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如今过目不忘的能力,记得几个人而已,不要太简单。
不想、那几名万夫长一见杨大人还能记得他们的名字,顿时激动万分
你大爷的
上轮的夏守靖夏总指挥,都来神机营几十回了,见到他们就是一通:那个谁
第785章 那就出发
杨佶也没想他们会激动。
记个人名罢了。
现代最基本的、领导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身为一名领导人,你可以不懂业务,但一定要在首次与下属见面时记住他们的名字,以便下次见面时能喊出来。
这不仅仅是装逼、这还包括收买人心
这些、杨佶其实根本不懂,他只是顺了个便,记忆力好嘛
“大人,三军已在外待命,随时可以出发。”
等杨佶坐好,郑同指挥这才把关键问题说出来。
“这么快哎呀那我们去看看。”
杨佶也是无语了。
他是对着系统时间走过来的,恰好上午九时。
按他想的、长风骑的工作人员大概也差不多这时间吧
然后、来了逐个点名、例队,检查行李等等
可以预见、没到中午,他们应该是出发不了的,所以一进神机营、他当然先来办公室坐坐
夏清竹自然是不肯对他以命令的形式告诉他的
简单一句,就是由他到时带队出发就行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懂路,那就更没必要过来指指点点,无形中居然造成他一副纨绔模样。
只是、不管郑同指挥与他的手下是怎么想的,起码脸上绝不会流露出来。
领导爱什么时候出发、自然有他的道理。
命令上说了,这次行动一切由总指挥策划
杨佶慢吞吞的由郑同指挥等人带着来到后面操场。
这里他真没来过,不清楚神机营布局的人、绝对想象不出、这一栋庄严的建筑物后面,竟然隐藏着这么一个无比宽敞的、由青石制成的广场。
想想、一个能容纳三万人列队、活动的操场,这得要多大
郑同指挥一直带着杨佶几人走上一处主席台上。
主席台不高,大概不到两米,走上去恰好能一览无遗的看清操场每个角落。
杨佶点点头。
这大概是给上面领导下来视察所用。
此时、主席台上已安排了几张长方形的木桌
杨佶也不客气了,直接坐到主席台中间位置,这点他还是懂的最高领导的位置只能是中间。
等杨大人坐好,郑同指挥走到台前,直接以小旗指挥着,变换几个阵势。
这是检阅军队的正常步骤,倒不是他想来个下马威什么。
不变换一番,由前阵一步步地转为后阵、让整个军队能直接认识领导
这其实很有必要的。
领导可以不认识你,但你必须得认识领导啊
一会、郑同指挥走回来,“杨大人,有什么指示要跟兄弟们说的”
杨佶一愣,想想便摇了摇头,“不必了。大家只须知道,为了大王,为了大景,我们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哎呀大人果然好文采。”
不想、杨佶这淡然一句,令郑总指挥等人想了良久
郑佑祥更是满脸通红,忽然又走到台中间:“兄弟们大圣人教导:为了大王,为了大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郑佑祥振臂高呼
下面的人似乎也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齐齐跟着:“为了大王,为了大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倒”
杨佶也是无语了。
他不想上去说话,就因为长风骑几万人,不等于大天朝的军队,都是十多二十的热血青年。
这些家伙,老的怕上百岁都有了,那怕再年轻、就凭他们没有进入宗门发展,估计突破星师时,其年纪也过三十试问、对着这些老油条,杨佶那有什么心情上去做什么出师动员
没想到
百几十岁的郑同指挥居然这么容易激动
他就随便说两句罢了,倒激起郑大人的情绪,跟着引发了这些老人家的感情
早知道他们如此好忽悠
杨佶忽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再上去忽悠两句呢
他却没想到、因为这意外的一句,让这些从天蒙蒙亮站到现在的长风骑消除了对他的怨念
如果他们是普通战士,无缘无故的站了几个小时,大概跪倒一大片了,更不用说他们本来是准备出发、长途跋涉
圣人之言,果然不同凡响啊
寥寥几句、就把他们的心情淋漓尽致的描述出来。
有了这几句话,他们以后面对战斗时,也能用来坚定自己的信心
长风骑看着风光无限,但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大景。
没有人能体会他们的辛苦
发生案情时,一组一组的人奔赴国各地,面对狡猾的敌人,或藏身丛林,或大隐于市,甚至、他们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大的力量,有没有帮手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不小心、给敌人反杀也是稀松平常。
他们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呢
只是、有了圣人这句教诲,无疑是瞬间解决了他们心里的死结。
长风骑、需要世人理解么
为了大景,为了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人,我们可以随时出发了。”
郑佑祥带着三名万夫长扯着喉咙瞎喊一通后,忽然不好意思的走回来向杨佶请示。
“啊”杨佶心里犹豫一下,猛地站起来。“那就出发”
“大人,我们的目的地是那里呢”
郑佑祥更是不好意思的问着。
连去那里他都不清楚,虽然隐隐约约能猜到,但大军出发,怎么能靠猜呢
京城四个大门,起码都知道往那个门走
“呵呵我们先到锦州郡怎么走你懂的。”
“是的大人”郑同指挥马上招呼三名万夫长。
行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