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五代枭雄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2 / 2)

符金盏抿着嘴,叹息了一声,道:“杨公子,这燕窝虽然好喝,我却有些喝不下。”

“为何”杨琏说出这句话,突然反应过来,道:“傅姑娘,你是说徐州那边”

“徐州那边缺粮已经十分严重,汉国天子又没有粮食可以拨付,徐州的情况当真是十分艰难。”符金盏说道。

杨琏点点头,这一次的水灾十分严重,而汉国刚建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根本没有大唐这般的经济实力,遭灾区的百姓纷纷逃走,不少百姓得知大唐海楚两州愿意接纳灾民,便纷纷赶来。

杨琏从林仁肇的书信里,也能看出端倪,也正是如此,五十万石的粮食短短一个多月,便消耗殆尽。想到粮食,杨琏放下碗筷,微微叹息了一声。

符金盏摇摇头,道:“徐州那边虽说缺粮,但父亲还能勉强支撑,只是死的人一日多过一日。但妾身更担心的,是妹妹。”

杨琏眉毛一拧,当初符茗顶替符金盏嫁给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对杨琏来说,也算有恩。杨琏见符金盏如此说着,忽然想起一事,脱口而出,问道:“傅姑娘,那李守贞莫非造反了吗”

这话一出,符金盏脸色微微一变,道:“你、你怎么知道”

杨琏听了,心中更加肯定,不由摇摇头,道:“想不到李守贞果然造反了。”

符金盏诧异地看了杨琏一眼,不知道他为何这般肯定但有不好问,只得摇摇头,道:“说起来,李守贞造反,居然与符茗有些关系。”

“哦有什么关系”杨琏问道。

符金盏左右看了一眼,道:“这是父亲密报,说是李守贞造反之前,有一个和尚到了河中,无意中看见符茗,说她有帝后之姿,李守贞知道了此事,这才动了造反的心思。他造反之前,曾经派人暗中通知父亲,想来父亲是这样的知道的。”

杨琏摸着下巴,顿时觉得有的东西,还是躲不掉的。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目的都不简单

。倒是陈铁觉得这样不妥,想要制止,被杨琏挡住了。

百姓毕竟没有恶意,就像拜佛一样的心思,如果制止了,反而有些不妥。符金盏倒是觉得,如此一来,百姓倒是念着杨琏的恩德,恐怕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杨琏,而没有其他人了。

倒是杨琏担心粮食的事情,几乎每日都要询问卢多逊,有没有费砚的消息。小说天子李璟给的五十万石粮食已经吃光,余下的,靠的是杨琏从江南购买的粮食,但随着杨琏的大肆购买,运粮北上,江南的粮价上涨,而且有极为敏感的商人,捕捉到发财的机会,纷纷运粮北上。只是他们开出的价格,让杨琏无法接受。

价格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杨琏的钱财已经几乎耗尽。楚州虽然也有金库,但杨琏拿了刘彦贞的土地,总不能做的太过分,以免引起刘彦贞的强烈不满,届时真的鱼死网破,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杨琏允许刘彦贞拿走了一部分的金钱作为交换。

十月初,杨琏得到消息,那李守贞果然造反,赵思绾、王景崇等人也起兵响应,而且据说占据了巴蜀的大蜀国,也蠢蠢欲动,有出兵的想法。关中打的如火如荼,这是符合杨琏利益的。不过符金盏颇为担心,这事情恐怕会牵连父亲。

不过很显然,武宁节度使符彦卿虽然只是武人,但能长期屹立不倒也不是平凡之辈,他依旧在徐州,想来是关中战乱,刘承祐也不敢四处树敌,逼反符彦卿。

就在粮食即将告诫之际,费砚率领着一支十五艘商船组成的商队,抵达了楚州,这批粮食对于楚州来说,真的是救命的粮食,杨琏立刻组织人发放粮食,同时又让陈铁准备一批粮食,送往海州,林仁肇那边肯定也缺粮了,而且缺粮的情况比起楚州来说,应该要严重一些。

看着一袋袋的粮食从商船上运下,杨琏松了一口气,朝着费砚拱拱手,道:“这一次楚州百姓得救,都是费公子的功劳。”

费砚笑了笑,道:“杨节度言重了,小人临行前,主人千叮万嘱,这批粮食一定要送到杨节度的手上,如今幸不辱命,小人也就放了心。”

“代本将多谢费公子”杨琏笑了笑。

费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想了想,朝着杨琏拱拱手,道:“杨节度,借一步说话。”

杨琏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事情搞得如此神秘但承了费云山的人情,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便点点头,两人就在码头边上的僻静之处,说起事情来。

费砚拱拱手,道:“杨节度,实不相瞒,我家公子并不是寻常人。”

“嗯”杨琏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费砚一见,便知道这事儿多了几分把握,便仔细将事情缘由一一说了。

杨琏听了,不由眉毛一拧,虽说早就觉得费云山不同一般商人,但杨琏想不到,这个费云山居然还是皇亲国戚。费云山的姐姐,便是大蜀国天子孟昶最为宠爱的妃子,花蕊夫人。

费云山表面上是来金陵做生意,实际上是来探查消息。早在半年前,李守贞就有了反心,他派人进入蜀国,与蜀国天子孟昶联络,请求蜀国出兵,若是灭了汉国,那李守贞愿意学石敬瑭,做儿皇帝,同时将关中一带,割给大蜀国。

孟昶一听,顿时动了心,可是中原朝廷历来是天下正朔,实力强劲。孟昶之父孟知祥便是后唐的臣子,从心里上,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处于对中原朝廷的畏惧,孟昶虽然动心,却有些害怕。

孟昶的这种心思被大臣知道,便有人进言,说汉国国土广阔,不是大蜀国一国能灭的,如果能联合大唐,再有李守贞等人的相助,一东一西,必然能让大汉腹背受敌,如果大蜀能占据关中,那么统一天下的进程,就更迈进一步。

与大唐联络的重任便到了费云山的头上,而杨琏与大唐皇太弟李景遂关系颇好,所以费云山将宝全部压在了杨琏身上。这些粮食,费砚表示可以不要分文,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杨琏出兵,攻打汉国的徐州、宿州等地,以牵制汉国的兵力。这样一来,汉国投入到关中的兵力必然会大大减少,也就增加了蜀国与李守贞等人取胜的可能性。

费砚的要求一提出来,杨琏陷入了沉思。与汉国的关系杨琏不可能破坏,不然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如今的他,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时间,让他安置流民,恢复生产,积蓄实力。可是,已经陷入了粮荒的他,又很需要这批粮食。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无论如何选择,都有利有弊。杨琏找了一个借口,说要思考一番,便离开了。

费砚倒也不急,放佛吃定了杨琏一般。不过他告诉杨琏,想要取得更多的粮食,就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