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早晨,天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昏黄。林晓薇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海天相接处那团缓慢旋转的巨型云层,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手机里,台风“山竹”的预警信息已经从蓝色升级为红色,各大新闻客户端都在推送着同样的消息:这场台风可能是深圳近年来遭遇的最强风暴。
“超市六点就开门了,现在去还来得及。”丈夫陈宇一边系着领带,一边对还穿着睡衣的林晓薇说。
林晓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我再睡十分钟就起来,昨天赶稿到凌晨三点,困死了。”
陈宇走到床边,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那你再睡会儿,我先去公司处理点急事,台风真要来了就提前回来。”说完,他轻手轻脚地带上了卧室门。
这一睡,就是两个小时。
当林晓薇被窗外越来越大的风雨声吵醒时,已经快上午八点了。她猛地从床上坐起,想起丈夫早上的叮嘱,光着脚跑到窗前。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小区里的树木在狂风中剧烈摇摆,雨水不是落下而是横着扫过,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完了,没囤菜。”林晓薇心里一沉,急忙打开手机。
小区业主群里早已炸开了锅。邻居们纷纷晒出自家囤积的物资,从方便面到矿泉水,从蜡烛到充电宝,应有尽有。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家里的存货足够支撑一周。
“@所有人,地下车库开始进水了,物业正在抢修!”
“我家阳台的晾衣架被吹走了,大家小心!”
“谁家有多的蜡烛?我买的还没送到...”
林晓薇忐忑地翻看着聊天记录,越发感到愧疚。她点开自家冰箱的库存照片——除了半袋速冻饺子、几瓶酸奶和一周前买的快要蔫了的青菜,几乎空空如也。
“也许台风不会那么严重吧。”她自我安慰着,却又不好意思在群里询问哪里还能买到菜。作为自由撰稿人,她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负责家里的日常采办理所应当,而陈宇则经常加班到深夜。
上午十点,风雨突然加剧。小区里的树被连根拔起,停车场很快变成了一片汪洋。林晓薇惊恐地看着这一切,手机突然响起,是陈宇。
“晓薇,你还好吗?我这边工作结束了,正在往回赶。路上很多树倒了,可能得走回去。”陈宇的声音在风雨中断断续续。
“你小心点!别着急,我没事的。”林晓薇内心既担心又愧疚。
中午十二点,陈宇终于浑身湿透地回到了家。他脱下滴水的雨衣,先去儿童房看了看正在睡午觉的三岁女儿妞妞,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准备做午饭。
林晓薇忐忑地跟在他身后,看着丈夫打开几乎空荡荡的冰箱。
陈宇愣了一下,转头轻声问道:“你没有囤菜吗?”
林晓薇的脸瞬间红了,支支吾吾地解释:“我、我昨天起晚了,后来看天气也不是特别差,就、就懒得再出去了...”
她等待着预料中的责备和埋怨——毕竟陈宇经常加班到深夜,而她作为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负责家里的日常采办理所应当。她想起闺蜜小杨的丈夫,上次因为忘记买酱油就能大发雷霆;想起小区里那些因为类似小事而爆发激烈争吵的夫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陈宇只是点了点头,平静地说:“没关系,我看还有米和鸡蛋,炒个蛋炒饭吧。”
林晓薇怔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陈宇已经开始洗米做饭,动作熟练而从容。他甚至还哼着轻快的小调,仿佛眼前的困境不过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插曲。
“对不起,我该昨天就去买的。”林晓薇小声说。
陈宇一边打蛋一边摇头:“这有什么好道歉的?谁也没想到台风会这么严重。再说,你不是刚完成那个书稿吗,多睡会是应该的。”
林晓薇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想起一个月前,为了赶一本重要的书稿,她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是陈宇请了年假照顾孩子,还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营养餐。
蛋炒饭的香气很快弥漫在整个房间。简单的午餐却让林晓薇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饭后,陈宇主动收拾了碗筷,然后陪着醒来的妞妞在客厅玩积木。
下午三点,台风眼过境,风雨暂时减弱。小区群里有人发消息,说地下超市决定临时营业两小时。
“我下去买点东西。”陈宇穿上刚刚晾了半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