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守护者(一〇九)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守护者(一〇九)(2 / 2)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陈轩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而富有磁性的男声。

"我是,请问您是?"陈轩有些疑惑。

"我是市博物馆的馆长助理,姓周。我们馆长想亲自邀请您来博物馆,协助我们鉴别一批即将展出的捐赠文物。"对方的语气十分客气。

陈轩微微一愣。市博物馆他并不陌生,之前也曾作为普通参观者去过几次,但以"独立专家"的身份被邀请,这还是第一次。

"请问是什么样的文物呢?"陈轩谨慎地问道。

"主要是一些陶瓷器和书画作品。"周助理解释道,"这批文物是一位海外华侨捐赠的,价值不菲。但我们的专家在初步鉴定时发现了一些疑点,所以想请您这位在业内声名鹊起的青年才俊来帮帮忙。"

陈轩沉吟片刻。考虑到昨夜的威胁,他本想暂时保持低调。但转念一想,这也许是一个建立官方合作关系的好机会。如果能得到博物馆的认可,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也能为将来的"玄山鉴宝联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好的,我很乐意前往。"陈轩最终还是答应了。

"太好了!"周助理的声音中透着欣喜,"我们馆长希望能尽快见到您。不知您今天上午有空吗?"

"可以。"陈轩看了看时间,"我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

挂断电话后,陈轩给苏晴和小林分别发了条信息,简单说明了情况。苏晴回复了一个"注意安全"的表情,小林则兴奋地表示这是"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步",让陈轩不禁莞尔。

收拾好玄鉴镜和青铜三目佩,陈轩便出门了。

市博物馆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建筑。高耸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清晨的阳光,显得庄重而不失活力。

陈轩在前台报上姓名后,很快就被领到了馆长办公室。

办公室的布置简洁大方,墙上挂着几幅中国山水画。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站在窗前欣赏着一幅字画,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陈先生,久仰大名!"老人热情地伸出手,"我是市博物馆的馆长,姓李。"

"李馆长客气了。"陈轩礼貌地握手,"能得到您的邀请,是我的荣幸。"

"哈哈,年轻人谦虚了。"李馆长爽朗地笑了笑,"你的事迹,我可是早有耳闻。尤其是你在拍卖行揭穿赝品的壮举,真是大快人心!"

陈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说得好!"李馆长赞赏地点点头,"现在这个社会,就是需要你这样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请坐。"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周助理为他们倒了茶。

"李馆长,您刚才提到的捐赠文物,具体是什么情况呢?"陈轩开门见山。

李馆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批文物共有二十余件,包括几件明清时期的瓷器和十几幅近现代书画作品。捐赠者是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侨,出于爱国情怀,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无偿捐赠给家乡的博物馆。"

"这是好事啊。"陈轩说道。

"本来是好事。"李馆长叹了口气,"但我们的专家在初步鉴定时,发现其中几件瓷器和两幅书画作品存在疑点。如果这些文物中有赝品,不仅会影响博物馆的声誉,更会伤害捐赠者的一片心意。"

陈轩点了点头,明白了自己此行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希望您能以独立专家的身份,对这批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鉴定。"李馆长看着陈轩,眼中充满了期待,"您的专业能力,我们非常信任。"

"我会尽力而为。"陈轩郑重地说道。

"太好了!"李馆长站起身来,"周助理,带陈先生去鉴定室。"

跟随周助理穿过几条长长的走廊,陈轩来到了博物馆的文物鉴定室。这是一个宽敞而现代化的实验室,各种先进的鉴定设备一应俱全。几位穿着白大褂的专家正在忙碌着,看到陈轩进来,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周助理笑着说,"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请来的陈轩先生。"

"陈先生,久仰大名!"一位年长的专家率先走了过来,热情地与陈轩握手,"我是负责瓷器鉴定的王教授。"

"王教授您好。"陈轩礼貌地回应。

经过一番介绍,陈轩认识了鉴定室的几位专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士,但对陈轩这位年轻的民间鉴宝师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轻视,反而充满了好奇和尊重。

"陈先生,我们先来看第一件有疑点的文物。"王教授带领陈轩来到一个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揭开了覆盖在上面的绒布。

