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千子归宗塔不远处,还有一座佛塔。随着鸠摩利罗手指的方向,众人不约而同的就望了过去,果真如此。
但听着鸠摩利罗这样对他们说道:这座佛塔处,当年佛陀也在此地讲经说法,并且还晓喻众人道:从前我就是在这里见到父母,回归本族的,要知道那一千个儿子是谁就是贤劫的千佛呀。”
听得鸠摩利罗如此讲述,所有人也听得异常的认真。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这鸠摩利罗就面带笑意的向他们问到:“不知各位,可从这个故事上面体验到了什么呢”
看着各位也都摇了摇头不知个所以然,于是这鸠摩利罗就从个人观点讲述到了他的见解:“这佛本生的故事是在根据最早的记录所述,大概是在九百多年前,那个时候离佛陀圆寂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世纪,在佛教创建之初,仅仅只是一个神,就是佛陀。再后来为了提倡这修行即可成佛,给信众提供一个成佛的通道,故而就有了多神论的体系,而这千子归宗的故事,正是多神论体系的开始,当然,这也注定了佛教在那个时候的大兴”
听闻其如此独特的观点,这王玄策等人顿时恍然大悟,感觉这番话语,也颇为在理。的确任何一个宗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圣人作为引子,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实在在的一些东西不断的提升,不断地改进。如若你适应了这个社会,那么他就会兴旺发达;如若一成不变,不适应这个社会,那么注定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在这五印度大地之上,众多的宗教起起伏伏,沉沉落落不正是这个样子吗
随着这一番的观瞻完毕,这鸠摩利罗依次又领着他们观瞻了这重阁讲堂。这重阁讲堂乃是当年佛陀演说普门陀罗尼等经文的讲经遗址。
在这讲经堂不远的地方,则有一处佛塔,乃是阿难尊者的半身舍利塔。说起这舍利塔,还有很深的一段故事。这阿难尊者,乃是佛陀的堂弟。多闻第一,众德具备,并且还博闻强记。当年佛陀去世之后,他就继承了大迦叶尊者,来维护佛法。引导和激励后辈一心向善。
本章完
第五十四:鸠师细讲佛传说 唐使细心做诀别下
有一次,他在这摩揭陀国,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之时,见到一个小沙弥正在诵经念佛,他静静的倾听一会之后,发现不仅章节错误,句子更是很不通顺,并且杂乱无章。于是,这阿难尊者就很是怀念佛陀,没想到这才过去这么短的时间,就出现了这么大的误差。
故而走到了这小沙弥的身旁,对他进行点拨和指点。结果这小沙弥却笑道:“你已经老了,说得完全的不对,我的老师十分高明,正值壮年,我是亲自接受他的教诲与指点,确实没有错误呀,错的是你”。
看着这听不进去丝毫建议话语的小沙弥,阿难尊者也是异常的低落,故而沉默不语的转身离开了。后来不由得叹息道:“我虽然年迈,但是为了众生,本想久居尘世,维护征伐,然而无奈,众生烦恼太重,难以教诲;既然久留无益,还不如早一点涅槃呀”于是,这阿难尊者就离开了这摩揭陀国,准备前往这吠舍厘城。
正在他渡过这殑伽河之时,摩揭陀国国王听闻阿难尊者伤心离去,于是心中不舍。当下就调集兵马,急速追赶而去。集结了成千上万的兵马,驻扎在殑伽河南岸。
而此时,这吠舍厘国的国王听闻阿难尊者前来,心中也是悲喜交集,因此也赶忙率领军队,前来迎接。随后也集结了成千上万的兵马,驻扎在殑伽河北岸。这两军对垒,旌旗遮天蔽日。
阿难尊者担心因为自己而让两军开战,互相残杀,以及民不聊生,于是就从船上跃起,腾身飞上虚空之中,并且还显示出种种神奇的变化,随即涅槃之后,又化出烈火,焚烧了自己的骸骨,而后这骸骨,从中间一分为二,一半坠落在南岸,一半坠落在北岸;因此,这两国国王各得一半,全军也为之嚎啕大哭。各自罢兵归国,建立佛塔,供奉这阿难尊者的真身舍利。
听闻这阿难尊者如此之善心之后,王玄策等人也不由得赞叹了不少,不曾想这成佛成圣之人,竟然都有如此之大的善行,故而感动了不少。随即引着众人,在这阿难尊者的舍利塔前,恭恭敬敬的做了一番礼敬
随着阿难尊者舍利塔的观瞻完毕,这鸠摩利罗又引着他们观瞻了这七百圣贤结集地。这个地方则是一次对佛法正本溯源的地方。在这阿难尊者圆寂之后。这吠舍厘城的很多比丘,不仅背离佛法,并且奉行错误的戒律,这时候长老耶舍陁,长老三菩伽,长老厘波多,长老沙罗,长老富阇苏弥罗,均是阿难的弟子,不仅拥有崇高的声望,并且被大众所了解。同时还恪守佛教之经、律、论三藏。
为了以正这佛法之本意,耶舍陁就派遣使者礼请各位圣贤,前来这吠舍厘城聚会。当时还少一人,不足七百人。这时候富阇苏弥罗就凭借自己的天眼,看见各位聚会的圣贤,均在讨论佛事,并且还是自己向往的那种,故而就运用神足来到了这里,凑够了七百人。
这时候三菩伽就对众人说道:“请大家肃静一下,请认真想一想啊,从前大圣法王,为了教化众生而涅槃,时间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所讲的教义还在。吠舍厘城那些懒散的比丘,奉行错误的戒律,出现了十种不符合佛法的事情,有悖于佛道。而今各位圣贤深深的懂得何为持戒,何为犯戒,都受过阿难尊者的指点教诲,为了报答佛的大恩,重新宣扬佛的旨意。我们应该团结起来”
听得他的这番话语,众人无不悲伤,于是,就立即召集了各位比丘,依据佛所说的戒律,对他们进行了谴责和制止。并且废除了错误的戒律,显扬了真正的佛法。
在鸠摩利罗对这番话语诉说完毕之后,随即又加了这样一句话:“这就犹如你们的玄奘法师一样,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为了弘法布道,也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师此话在理,自佛教传入我大唐以后,在前些年也是杂乱无章,故而为了追本溯源,玄奘法师才不畏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