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寺主簿已经被吓病,年后就直接请病假不来上班。因为他管不住王雱,且职级和王雱一样,害怕事后被弄去背锅。也害怕王雱的作为导致司农寺被暴民或叛军攻打。
秘书郎徐乐惊诧了,现在司农寺衙门收钱收到手软。
十贯是上年绝户田出让均价。谁有黑田,每亩十贯,只需过来缴纳了钱,王雱就以国家机构司农寺名誉签发相应的田契,让他们洗白。
黑幕大到惊人,但相互踩踏突围的形势真让司农寺发了大财。
仅仅来自赵允熙和赵允弼的黑田,就把王雱都吓的心口薄凉薄凉的,有多少呢
赵公主系不纳税黑田:七十八万亩左右。
北海郡王赵允弼系不纳税黑田:一百一十三万亩左右。
她们两系人为赶政策末班车也是拼了,各种代理人,各种家族裙带关系上阵,用多人的名誉、来顶下这近乎两百万亩田产。
再加上其他一些大地主也来走司农寺的口子,所以集中在司农寺口子突围的黑田近三百万亩左右。
依照每亩十贯的价格,也就是说,此番司农寺能黑吃近三千万贯的天量财政。这什么概念呢上年整个大宋全部财政收入也只是一亿一千多万贯。
相当于这个“司级”建制的部门,忽然放卫星了。
当然三千万贯只是理论上。王雱和赵允熙之间有交易,需要她们带头突围来造成恐慌,吓唬其他地主。
所以王雱和赵允熙协议的一部分是:只收取她和赵允弼每亩黑田五贯钱的户口费,这算投降输一半、也算反水有功。又可以算是他们背叛阶级的“带路费”。
是的,这两吊丝就是此番地主阶级中的带路党。
突击至元月二十一日,每签署一张田契都是钱,目前为止司农寺获得了近二千四百万贯的天量资金。
特么的王雱自己都被吓到了,这么一弄,结合工部李师中口的数据分析,此番京畿地界上报的黑田竟是多达五百万亩
其中近三百万亩从司农寺突围,一百多万亩从工部李师中口突围洗白。而开封府方面鉴于官面命令是不许出让绝户田,所以从开封府突围的相当少,只有几十万亩。
仅仅现在就有这么大的黑幕,难怪将来王安石的方田法能把整个大宋搞的鸡飞狗跳。
只怪王安石不够变通太激进,也不善于统战“对门阶级中的叛徒”,他却还敢一口气在陕西、河北两路、河东、京东等五路一起大改。那么说起来,当时王安石硬是从五路当中丈量出了四千万亩田,其中接近七成是逃税的黑田,也就知道当时天下为何乱了。
不过大宋奇葩的就在这个地方。这么大的动作王安石竟是没被神经病枪手刺杀,只是被追着戳脊梁骨,几起几落而已。这要是在美帝,包括总统加上一半的国会长老,恐怕都被国民警卫队的导弹给“误炸”了。
王安石没想通的在于:他天真的以为可以用司法手段,把那北方五路中持有两千多万亩黑田的人一口气打掉。
如果只是一路,兴许他成功的可能性在一半的一半,多了绝无可能。
第434章 第一笔农业补贴
大雱此番只选择了包拯坐镇的京畿动手,且大雱知道打不掉这些人,只能吓唬,疏导出来。
不给他们扣上“犯法逃税”的帽子,又有阶级中两大带路党赵允熙和赵允弼反水,花点钱就有活路的情况下,又是几大酷吏集中扎根京城时期,那么这群人多半就不会选择战斗,而会相互踩踏着上岸。
这就是大雱的泄洪、堵不如疏策略。
现在官府该收的钱已经收了,李师中和王雱手里集中了近四千万贯资金,比三司国库和皇家内库加起来还有钱。
李师中这家伙真不是酷吏,当初要是知道有这么大黑幕,他是打死也不敢跟着王雱上的,别说许诺广南转运使,就是许诺当皇帝也不敢。
现在么,上了贼船的老李也得佩服大雱,洗劫了京畿地主们的几千万贯后,老子们竟是没被乱党砍死唯独只是一上街就被一群百姓模样的人用烂鸡蛋猛砸,顺便在各大论坛茶坊、李师中和大雱被黑的祖坟冒青烟,如此而已。
事后王雱说了,那些扔鸡蛋的龟儿子只是“像百姓”,并不是百姓,是地主雇佣的水军而已。妈的这戏演的一点都不专业,普通百姓只会扔猪屎,哪来这么多的鸡蛋浪费
为此李师中去开封府协调,要求老包把这些人捉去喝茶。但老包正在恼火王雱和李师中的“乱政违法”行为,可惜开封府没有针对“中央部委”的管辖权。于是老包当做扔聚众鸡蛋的事不存在。
老包说了:鸡蛋不是武器,是高端粮食,扔鸡蛋根本无法扯到伤害罪上面,这毫无逻辑和执法依据。
关于包拯的司法解释,李师中真的无力吐槽,妈的当时写祭欧阳修文的那群读书人,就是被老包这家伙这样放纵出来的。
而王雱则没心没肺的,不怎么在意这些事。这种事对于王家人来说不算什么。
与此同时,老包几次求见欧阳修,要求欧阳修出来叫停两部委丧心病狂的违法乱政举动。
无奈的是,欧阳修和老包近乎苦大仇深,上次欧阳修被诅咒就是老包的锅。且这时期欧阳修全部心思放在改革教育构架上,所以欧阳修不理老包,不出来过问此番的反常农业政策。
汗,历史上老欧阳真的弹劾过包拯“不学无术、不孝,贪赃枉法”等明目。这就让人醉了,包拯当然有不少毛病,但他很萌的,用这些明目弹劾包拯的、整个天下只有欧阳修一人。所以只能用老包和欧阳修苦大仇恨深来解释。
此番大阳谋进行到此只是行百里半九十。
他们的黑田虽然合法化了,但也意味着往后要依田上税,再待在农业上就利润不大了。
所以田市的交易已经全面激活,这些人新获得的田契,除了占用资金外没什么用处,必须选择趁价格还在高位时套现出局,这就是他们愿意补缴“户口费”的理由。
但没那么容易。
尽管官府已经收到了钱,然而王雱绝对不乐意他们在高位价格把大头百姓忽悠来接盘。
现在的田价上,老实本分的农民买了后拿去种,虽然也不算太亏,大致十年可以回本,且祖祖辈辈可以依靠田生活下去。但有个严重问题是:开封府百姓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钱财就消耗光,暂时性失去购买力,那就一定会影响到现在的商税经济,以及工业进程。
如此又等于天量的洪水资金,忽然性集中在少数一些地主身上,这叫流动性枯竭。虽然有利益的现在,他们会去投资工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