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试图串供、篡改案情等等
海番区公安分局,刑警一队办公区。
邓先锋快速熄灭手里的香烟,带上刘山黄建两名队员匆匆走向停车场。
刚刚接到领导转过来的案件
省医附近开发区内发生一起命案,案情简单,案件定性未明,他的任务就是现场勘查,给案件定性。
”都八点多了。“
邓先锋无奈的看着路上密密麻麻的车龙,今晚怕又不能回家啰
身为刑警一队队长,这种忙碌的状况已是习以为常,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的思路很快沉溺到刚传真过来的案情文档里。
这是一起由基层派出所上传过来的案件
案情不复杂,一名妇女在家中捅了她的前夫一刀,伤者送院后不治身亡。
据伤人者初步口供:
黄昏时分、大约是五点过后到六点之间,她的前夫来到她家中,因家庭琐事引起纷争,纠缠中发生意外,事后伤人者打急救电话并且报警
邓先锋合上档案,闭目休憩。
案情一目了然,关键的就是案件定性。
这点、邓先锋当然清楚其中的重要性
意外自卫谋杀
这些他必须查清楚。
如果按伤人者的说辞随便定性,那样会乱套的。
都把人约来家里杀掉,然后再推说是意外
这还得了
第九章 无法解释
邓先锋赶到案发现场
派出所的警员已先一步带着伤人者在等候着。
接手嫌疑人赵丽,邓先锋与他们略略交换一下情报,随即带着赵丽上到出租屋三楼。
像这种缺少人证、只凭嫌疑人提供口供的案件,现场重演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
越是处心积虑,精心谋划,漏洞便越多。
看似无法侦破的案件,不是因为犯罪者高明,而是侦查员没找出对的方向而已。
包租婆的套间
准备妥当。
邓先锋示意嫌疑人赵丽:“可以开始了。”
“当时,陈一龙喝完水后,要求我答应他带着女儿回去。”
赵丽开始描述起她前夫陈一龙进屋后的情形
“我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
“而且我跟他离婚已好几年,他是个畜牲,喜欢酗酒就算了,但每次喝多了就”
“赵丽,请说重点。当时你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其他事情不用说。谢谢”
邓先锋平静地打断她想继续发泄的情绪。
主观意见以后可以对法官陈述。
现场说这些会导致嫌疑人情绪不稳定,影响他对嫌疑人重演案情过程中的判断,甚至可能出现误判。
毕竟、观察嫌疑人在推演过程中的情绪波动也是非常关键的。
赵丽瞪了这名警察一眼,想想裴风交待她的话,窝着一肚子火继续说着:
“因为他要我回去与他复合,我跟他争执起来,他拿起刀威胁我,还要我跟他那个”
赵丽一脸无奈。
裴医生的点子行不行啊
拿刀威胁是真的,可他又不是要求我那个
邓先锋冷眼看着赵丽
无疑眼前这女人容貌精致,肌肤白嫩,确实有引发邪念的资本
不过
就凭她那一米六上下的弱小女子
邓先锋看下档案里关于死者的描述:
身高一米八,体形雄壮。
用得着拿刀威胁她
“吵得急了,他拿刀乱晃”
赵丽似乎在努力回想当时的情景:
“不知怎的,我抓住他拿刀的手,他跟我扭打起来,然后、我给脚旁的凳子绊了一下,正好他压过来”
“就这样,他压着我倒下来,刀不知为何就插进他身体里。”
赵丽伸手指着脚下:“他就倒在这里。”
邓先锋仔细回想一遍眼前这名靓丽少妇的话
似乎没什么破绽
接诊医生出具的死亡报告那里:
死者心脏遭重创,一刀毙命。
以医学角度考虑,本应当场死亡。
后续抢救已经是多余的。
死者为什么能多撑近二个小时
那份死亡报告、医生居然用上“无法解释”这等不负责任的字眼
“来,你当我是陈一龙,我们重演一遍当时的情景。”
邓先锋拿起电视柜上一把折扇,就当水果刀吧
“好的”
赵丽虽然很不耐烦,但此时人在砧板上,别人想怎么宰、她还能反抗不成
“呃你跟着我。”
赵丽慢慢后退,直退到客厅里面的餐桌旁。
“然后”赵丽扶起歪倒的塑料凳:“你站过来。”
“是这样么”
“对你比划一下。”
邓先锋晃起折扇,忽然、赵丽一把抓在他手腕间一扯
不由自主地、邓先锋只觉一股极强的力量拉扯着他,身体一下失控,一头往赵丽身上压过去,赵丽后退了一步,却因脚旁的塑料凳绊住脚跟,两人一同扑倒在地。
邓先锋满脸不可思议的爬起来
倒地那瞬间,手里的折扇果然不知什么时候倒过来,刚好就抵在自己心脏位置。
这似乎就是当时的情景
问题是:
她一弱小女人,何来这一道猛烈的力量
“再来一遍。”
两人退回刚才的位置,重启
这次、邓先锋已做好准备。
两人前后又退到餐桌旁边,然后
邓先锋再次满脸诧异地爬起来。
那怕有准备,刀还是抵在他的胸口。
嫌疑人赵丽所发出的力量,仍然让他无法抵挡
可能与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有关
对于所演示的案情结果
很明显、人在危急中可以爆发出比平时要强大几倍的力量,这个她完全可以解释得通。
似乎、这真的就是案件真相了。
让他困惑的是
他能感觉到、眼前的赵丽虽然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