妹。

此刻的她正愁眉不展的看着自家放钱的盒子里那三瓜俩枣,对着自家男人刘国才说道。

刘国才蹲在房门口的门栏上。123。吧嗒吧嗒的抽着手里叶子烟,心里头烦躁的很。

当初娶了傅大妹后,那傅大伯一家因为手里有钱,一点都瞧不上他这个做女婿的。

几次三番的上门被奚落后,他就灭了跟岳家交好的心思。

连带着,也不让自家婆娘回娘家。

就连之前傅大伯一家分家,傅大妹想回来,他也没同意。

反正刘家村离西山村远,他直接跟自家婆娘说了,既然岳家没通知,那她就权当不知道好了。

为了这事,俩夫妻闹的很是不痛快。

傅大妹原本嫁到刘家差不多二十年。 。前头连生了三个女娃,到后头好不容易拼死生了个儿子,这才算在刘家立住了脚。

也是因为生了儿子,傅大妹才敢跟刘国才闹情绪。

要是之前没生儿子时,她早就鹌鹑似的窝起来,自家男人说啥就是啥了。

这也是她这么多年很少回娘家的原因之一,前头是自家男人不让回,后头是她已经习惯了不回去。

可不管咋样,娘家有事,自家男人不让自己回去,心里头总是不痛快的。

在她的思想里,万一她真跟自家男人有点啥矛盾,还不得靠娘家人出头

特别是这老刘家,上头有两个老人需要养不说,下头还有几个兄弟。

虽说都各自结婚了,可都没分家呢

傅大妹嫁的早,她嫁人时。贰姑凉傅红星还小,等到傅红星大了,她也已经嫁了出去,更别说不怎么回娘家了。

她跟娘家的关系都好不到哪去,对于小她那么多岁的傅红星,更是不熟悉。

可是,如今不管熟不熟悉,总得去试试才行。

这件事要从这刘家村的一家闺女嫁到西山村,然后上次回娘家,跟她亲娘闲聊时漏的口风。

如今这几个村子,谁不知道,西山村最是富裕,毕竟副业那么多,每年过年时分的钱,让别的大队眼红的要命。

可是,那是人家本事,其他大队也不是没有样学样向西山村跟风过。

看着西山村办副业简单的很,真的轮到他们来做时,总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现。

有利益自然人人都向往,可是要承担风险,谁都往后退缩了。

导致他们这些跟风的大队几乎都叫苦连天,有些甚至赔了钱。

辛苦一年到头,反而欠了村子里钱,这样的结果,哪个村民愿意啊

所以,不过才两年功夫,许多大队就停了村里办的副业。。

第八百九十三章 没福气的

刘家村也是跟风的大队之一,刘国才一家也因此欠了不村里不少的钱。

刘国才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哥刘国栋,下面一个弟弟刘国福。

姐姐有两个,都已经结婚嫁人。

而这次让刘国才俩夫妻头疼万分的事情,也是因为刘家最小的那个弟弟刘国福一家。

那刘国福虽然比刘国才小了1岁,结婚却比刘国才这个当哥哥的早。

就连孩子也生的比刘国才早,家里的婆娘给力,一连生了5个,都是儿子。

如今老大刘根柱22岁,老二刘根粮21岁,老三刘根金20岁,老四刘根银19岁,老五刘根锡18岁。

这让原本就偏心小儿子的刘家二老,更加的偏心幺儿一家子了。

5个孙子啊,谁家有这么大的福气

就算傅大花后来紧跟着刘根锡后面生了儿子刘根宝,今年将将17虽,可1个孙子跟5个孙子比起来,算得了啥

只是,这些儿子虽然是壮劳力,大了以后弊端也同时出现了。

前些年,侄子一个个大起来,不说老大刘国栋家的两个儿子。

他们结婚的早,家里几个人一起挣工分赚钱,总也是平平安安的把媳妇给讨回了家。

可刘国福这一连串的儿子,每隔一年就得相看人家。

一连三年娶老婆回来,就算是大户人家,都吃不消。

再加上刘家村因为跟风导致欠钱的缘故,更加的没钱娶媳妇了。

可侄子年纪都大了,刘国福家如今还有剩老四刘根银和老五刘根锡和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