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2 / 2)

拿下了宗城后,原本宋国需要从最远的积石军、绕境吐蕃共和地区投放的后勤物资,现在其中一部分可以节约千里以上的距离,且以水运的最高效方式从兰州出,直达大通河流域,对咽喉位置的宗城志愿军进行补给。

除了军资还有兵源的补充。

当时包括卓洛兰在内的人,都以为志愿军需要整合积石军的主力后,才能成为有效威胁西夏主力的存在。而限于位置和战场形势,积石军只可能绕境吐蕃共和地区,最终从湟水以南清平关,或者从湟水以北绥边寨一线和王部会师。

所以这才是卓洛兰部不惜代价封堵湟水西南地区、不想王部渡过湟水的战略考虑。

但是天不亡王,硬是几次从重兵围堵中突围,经过四次努力渡过了湟水,且在漫咩的大意之下拿下了宗城,彻底打通了东面的水运后勤生命线。

现在,大家以为积石军要和王部会师会绕行千里、缓慢而笨拙的行军后至兰州,又从兰州坐船西进,通过大通河流域正式和王部会师,这对西夏远征军而言是致命的战略分水岭

但让卓洛兰松口气的又在于:十月末的现在凛冬将至,积石军中就算有狄青那一千精锐在,但积石军不是抚宁军,在西北即将而来的严寒、大雪封山甚至封河的情况下,积石军若能在十二月中正式进宗城和志愿军会师,就算及格了。

于是安陇地区帅帐中的卓洛兰心急如焚,却知道这个形势还可以补救扭转。

要破解神机“从分散到重新集合打阵地战”的方式不是没有,很简单,趁现在他兵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只有两千人的情况下集结重兵打宗城,重新切断河潢战场的高效后勤通道就行。

然而根据这个战略设想,卓洛兰一连三封军报发往漫咩部,建议漫咩放弃在西面围剿游击队、血洗西宁州等全部计划,火速集结重兵回师东面打宗城。如此可以破坏掉王“从分散到集合”的计划,再一次把他逼迫到运动战局面。

总体上卓洛兰认为:王前八次运动战打的太漂亮,已经全面激活了整个河潢地区的士气,打破了西夏军团入河潢以来的不败神话,这种士气军心下,一但分散的游击队和民众被集结起来,那么西夏输掉整个河潢战役不会太远、就在明年春

“要重新集结打阵地战,众所周知就需要基地和后勤,现在看宗城咽喉就是他的基地,一定要在他休养生息集结军团前,打掉他之基地,重新逼迫他在凛冬中进行运动这就是此战中最严峻的分水岭,留给我西夏军的时间不会太多,望大将军慎重考虑。十月二十四日夜,和南军司部卓洛兰敬”

这是卓洛兰写给漫咩最后一封信的结尾词。

但是十月三十日,得到的漫咩回应是,把卓洛兰骂了一顿。漫咩非常恼火的指责了卓洛兰在湟水南线的几次败仗,导致犹如蟑螂一样的王部成功渡过了湟水。

汗,卓洛兰在信中的确写了“不是我无能而是神机太狡猾”,此句尤其让漫咩生气,便又斥责:你个七次战役只赢了一次的败军之将,何德何能现在还对我河潢战场最高指挥官指手画脚

对此卓洛兰无语,却也不能说他错。

以结果论的话,抚宁军太优秀,那样的军队在那样的统帅指挥下,卓洛兰的确输了。但卓洛兰自认为能把神机拖在湟水以南达五十日之久,和南军司之主力并未被伤筋动骨、才被他渡过湟水,这虽然是败了,但虽败犹荣。

可惜漫咩不认可这样的自恋想法。

除了怒斥卓洛兰战打的糟糕之外,漫咩还指出:

“王七次战役的成功秘诀在于机动,在于他不需要守护基地,在于他早期的百团游击战术成功,在于那些无法有效捕捉的游击队配合。”

“而现在他有了基地,正好丢失了他的机动优势,老子正发愁找不到游击队和劣等民众去砍,满世界的围剿他们呢,若神机真的以宗城为基地,竖起军旗,开始召唤游击队残兵进行集结,实乃天助我也的神助攻,正好方便我主力去集中围剿了他。”

“另外凛冬将至的现在,现在是最后的机会组织大型会战,西宁州之内虽然没有了军队,但有粮草,且集中了四五万河潢贱民,若不绞杀了,来年春季他们迟早成为游击队,是我远征军团之心腹大患”

“前期我部主力几次试图靠近西宁州打算作为,但为了保护西宁州之贱民、北线数十个游击队丧心病狂、犹如赶不走的蚊子一样围着我主力吸血,阻止我部去血洗西宁州,我漫咩认为,凛冬将至的现在若没有第二个要塞西宁州作为基地,将对我军的伤亡造成威胁。”

“王部在东面宗城招呼游击队更好,如此没有了骚扰,我部可以最快血洗西宁州。”

这是大将军漫咩最后一次给卓洛兰的回信。

至此卓洛兰死心、不对漫咩抱有任何指望。必须自力更生了,独自思考出了对和南军司最为有利的战术如下:

现在王拿下了宗城,能够真正威胁到西夏军主力的成建制部队正在集结中。而猪队友漫咩在对神对手的这一计划进行完美神助攻,大乌龙估计会很快上演。

但前阵子卓洛兰写往兴庆府给没讹庞、抹黑漫咩的谗言仍旧没有回信。

是的为了不输掉战略主动权卓洛兰也是拼了,真是对漫咩无尽政治抹黑,下了猛药。甚至包括“漫咩记恨没氏族”这样的诛心词语卓洛兰也在书信中用上了。

根据太师爷疑心较重的尿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快把蠢货漫咩赶出河潢战场,解除其指挥权。解除他的指挥权,就等于救了近七万党项娃子的性命。

卓洛兰不敢说最终击败神机,但卓洛兰已经了解王的战法和战力,至少有把握不犯大错,不把这剩余的六万多远征军的家底输光。

有人就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