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2 / 2)

但见綦毋烈取生熟铁条各一,投于炉内煅烧,却立于炉前静等。马超相隔数步,已觉热气灼面,然綦毋烈犹若无事,双目紧盯炉内陶土范,纹丝不动

马超暗自钦佩,忖道:“这就是工匠精神啊綦毋烈该不会像干将、莫邪那样投身火炉吧那我可就亏大了。。。可惜我对冶铁一窍不通,干着急,却帮不上忙”边胡思乱想,边静立等待。

半晌后,綦毋烈取出陶土范,以铁钎插入搅拌数次,复又投入炉中,长叹一声,颓然蹲坐,闭目苦思。。。

马超不明所以,见綦毋烈良久不动,遂令马钧将之唤出匠作司,问之道:“烈公有何难决之事”

綦毋烈见问,忙下拜道:“烈愚钝,有负唐公厚望”

马超见其复又恭敬有加,不觉愕然,心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怪人对我忽冷忽热的,换做暴躁昏聩的人,早把你拉出去砍了”面上却含笑道:“烈公请起,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何不将疑难之处说于孤等群策群力岂非胜于烈公独自揣摩”

綦毋烈见说,稍作斟酌后,便将现下所采用之炒钢百炼法讲述一遍,并直言其利弊,譬如生铁脆硬易折,熟铁则软而无用等。

马超虽似懂非懂,但仍凝神静听。

綦毋烈讲解完毕后,拱手又道:“鉴于此,烈欲将生铁、熟铁同范盛之,待其融为汁水,再混合均匀,即得精钢也然验试之下,生铁已融,熟铁只略软化而已,烈苦思无计,还请唐公恕罪”

马超示意无妨,寻思亦无良策,遂令綦毋烈不必忧急,可反复验试,或许另辟蹊径,然后便引丁禄回府。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网,请记住网址o

正文 第145章 迁帝都司马装病

却说马超欲制横刀,遂引丁禄前往工部问询,因铁料脆硬,若依马超所言尺寸打制,极易折断,故马钧断言横刀无用,后冶铁匠作綦毋烈献生熟铁同炼之法,又因炉温不足,致使熟铁无法融化,众人苦思无解,马超无奈之下,只得打道回府。o

用过午饭后,马超独坐书房,寻思道:“綦毋烈的意思是炉温太低,可是现在已经用煤炭当燃料了,记得后世炼钢厂用的也是煤炭,没听说过熟铁不能融化啊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难道是炉子造的不科学”念及此,遂回忆后世高炉样貌,却令丁禄备马,再入匠作司,就近查看,忽见炉旁横旦一巨大鼓风皮囊,风口正对炉内,于把手处有一曲臂,连以轮盘,用马匹拖曳,从而带动鼓风。

马超见此,不由挠头忖道:“难道是风量小了”思及此,忙唤綦毋烈问道:“若此风囊倍之,炉温可能融化熟铁”

綦毋烈猛省,忙不迭点头,忽又沮丧道:“风囊倍之易耳然如何鼓动马力或有间歇,又如何持续”

马超见说,忽恍然大悟,忖道:“尼玛原来是风量不够,后世炼钢厂都是用电动机鼓风,炉温肯定高啊现在用的却是畜力,不但风小,而且断断续续的,炉温能起来才怪要是用水车带动,不就解决了”心下定计后,遂唤马钧道:“若孤于渭水畔设立冶铁司,德衡可能制出水车带动风囊”

马钧点头道:“此事易耳半月可就”

马超大喜转头谓綦毋烈道:“烈公可令匠人于渭南县临渭水筑炉,炉膛、炉高、风囊等皆倍之待德衡水车制成,即可验试之”

綦毋烈喜出望外,拱手道:“若用水力,不仅风量倍之,且持续不断,更便于淬火,唐公真乃当世奇才也”

马超谦逊几句,便令丁禄调亲军千人,随马钧、綦毋烈前往渭南择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再遣人传令王达,调派新军万人,前往渭水筑城。

丁禄先拱手领命,继而进言道:“主公广元一战,三千亲卫伤亡七百余人,若再遣人前往渭南,恐不足护卫”

马超闻言,皱眉道:“长安城内,孤何须护卫,渭南冶铁诸事乃重中之重,片刻不得延误至于亲军减员,传令近卫军选拔便是再令诸部择精锐增补入近卫军”

丁禄称诺,即遣人传令去了。

马超又加綦毋烈工部侍郎之职,领都亭侯待横刀造出,另行封赏

綦毋烈骤闻自己被封亭侯,不由老泪纵横,跪地叩首不止

马超扶起,宽慰几句后,即领丁禄回府,未及斟茶,人报李开求见。马超只恐战局有变,忙令唤入,问之道:“文优来见,有何要事”

李开拱手道:“主公,眼下我军兵力占优,理应挥兵中原,主公却传令休兵,何也若曹操趁机征兵蓄粮,岂非更不易图之还请主公解惑”

马超闻之,暗忖道:“这就是你们比不上我的地方了打仗不光是兵力粮草,还得有先进的武器,这也是我重视工匠的原因等我横刀造出来,再把盔甲都换成精钢的,曹操就算兵再多,也玩不过我何况我粮食、人口都比他多,你们这是着的什么急没听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功吗”思及此,遂微笑言道:“我军虽兵力占优,战力亦略有超出,但若此时进兵中原,亦不过势均力敌,并无必胜之把握,既如此,孤动兵何益不如待兵甲完备,一举破之”

李开见说,略作思忖,言道:“只恐届时曹操亦兵甲完备矣”

马超一愕,心道:“这让我怎么解释我的兵甲好比冲锋枪,曹操的是步枪,能一样吗”念及此,不由暗自皱眉,扬声道:“此事孤自有主张,文优不必多虑。”

李开闻言,暗叹一声,拱手辞出。

于此同时,曹操赶至宛县,继而亲赴武关大营,召文聘赞道:“仲业智勇足备,一战大破唐军,胜子孝多矣”

文聘拜谢,拱手道:“此战得胜,皆赖公达先生之谋,末将不敢居功,更难望前将军之项背”

曹操大笑,着加文聘征东将军号,赐爵汝阴侯,就于营内歇息一晚,次日一早起行,令荀攸随军,直奔许昌。

数日后,曹彰、贾诩接报,出城十里相迎。

入城后,曹操即上表天子,自请明日面圣。

次日,天子御驾设朝,百官山呼万岁后,即降诏,宣魏公觐见。

曹操剑履上殿,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扬声启奏道:“陛下,臣自举义兵以来,转战天下数十载,乃破黄巾,击董卓,灭袁术,斩吕布于下邳,败袁绍于黎阳,东御孙策于淮南,北防马超于宛洛,自问上不愧天子,下惠及万民然陛下一再听信佞言,视臣如乱臣贼子,每欲除之而后快,着实令臣心寒若铁臣敢断言,若臣与超贼、孙逆易位处之,陛下早已罹难矣”

天子闻之,怒其言辞直切无礼,然慑于其威势,遂强自忍耐,和声道:“魏公免礼此次耿纪等作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