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七十章宁与袁术,勿与张氏

第一百七十章宁与袁术,勿与张氏(1 / 2)

“父亲欲立袁谭为储?”

袁尚从马扎上跳了起来,震惊说道:“袁谭才能平庸,今若为继位,怎会是张虞之敌,我袁氏必因他而衰亡!”

“公子根基浅薄,而青州自为袁谭所据。殿下担忧以公子为储,高干、袁谭二人莫能服之。而袁谭为储,则能以大兄之身,号令二位公子与高干。”逢纪说道。

闻言,袁尚不恼反而冷静了下,看向逢纪问道:“先生莫非劝我尊奉兄长为王?”

逢纪笑了笑,说道:“若我欲背弃公子,岂会深夜前来拜会公子?”

袁尚微眯眼睛,问道:“那先生是何意思,有何教我?”

逢纪凑近袁尚跟前,低声说道:“公子,殿下欲以长幼之分而令众人心服,但莫忘殿下之上尚有袁术。殿下向袁术称臣为藩,今诸人既是齐人,今更是陈人。殿下假如病逝,袁术册封公子,则齐鲁不尽顺乎?”

不得不说逢纪机智多谋,袁绍逃至青州复起,因失去了冀州,故最依仗者莫过袁谭。而今袁尚在青州无根基,在人心上无法与袁谭对抗。但若有袁术的支持,则情况便大为不同。

袁术为大陈天子,袁绍宾服于陈,故袁术为齐国之君主。今即便袁绍不承认,但在齐鲁之人眼里他们与袁术同一阵营。故具有袁术的背书,袁尚如能继承大位,具有法礼统治齐国,令高干、袁熙二人顺从。

袁尚脸上大喜,但很快又沉了下来,说道:“袁术岂会无缘无故册封我为齐王,除非父亲能立我为储君,之后袁术方会顺势下诏。今张虞兵力强劲,袁术之所以助我,无非欲以我为前卒,以遏张虞做大。”

袁尚不负聪慧之名,他非常清楚袁术与袁绍联盟的基础所在,袁术需要袁绍为他消耗张虞,而袁绍需要袁术支援他。故对袁术而言,他不希望袁绍内部动乱,那么顺利继承王位是袁术的诉求,因此袁绍册欲立何人为储,那么袁术就会认可那人!

逢纪暗自点头,对袁尚颇是赞赏,压低声音,说道:“公子既能篡改军令,让沮授困守邯郸,那么为何不能篡改奏疏,将袁谭之名改为公子之名?”

“那父亲所写诏令呢?”袁尚问道。

逢纪说道:“我为护军,淳于琼为督军,殿下若留遗令,必经我与淳于琼之手。故如能说服淳于琼,则公子必继殿下之位。”

“淳于琼能应诺?”

“为何不能?”

逢纪说道:“淳于琼好酒贪色,与孟岱有仇。今孟岱与袁谭交好,若袁谭继位,孟岱必会害尔,淳于琼怎不疑之?”

袁尚作揖而拜逢纪,说道:“逢君拥护之功,尚不敢忘之。及尚立业之后,必以国士待君。”

逢纪扶起袁尚,道:“公子重礼,纪愧不敢当。”

次日,事态依逢所料,患病于榻上的袁绍招淳于琼与逢纪二人入大帐。

距袁绍咳血症发,今仅过了四日,袁绍身形愈发清瘦,面容愈发憔悴,几乎难以下榻。

“仆拜见殿下!”

袁绍招了招手,说道:“你二人追随我多年,无需拘束多礼,上前说话便是。”

“诺!”

逢纪凑近榻侧,问道:“殿下可有吩咐?”

袁绍用巾帕捂嘴咳嗽,说道:“今军情可有变化?兵将可知我患病之事?”

“禀殿下,兖州传来军情,满宠渡河击败济北郡守魏律,占据了防门关与平阴城,断绝大河东西之道。”淳于琼答道。

防门关修筑于济、黄二水与泰山山脉之间的平原,其南岸平原仅有两里宽,修筑关隘于平原上,便能阻止青州与兖州沿黄河岸行进的道路。而平阴城为防门关后的重镇,与之形成两重防线。

历史上,齐晋在平阴交手,争夺中原霸主之位。晋纠合中原众小国胜兵十一万人,齐国以三万之众阻击,晋先破防门关,齐固守平阴。二军对峙时,晋趁齐灵王观望营寨时,出军追杀齐王,齐王胆怯而逃,于是晋军破平阴,直杀至临淄。

是故防门关不仅为青州之门户,今更是位于袁军大营的西面,如果兖州告破,郦嵩与满宠将能引兵东进,与张虞大军夹击袁绍大军。所幸袁熙兵马尚在,郦、满二将不敢如此用兵。

“那兖州情况何如?”袁绍担忧问道。

“禀殿下,仓亭失守,二公子率军退守东阿。郦嵩率军围之,据之前军报,郦嵩兵马仅万人,东阿城中有军粮草二十万石,足够城中五千兵马食用数月。而袁术已遣人出兵,或能暂保河济不失。”淳于琼说道。

趁着淳于琼说话间隙,逢纪补充说道:“至于军心,除纪与仲简、二公子、高徐州外,无外人得殿下患病,故今军心未有动荡,士气充沛,或能与张虞交手。”

“袁术出兵便有希望!”

袁绍感叹了声,说道:“惜我患病在榻,不能领军督战。”

“殿下自有天象庇护,御体必能康复!”逢纪说道。

安慰之语或许是听多了,袁绍无任何感觉,说道:“我今召二位前来,便是商议储君之事,不知二君可有见解?”

淳于琼少与袁绍商议立储之事,今听袁绍立储之语,毫不犹豫说道:“一切以殿下为主,琼有遵守殿下之令。”

逢纪虽打算谋立袁尚,但今怎敢当着袁绍的面讲,于是在袁绍的注视下,恭敬说道:“大公子贤良礼下,有仁爱之心,纪以为大公子可为储君!”

见逢纪识趣放弃袁尚,袁绍欣慰点头,说道:“我与公图之意相同,袁谭礼贤下士,有贤者之风。今我百年之后,可让大公子继我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