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321章 使金帐,联满清,防拓跋

第1321章 使金帐,联满清,防拓跋(2 / 2)

“单于明鉴,汉与满人,隔山望水,并无牧场之争,苏勃辇则不同。拓跋,那就更加不同了。”

“苏勃辇得拓跋相助,背后的目的,单元想必是心知肚明!”

“今单于式微,他日,拓跋来犯,单于如若不尽快自强,届时如何抵挡?”

蒯通猛地又踏前一步,几乎逼近火盆,灼热的气浪烘烤着他的袍袖。

蒯通指着帐外苍茫的夜色,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命运的寒意:“大单于!拓跋部的狼群正在疯长!”

“他们的王,是草原百年不遇的枭雄!他励精图治,磨利爪牙,所为何来?难道仅仅是为了争夺几片微不足道的草场?”

蒯通环视着那些被火光映照得忽明忽暗、布满风霜的满人脸庞,一字一顿道,“不!他要的是整个草原!整个北狄!他要的是所有毡帐都向他低头!”

“当拓跋长平的马蹄踏碎满人的帐篷时,汉地还在远方,而满人的子孙,将永远失去追逐太阳的权利!”

大汉在明年如果进行下一次的统一之战的话,拓跋部落如果在那个时候出兵中行防线,以干预大汉的行动。

如果王应看那边顺利的话,那个时候,拓跋部落西边必将还会受到金帐王庭的牵制,如此一来,拓跋部落能够给苏勃辇的帮助,必定要下降好几个层次。

而这个时候,就是努尔哈赤他们的机会。

蒯通就是要根据这一点,来说服努尔哈赤,明年的时候再一次出兵苏勃辇。

随着蒯通的滔滔不绝,努尔哈赤虽然依旧沉默,但他布满老茧的粗大手指,缓缓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沉重,不时地抚过金刀刀鞘,最后停留在那冰凉的刀首之上。

显然,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平静。

“蒯使节,大汉的目的,我族心知肚明,我族的情况,大汉想必也同样清楚!”

“就算是来年拓跋长平难以相助苏勃辇,我族也是有心无力!”努尔哈赤十七子玄烨,期待无比,但却又同时遗憾无比的道。

不可否认,这个时候的玄烨同样是意动了。

无他,蒯通他所说的确实有道理,确实是他们满人的一个机会。

像王应看他们这样的使者出使,想要达成他们的目的,不可能真的纯粹的靠忽悠。

他们都是摆事实讲依据,用事实来说服别人,当然,自然会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夸大或者是夸小,以这样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正因为蒯通说的都是事实,玄烨才会真的动心。

当然,他更加意识到,汉人即将有大动作了。

故而,这才想要激起他们北狄的又一场大战,不仅让他们满足无暇南顾,对苏勃辇动手,又何尝不会同样影响到拓跋部落?

玄烨的心思转的非常快,从大汉到北狄,从北狄到东夷,这各方的势力都让他想了个遍。

“大汉乃礼仪之邦,自然不会让自己的盟友饿着肚子作战!”

“然,草原有草原的法则!汉家亦有汉家的规矩!陛下体恤长生天的勇士征战劳苦,牛羊羸弱,故特开恩典,愿以汉家之粮,换取北狄之牛羊!”蒯通脸色一笑道。

他的出使,让草原再次交战是一个目的。

而这,就是另一个目的了。

同时,第二个目的也是为了促成第一个目的。

用粮草换对方的牛羊,努尔哈赤有了粮食之后,这个时候才有出战的能力。否则的话,就算是他被说服了也没有用。

大汉这个时候其实是不缺粮草的,大汉这几年的时间,先后大批量的种植了玉米和马铃薯。

甚至,玉米和马铃薯本身不仅能够食用,玉米的杆子可以用来喂养牲畜,而马铃薯的藤,同样可以进行使用。

事实上,在大汉,马铃薯的藤,也确实没有被浪费,也确实作为了食品之一。

封建时代,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之下,吃饱肚子永远都是社会稳定巨大的问题,凡是能吃的东西,老百姓怎么可能会浪费?

不只是百姓,朝廷同样是如此!

马铃薯的藤,被晒干或者是腌制之后,和小麦或者是稻谷,一起作为军粮。

或者说,这些不易保存的,优先进行食用,而那些相对容易保存,则是放进粮仓之中,作为储备粮草,作为日后征战或者是赈灾之用。

事实上,大汉现在已经准备了一大批用马铃薯的藤晒干之后磨成粉,和玉米以及小麦混杂在一起,准备了一大批这样的粮食,作为和努尔哈赤交换牛羊之用。

大汉想要在明年开春之后掀起下一场大战,必须要在这仅剩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将那些新兵训练成型。

如此一来,将士们的训练强度倍增,而王羽也认同了诸葛亮的建议,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给将士们提供一定的肉食。

故而,这才有了这一场交易。

换回牛羊,牛肯定是不可能给将士们吃的,王羽自己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回牛肉。

这些牛换回来,肯定是要作为耕牛来用的。

可是,这些羊,再加上商部民间收购的猪鸡鸭,用来支撑将士们平常训练的消耗。

他们大汉有粮食,但却没有足够的肉食,而北狄之中,却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牛羊。

同时,利用这些粮食让努尔哈赤再一次陷入大战的状态,不仅无法影响到他们大汉的下一步征战,还能够帮助他们大汗牵制他们的敌人,将努尔哈赤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努尔哈赤如果不帮东夷的话,东夷那个时候敢不敢全力出手?还不一定呢!

故而,这已经可以尽可能的缓解他们东北部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