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武皇后,早有这个想法。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的雄心都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自从这武媚娘入宫之后,一步步走到这皇后之位,除了这李治能够给予其一定的感情寄托之外。她早已将所有的思绪与剩余的情感,都寄托在这佛陀的身上了。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能够得到这最诚挚的心理安慰。就如一个人,在不知道该如何做的时候,只有将所求之事,寄托与神灵;而此时的武媚娘正是如此
这些日子,观瞻这影骨舍利之后,已经通过种种的心理暗示,让她的心情好了甚多,心胸也开阔了甚多。所以当李治提出了这个他不敢想象的念头之时,自然是感觉这又是一个诚心礼佛,以示自己虔诚的机会。所以就欣然同意。
“既然陛下有这种想法,不如就请王长史和玄奘法师,前来这宫中,再商量一番这细节性的问题可好”武皇后,随后就说出了心中所想。
“如此甚好”但看这李治一边批阅着奏疏,一边答复这媚娘。随即就放下了奏疏,对身旁的小黄门说道:“速去大慈恩寺,传玄奘法师和王玄策,就说有重要的佛事活动相商,务必要请玄奘法师过来。”
“唯”这小黄门领了旨意,就这样恭恭敬敬的出去办差去了。
这一日,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气候不冷也不热,天蓝,云白,绿树亦是成荫。此时的玄奘法师和王玄策,因为没了那些日子的忙碌,倒是显得轻松了不少。这俩人,这时候正在在这大慈恩寺,禅院之中的老歪脖子枣树下,摆上了棋具,正准备厮杀一盘。
刚刚摆好,就见到这陛下的贴身侍从推开了这禅院厚实的大门。王玄策看着急急忙忙走进来的小黄门,就一边对玄奘法师仰了仰头做一提示,一边微微笑道:“完了,这棋估计下不成了。”
玄奘法师扭头一看,也是回过来微微一笑:“看来的确如此。”
“哎呀,刚刚好,你们二位可都在呀,快随我走一趟吧,陛下和娘娘正等着召见你们呢”这小黄门走到他们跟前,随即开口说道。
“老僧向来不问政事多年,还望内侍您多多体谅”玄奘法师双手合十的辩解道。
“陛下早已料到法师会这样说,不过这次谈论的并不是政事,所以陛下就特意交代了,务必也请玄奘法师前去,是有佛事商量。”小黄门,于是就面带笑意的说出了这样的话语。
“既如此,那就走一趟吧王长史”玄奘法师也只能无奈的扔下这手中捏着的白玉棋子,随着王玄策就起了身。
“不知是什么样的佛事。”王玄策不经意的就向这小黄门问到。
“刚才老奴在这殿中,听陛下说是准备让王长史再到这五天竺一趟,代为礼佛”
听此一语,玄奘法师与王玄策都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情况。虽说心头都深有疑惑,但是依旧跟随这小黄门入了这大兴宫。
自从这李治和武媚娘深信佛陀之后,向来对着玄奘法师礼遇深厚,基本上也都是顺着他的意思来的。这不,只见这二人到了这两仪殿之后,行过礼节,他们依旧是获得了这赐座的待遇。
此时的李治还是在他的黄花梨御案后面批阅着奏疏,而这武媚娘依旧在这御案旁边的软塌之上,安然坐着。而这玄奘法师和王玄策作为臣子,则是侧对面,端端正正的坐着。
“这次朕和皇后,找你们二位前来,是有一件关紧的事情与你们商量”李治,放下手头的狼毫御笔之后,就对他们二位说道。
“陛下请讲”二人异口同声的回到。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看下回
编者说: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即将开始
本章完
第十三回:两仪殿奉命出使 立政殿心存胆寒下
于是,李治就理了理神,对他们讲到:“这些时日,你们二位关于这迎奉佛指骨舍利的事情,也辛苦的紧,朕和媚娘也由衷的感谢你们,看着咱们大唐政通祥和,一派太平之像,朕亦是欣慰不少。面对如此之佛教盛世,这佛指骨舍利,也是让百姓善念日增,让朕治国更加轻松。所以,媚娘和朕刚才就商量了一番,听闻这佛指骨真身舍利,依旧在这曷利沙国的王宫之奉。在加上这些年,时常有五印度使节前往我大唐,而我大唐还未曾派遣一人再次前往。故而就有了这再次差遣王长史出使这五印度之想法。一方面呢就是替朕和皇后再次礼敬佛陀一番,保佑咱们大唐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另一方面,就是拜访这五印度列国,作为回礼。不知王长史意下如何”
“既然陛下和娘娘已经确定,臣定当不辱使命。”这又是十年过去了,这些年五印度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虽说已经两次出使,但是也确实想再去看看,再加上这一路而来,已经和玄奘法师进行过一番交流,玄奘法师也支持其再次出使,于是他就一口同意了这陛下的想法。
至此这李治与武皇后也是面带喜色。
“既然王长史,没有意见,那就请玄奘法师说说,这出使五印度礼佛的细节,以及该注意些什么,才能展现我和媚娘的虔诚之心。”李治接这又问到。
但见这武媚娘随着他的话语又补充道:“对,我和陛下正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本意就是按照法师向来的习俗,既节约,又能展现咱们大唐的大国气象,同时能体现我们二人的虔诚之心即可。”
于是,这玄奘法师细细一想之后就说到:“既然是诚心礼佛,那不如就把这五印度境内的著名佛迹齐齐观瞻一番可好。这样一方面既能够体现陛下和娘娘的志诚之心,另一方面也将这陛下与娘娘的心意,更广的传播于五印度大地。”
听此一语,众人均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看着他们也都点头同意,这玄奘法师接着又说道:“佛陀向来不将就厚薄,至于这礼佛,所需用品之事,依老僧看来,敬献一件紫衣袈裟以及一柄七宝戒刀已经可以了,这样既能展现这大众化的心态,更能体现娘娘与陛下的诚意。”
听得如此之说,李治随即就传下令去,命令这尚衣监速速准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