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自无不可,点点头,便带着一群人向广场走去。
沿着四通八达的石阶小路,众人一边赏景,一边闲聊,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广场。
广场呈圆形,整个广场地面都铺上了平整的石板,广场面积很大,足够数千人站在里面而不显得拥挤,广场的四周围着一整圈的花坛,而最显眼的建筑便是广场正中间的一座近十米高的石雕孔子像,整座石像有一块巨石雕刻而成,调动了数十个石匠,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精雕细琢,才看看完成,可以说,这个石像便是整个书院最高最显眼的建筑。
李二一来到这里,就被广场中心的石像吸引了目光。
“小子,你可真舍得下本钱啊,这么大的石像你居然都能做出来”
“李叔叔,小子为了建造这个书院,花了这两年所有的积蓄,也不差这一个石像了,主要是小子觉得,一个书院,该有一个敬仰的对象,以前的书院都是把孔圣画像挂在墙上,小子觉得那样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便打造了这个石像,我想,这样,可以让所有从山水学院走出的学子都知道什么是孔孟之道、儒者学风”
李二听了,不住的点头,眼中不觉得还留露出了一丝艳羡,被李毅看在眼中,心中一乐。
李二还算淡定,但是李二身后的学者们却已经激动的浑身颤抖了。
他们刚才还在讨论,是否弃官来这里教学,主要是这里的环境太好了,而且离长安也不远,实在是个好归宿,所以,都想趁早来占个位置;但是,却又都舍不掉官位,虽然他们的官位都是虚职,基本上没啥权利,但是除了供奉,那也是身份的象征不是吗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毅做出了这么一个石雕孔子像,这里立刻便成为了儒家学者心中的圣地,这可不是夸张,有孔子的地方就有儒家,这绝不是虚言,可以说,山水学院有了这个石像,如果再有当世大儒的肯定,那么山水学院的逼格便立刻会被提上来。
“李小友,不知你这石像可有史实依据”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
李毅定睛看去,顿时一愣,今天来的官员不少,足有近二十人,李毅也没一一看去,主要是他对这些老学究不太感冒,但没想到,他这一个疏忽,居然露了这么一个大佬。
盖文懿
说盖文懿可能不熟悉,但是要说他的族兄盖文达,那可就是大名鼎鼎了,别的不说,学问方面,像他们这些当世大儒,什么博览诗书,作书立传都是常有的事,就说一个最特别的是,那就是,当年武媚娘进宫,就是盖文达一手操办的,连武照这个名字都是他给改的,多牛b的一个人物啊
李毅来长安两年了,这些人他自然也都认识了,不向一开始,瞅谁都陌生,而被称为“二盖”的两位大神,李毅自然也知道。
李毅不敢怠慢,这可是和孔颖达一个级别的人物,躬身一礼,恭声回道:“回盖博士,此孔圣雕像的形象是经过孔师孔颖达、阎侍郎阎立本、家师房玄龄三人共同研究古籍,参考古画而定型的,基本上符合孔圣的形象”
其实这个石像最大的功劳还是属于李毅的,身为后世之人,对孔子画像自不陌生,而古代孔子石像最具考究的就是吴道子的孔子像,可惜,现在吴道子还没出生,那就只能让李毅代劳了。
盖文懿一听,将目光转向房玄龄。
房玄龄便回了一句。
“这石像我和老夫却是有参与,不过,具体的形象,毅儿给了不少意见”
众人看着李毅,顿时啧啧称奇,制作孔子石像,这绝对是天大的事,尤其是还有孔子嫡系后人孔颖达的参与,就更马虎不得,然而,就是这样,李毅居然还能给出意见,并被采纳,足以证明李毅的学识匪浅。
李毅本不想张扬,不过既然房玄龄都替他扬名了,他也就不谦虚了。
李毅站出来,手掌指着孔子石像,淡淡解释道:“这座孔圣石像在形象上,服饰、姿势是以孔圣行教图为依据;年龄大约在60岁至70岁之间,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孔圣的巅峰年纪,而面部表情则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体现庄严慈祥,和蔼和谐,谦和智慧的万世师表形象。”
众人听得不住的点头,盖文懿听罢,再仔细瞧了孔子石像半晌,点点头,没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见李毅成功通过了众人的认可,李二、房玄龄、李靖同时露出笑容。
