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让洪大哥扎个马步,一炷香都可以不动,现在的话那就是稍微站一会儿也气喘吁吁。
这一场戏拍完,洪大哥都有说不完的话,好在叶桓丘也是经常在他拍完后过去慰问,期间洪大哥的长子也多次来到剧组探望。
看他们这父慈子孝的画面,另一边饰演樗散子的郑秋官大哥,也是有点无语的。
他能够出演,也是叶桓丘托了一些关系,将这位也息影了许久的大哥请到剧组里。
他跟洪大哥属于两个极端,一个是儿子多,另一个是女儿多。
只是相比于洪大哥这把年纪,跟孩子相处得还不错的状态,郑秋官就显得比较冷冷清清。
这两位老顽童,也是经常说着说着就互相调侃几句,都这把岁数了,很多话都随便张口就来,还能在剧组里吃到关于香江港圈那时候的一些知名八卦,也算是待在片场里为数不多的乐趣。
大家平时工作中都忙得很,休息的时候都在揣摩角色,也就是洪大哥跟郑秋官两位,他们的演技到这会儿就已经跟角色浑然天成,再加上台词实际上也没有特别多,就是拍摄特效场景,可能东一片西一片,需要他们反复的返场拍摄一些镜头。
要不然他们这会儿都可以准备杀青出剧组了!
文戏方面都基本安排妥当了,现在重中之重的只剩下特效镜头的处理,这可能得需要演员们都是反复的进场拍摄一些零碎的镜头,届时华夏光魔的特效团队会一个个将其拼凑起来,呈现出最好的特效镜头。
洪大哥他们有时候即便没戏份了,也会在片场看看,叶桓丘随便让他们进行观摩学习,对于洪大哥而言,他是巴不得把洪家班的那几个挑大梁的导演叫过来好好看。
但有一些也是上了年纪,你让他们改是肯定改不过来的,至于稍微年轻一些的,他们来过一两次之后,对洪大哥就一句话:“咱们没拿本钱,学不来的!”
不说片场里每天出工到收工,叶桓丘那福利补贴跟雪花似的散出来,当年香江最纸醉金迷的黄金时代,都没有出现过这么豪横的导演。
毕竟预算终归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资金都会在第一时间往演员和制作经费上倾斜,哪里会有人在乎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如何。
甚至这么说吧,能把一些人带进片场,让他们吃上片场的盒饭,就是他们的福分了。
抛开福利待遇,说说拍摄的这些器材设备,还有特效方面需要的东西,哪一样不是几千万上亿的贵重物品,到现在为止整个香江能保留下来的好设备,放在如今都快成古董了。
洪家班如今即便掏得起钱购置一部分的器械,那请问这些器械买来以后,先不说回本,拿出来拍摄市场方面又怎么去权衡?
进入内地上映一部电影,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尤其是近几年,香江背景投资的电影,在内地的票房能破10亿那都是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