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709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第709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2 / 2)

一名小黄门进来,

“郢国公,陛下口諭。”

宇文士及正衣襟,恭听圣諭。

皇帝的口諭倒也简单,让中书再草擬一道詔令。

“授司徒、代郡王李逸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雍州牧、太子詹事、左卫大將军、兵部尚书等如故。”

中省书官员们都有些疑惑,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司徒是门下省侍中,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怎么回事”宇文士及问。

內侍道,“李司徒意外坠马,伤了腿,向陛下辞相,陛下再三挽留无果,便许辞去侍中之职,

但詔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那这平章事”

“李司徒仍为宰相矣,如魏相先前以参预政事衔入政事堂。”

这下大家明白了。

李逸以腿伤为由辞掉了侍中之职,但皇帝仍然保留他宰相之名,甚至允许他腿伤稍好点后,可以三两天来一次政事堂议政。

原本三省长官才是宰相,

而如今,前有魏徵以参预政事衔入政事堂为相,现在又有李逸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入政事堂。

当今天子,

倒是行事越来越不按制度来了。

可宇文士及並没有反对之意。

“李舍人,还要劳烦你,再起一詔!”

“好。”李百药也没推辞,当下便又提笔蘸墨。

“门下:

惟人代工,与物施化,財成者元首,辅翼者股肱。况国之號令,本於內史,政所关决,审於黄枢。

爰发四方,用寧庶绩,必求同德,资以弼予。

司徒、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雍州牧、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詹事、左卫大將军、上柱国李逸,挺生伟才,克振前绪,蹈礼合乐,谦厚端和。居暗室而不欺,处岩廊而益重。文能合雅,吏必立程

朕祗奉鸿休,惧於负荷,居则神明之隩,位当亿兆之尊,常恐明不烛幽,虑不及远

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疾小瘳,可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如故。”

宇文士及看到这道詔书,点头称讚。

“不用更改一字。”说完,提笔写下中书令臣宇文士及宣。

两位侍郎和李百药也各自署名。

“李司徒怎么坠马了,伤的如何”宇文士及让中书通事舍人把詔书送往门下省,一边拉著小黄门仔细询问。

“听说李司徒骑的是吐谷浑汗伏允所赠的青海龙驹,不料此马性烈,一下子把李司徒摔伤了。”

青海龙驹,那可是名马。

魏书就记载,青海周千余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號龙神,必多骏异。

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青海,因生驄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驄也。

吐谷浑这些年屡屡袭扰犯边,

如今朝廷詔突厥、西羌等攻吐谷浑,可汗伏允吃了几个败仗,便又想来求和,甚至还想为儿子请婚。

吐谷浑使团抵京,不仅给皇帝贡献了青海驄、玉石黄金等,也给李逸送了一匹青海驄。

结果,李逸骑这马去上早朝,一骑就摔了,还摔断了腿。

有人说,吐谷浑这是故意的,想以烈马谋害皇帝和李司徒。

程咬金等大將,都嚷著要出兵討伐吐谷浑,擒伏允回长安问罪!

宇文士及觉得程咬金这些傢伙有些不讲理,吐谷浑人哪有这样大的胆子,也没有这样的计谋啊。

况且,指望用几匹青海驄就谋害大唐天子和司徒,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这些武將,

就是想找藉口打仗立功。

这眼看著梁师都就要灭了,天下一统,没仗打了,要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这些傢伙就在憋著坏呢。

他想著想著,甚至觉得李逸可能並不是真摔断了腿,毕竟李逸虽非什么万人敌猛將,那也是东征西討统兵多年的常胜大將军王,

说李逸骑马上朝,结果被马掀翻摔断腿,怎么也不太可能。

难道李逸只是故意弄个坠落好辞去侍中之职

又或,李逸这是在製造藉口,要对吐谷浑发兵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呵呵,陛下还真会发明。

李逸也还真是得圣眷啊,就算辞了侍中,可依然还是宰相,照样入政事堂平章政事。

政事堂这次倒是大调整,

如今左僕射房玄龄右僕射杜如晦,中书令宇文士及和温彦博,侍中是王珪和裴矩,再加上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逸,秘书监参预政事魏徵。

八个宰相。

却唯有李逸地位最超然。

刘林甫在那边提议,一会下值后,大家都去探望李司徒。

“同去,同去。”

从中书令宇文士及,到中书舍人李百药、刘世彻等,连中书通事舍人崔敦礼也都表示要同去看望李相。

“那咱们凑个份子,买几件礼物,表表心意。”宇文士及交待崔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