正文 第479章 参观山水学院三
圆形的广场正东方有一个低矮的主席台,此时,李二、李毅和众大臣都站在此处,而下面,则是早已经等待在此地的山水学院学子,这些学子穿着统一的山水学院院服,整齐的站在广场上,看上去便英姿飒爽。
对于开学典礼什么的,李毅可是一点不懂,所以,便将主持权力教给了大伯李德謇,虽然他也不懂,但是他作为学院的院判,却必须要上,这是李毅的原话,就好比后世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主持的一般都是次一级别的领导老师,哪有说校长亲自主持的
李毅很是心安的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好在,李德謇还有伯母崔氏这个贤内助,所以,典礼举行的还算顺利。
李毅本来想上去讲几句话的,但是一想,这么多人在场,他一个晚辈过于出彩反而不好,所以,只是公式化的说了几句,至于李二等人,更是不能发言,他们的身份一个比一个吓人,要是让下面的学生听到了,还不得炸锅
所以,一场典礼开的有些索然无味,当然,这只是李毅的想法,李二等人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的,因为毕竟有着李毅的存在,有李毅的地方,就代表着打破常规,这个典礼李毅虽然没参与,但也是给了不少意见,所以,也算得上是别开生面。
典礼之后,学生便开始了正式的上课,而学院的博士也都准备去上课了,只留下了李二、李毅和一干老臣。
“小子,现在去哪里再去教学楼”
“额,现在教学楼必然很乱,现在还是先去宿舍吧”
李二点点头同意。
旋即李毅便引着众人来到了宿舍,宿舍楼可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毕竟要住这么多的学子,而且李毅对宿舍条件要求也高,所以,光宿舍楼便盖了十座,每一座都有二层,而每一层都有二十五个房间,还不包括洗漱间和厕所。
李毅引着众人来到甲字宿舍楼。
一进宿舍,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个小厅,小厅墙壁上挂着校训、公告栏、新闻栏等等,而大厅左侧则是一个小房间,里面还住着一位老大爷。
“李叔叔,这位是张叔,是一位老府兵,被我请来这里做了宿舍管事,主要负责宿舍学生安全与纪律问题。”
李二一听,来了兴趣,还和老府兵聊了几句,老府兵不知道李二等人的身份,所以,也不紧张,和李二聊得还很是投机,聊着聊着,甚至都聊到了战事,最后,还好李二及时收回了话题,又聊了一下待遇问题,得知李毅给的月钱很是丰厚,便不再多言了。
叮嘱了张大爷几句,李毅便带着众人往右边通道而去。
“为了让众位叔叔参观,我特意下令各个宿舍不许锁门,否则,往常每个宿舍都要锁上门的。”
李毅解释了一句便推开了一个宿舍门。
李二等人进里面一看,便发现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却也不小,由于古人用的是毛笔,所以,李毅特意把宿舍空间放大了不少,否则按后世的标准,写个字都费劲。
“这是甲字楼,每个宿舍住四个人,采用上铺下桌模式”
李毅给众人详细的介绍着每一样东西的作用。这个宿舍和大学宿舍差不多,上面是床,下面有两个柜子,和一个桌子。当然,这里都是木制的。
其实李二等人今天抛弃政务,来到这里,不光是为了给书院造势,而是李毅要借此机会向李二等人介绍一些新鲜事物,对于后世的一些东西,很多拿到古代都是不合适的,但是向宿舍、教学楼里面的这些东西,拿到古代,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这里面还有许多学问,李二和一众大臣浪费一天时间来这里闲逛,李毅敢保证,绝对让他们开了不少眼界,学了不少东西,绝对不会浪费了这一天的时间。
就好比这个宿舍管理,往小了说,如果把他拿到军队,绝对实用;往大了说,李毅的目的是想给李二等人一个模板,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推广教育必将是头等大事,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各种学院必然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所以,李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