一件造型优美的青花瓷瓶出现在陈轩眼前。瓶身洁白细腻,青花色泽浓艳,描绘的是一幅山水人物图,笔触细腻,意境悠远。

"这件青花瓶,据捐赠者介绍,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官窑精品。"王教授解释道,"但我们发现,它的青花发色虽然浓艳,却缺少了康熙青花特有的那种层次感。而且,瓶底的落款虽然模仿得很像,但笔触略显生硬。"

陈轩点了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玄鉴镜。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场合使用这个秘密武器,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将玄鉴镜对准青花瓷瓶。镜面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陈轩的天眼能力被激活,眼前的青花瓶仿佛瞬间变得透明,他能够清晰地看到瓷器内部的胎质结构和釉面的细微变化。

果然,正如王教授所说,这件青花瓶的胎质虽然细腻,但与康熙官窑特有的"糯米胎"相比,还是略显粗糙。釉面虽然光滑,但缺乏康熙瓷器釉面那种温润如玉的质感。最关键的是,青花的颜料层与釉面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这是现代仿品的一个典型特征。

陈轩又仔细观察了瓶底的落款。通过玄鉴镜,他能够清晰地看到落款的每一笔每一划。虽然模仿得十分相似,但在运笔的转折处,还是能看出一丝现代人的书写习惯。

"怎么样,陈先生?"王教授期待地看着他。

陈轩放下玄鉴镜,抬起头来:"王教授,您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件青花瓶,是一件高仿品。"

"果然如此。"王教授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失望,"虽然早有预料,但得到证实还是有些遗憾。"

"陈先生,您是如何判断的呢?"一位年轻的专家好奇地问道。

陈轩笑了笑,没有提及玄鉴镜的秘密,只是从专业角度解释了自己的判断依据。他的分析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让在场的专家们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接下来,陈轩又协助专家们鉴定了几件有疑点的文物。其中包括一幅近现代着名画家的山水画和一件明代的五彩瓷盘。凭借着玄鉴镜的帮助和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陈轩准确地指出了这些文物中的问题所在,为博物馆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展出事故。

当最后一件文物鉴定完毕时,已经是下午时分。鉴定室的专家们都对陈轩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

"陈先生,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王教授握着陈轩的手,真诚地说道,"您的专业水平,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自愧不如啊!"

"王教授过奖了。"陈轩谦虚地说,"能够和各位专家交流学习,我也受益匪浅。"

这时,李馆长走进了鉴定室,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各位,辛苦大家了。我已经听说了鉴定结果,非常感谢陈先生的帮助!"

"李馆长客气了。"陈轩说道,"能够为博物馆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李馆长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陈先生,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博物馆正在计划建立一个长期的文物鉴定咨询机制,希望能够邀请像您这样的专家,成为我们的特聘顾问。不知您是否有兴趣?"

陈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馆长的意思。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成为博物馆的特聘顾问,意味着他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珍贵的文物,也将承担起更多保护文物的责任。

"我非常乐意。"陈轩郑重地说道,"能够为保护中华文物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荣幸。"

"太好了!"李馆长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团队!"

离开博物馆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夕阳的余晖洒在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陈轩站在博物馆门口,心中感慨万千。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鉴宝师,到成为市博物馆的特聘顾问,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再次响起。

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陈轩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

"我是,请问您是?"陈轩警惕地问道。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黑鸢'。"对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听说您今天在博物馆表现出色,特地打电话恭喜您。"

陈轩的瞳孔瞬间收缩,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你想干什么?"

"没什么,只是想提醒您。"黑鸢的声音依旧温和,"有些东西,不是您该碰的。博物馆的那些文物,只是冰山一角。您真的以为,凭借您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什么吗?"

陈轩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愤怒:"黑鸢,你究竟想怎么样?"

"很简单。"黑鸢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停止你正在做的一切。否则,后果自负。"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轻笑,随后便是忙音。

陈轩站在原地,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抹坚定的神色。

他知道,黑鸢的威胁绝不是空穴来风。但他更清楚,自己绝不会因为威胁而退缩。保护文物的道路虽然充满了危险,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陈轩抬起头,望向远方。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