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余亮和自己的大军一起狼狈的逃出了城墙。虽然损失惨重,在刚刚那短暂的几分钟时间里,就有数十万人倒在了城墙内。倒下的野兽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但这种程度的损失也是值得的,因为城墙内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防御的点了。他们接下来只需要找到地下空间的入口,或者是自己挖掘一个入口出来,然后狠狠的打进去。把这处地下基地彻底攻破。
其实之前他们尝试过。从入口之外的地方挖掘地道,直接朝着地下基地的方向挖掘。但敌人似乎是有某种方式探知地下的挖掘,在挖掘到敌人的地下基地之前,他们挖掘的隧道就会和敌人挖出来的隧道连通在一起。
当挖掘的队伍突然挖穿了前面的泥土。惊喜的以为自己来到地下基地的时候,其实反而是直接闯入了敌人的埋伏场。通常都是刚刚挖通了隧道就挨了一发超级大炮。隧道里地形狭窄,根本没有地方躲。爆炸的冲击力直接就将挖掘的人像是炮弹一样从隧道之中喷了出去,当然喷出去的时候肯定都已经是残肢断臂了。
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对方的侦察杀招非常的厉害,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被敌人发现,然后提前挖掘隧道反制。挖了半天不仅没能挖掘出进攻的通道,反而是折损了不少人。无奈他们也只能放弃选择从正门打进去。
地下基地和地面之间必然是有着大规模的物资运输的。就算是考虑到防御肯定也有几个人流量巨大的正门。这几条通道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员和物资通过也就意味着从这里进入,军队不至于像在小型的隧道里那样摆不开阵型。
当晚再次侦查城内情况的时候,事后就已经报告了,城内几乎已经没人了,他甚至翻越了城墙向内部探查发现就连城墙的残骸之上都已经没有人在那里防御了。这也是正常的,地下基地那边本来就人少。之前刚刚打了一场大战,损失其实已经不小了。
城墙被攻破之后,没有这层屏障作为依托。地下基地的人的战损比其实是大大增加的。就算是不久之前的那一战,他们在几分钟内遭受了几十万人的惨重损失。但真的计算整场战役的战损比的话,城破之后的战损比反而比之前更好看几分。
城墙没破之前,他们的损失没有这么惨重,但同样的敌人的损失更加微乎其微。如果他们继续依托残破的城墙防御的话,战损比还会进一步拉近距离,到那时候防御不了几天。他们就没有足够的人手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退入地下保存有生力量。如此一来的话,地下基地还能够依托复杂的环境抵抗许久。如果外界暴风雪真的彻底降临下来的话,进攻也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的。也就是说他们只要能够抵抗到冬天至少算是能够苟活下来了。冬将军会平等的惩罚每一个傲慢的没有做好御寒措施的人。
此时此刻,地下基地之中大量伤员正在救治。同时除了少数居民区和工业区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占地工程师进行改造。在那些地区建立起相应的防御基地。防御着每一条隧道。每一条关键的甬道。
这些隧道的墙壁都是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厚实程度也相当的高。
为的就是防止敌人在这些隧道之间自己打洞,打乱他们原本的布置。
有了这层钢筋混凝土之后,敌人打洞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够破除这层厚重的隔离,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们调集人手。在隧道之中对工程人员实施围攻了。
与此同时,大量非战斗人员则聚集在地下基地的最下层,这里并不会以身份地位之类的分个上城区和下城区上下层只不过是负责的功能不同罢了。大量的非战斗人员聚集在下层,是在从事地热能采集方面的工作。
没有了天空之中的太阳提供稳定的能源。自然界的草木就不会自然而然的生长。若是如此的话,他们在这里坚守上一冬天或许可以。但如果敌人明年继续围困没办法离开地下基地出去搜集食物。搜集各种其他的阳光下才存在的物资。那他们迟早会被围困死。就像古代被包围的那些城市,就算是防御坚固,敌人怎么都打不下来,最终也会因为断水断粮而无以为继。
所以此时此刻他们必须要开发出一条除了种植之外另一种从自然介质中吸收能量,转化出有机物的模式。这不只是为了食物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在极端情况下他们需要靠这种方式净化空气。
这一次的敌人学习能力很强,能从战争之中总结各种经验教训。这也就意味着这帮家伙打着打着就会发现地下基地的空间虽然广阔。但由于位于地下,不与外界通风。空气很快就会变得浑浊,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在地面有通风管道。
这些管道就算安排的再怎么隐蔽?时间一长迟早会被敌人找到发现。而只要堵上这些通风管道。地下基地之中失去了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光是人们呼吸产生的废气消耗的氧气。就足以让地下基地的人不攻自破了。
诚然他们携带了大量可以净化空气的药品和液态的气体。可这些都只能解一时之困,想要持久的在地下作战就要形成自循环。要么是在地下获取了足够的能源。模拟阳光进行照明,在地下进行大规模的种植。要么就是找到一种光合作用以外的可以吸收自然界的能源来净化空气的方式。
对于以生物科技起家的他们来说,后者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一些。那些战斗木马。虽然大部分都在战场之中自爆了,但还留下了许多基因种子,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特化了能量吸收的。
只要在有温差的地方,他们就能够利用这部分温差。来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能量。从而进行类似光合作用一样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的过程。
事实上地球上也有一些古老的菌类可以利用海底火山的热能来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只是他们的生存环境都比较极端。并且效率也很低。除非地球人对此有巨大的需求,否则的话想要培养改造他们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或许永远都用不上。
而地下基地之中此刻的最下层正有大量的工人忙碌着搬运着一条小管道,有人专门负责打洞,将管道插入地下深处,有人则负责焊接这些管道。又或者是指挥地热工厂的工程建造。
水会被直接注入地下。随后在被地热能加热到几乎沸腾之后,又被输送上来,因为管道形成了一个连通器一样的结构。加上一边是冷水,一边是热水。这个过程几乎不消耗能量,甚至冷水的一边会自动的向下灌注,冷热水两边的高度差。也会进一步加剧这个输送的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地热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