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工坊逐渐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味也淡了些,但被污染的河流和因为取土、采矿而变得斑驳裸露的山体,却依然触目惊心。
大约行了半个多时辰,他们终于抵达了那片新划定的封地界碑。
界碑之后,景象豁然一变。
这里还没有被大规模的工业浪潮席卷,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风貌。
广阔的荒草甸子一直延伸到骊山脚下,秋日的野草一片枯黄,在风中如波浪般起伏。
山麓的森林,虽然也有砍伐的痕迹,但整体依旧茂密。
秋色浸染,层林尽染。
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山中流出,水声潺潺,与身后工业区的喧嚣恍若两个世界。
而这片宁静而充满野性的土地,让李北玄压抑的心情稍稍得到了舒缓。
而李敢也追了上来,李敢指着前方,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道:“少爷,到了,从这里开始,往南一直到山脚,往东到那条小河,往西到那片林子,这一大片,以后就是咱家的了!”
听到这话,李北玄勒住马,举目望去。
这片土地确实如他之前了解的那样,面积相当广阔,粗略估计不下两三百顷。
地势总体平缓,略有起伏,大部分是尚未开垦的荒地,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和灌木丛。
而靠近骊山山麓的地方,则是一片茂密的林地,树种以松、柏、栎为主,长得郁郁葱葱。
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山中蜿蜒而出,穿过草场,向东流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地方真不小啊。”
李北玄感叹道,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
虽然这片土地,在法律意义上,已经归属于他。
而这里的产出都将是他的收入来源,这里的百姓,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他的管辖。
但现在的他,却完全没有一开始那种,得到了新地块后,迫不及待想要搞基建的激动,反而十分平静,甚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审慎。
绝对不能让蓝田,让骊山,让这片刚刚属于自己的封地,重蹈身后那片工业区的覆辙。
发展是必须的,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
“到底该如何规划,还得回去之后,再从长计议吧……”
李北玄叹了口气,回头对李敢问到:“敢叔儿,目前咱们的封邑内,有多少户人家?”
李敢显然提前做过功课,立刻回道:“回少爷,根据户部最新的黄册,咱们这三千户实封,目前实际划拨过来的,主要是散落在这一带的七个自然村,以及一部分军户和匠户,总共大约两千一百余户,八千多口人。”
“除此之外,还有些零散的山民猎户,未完全统计在内。”
“而剩下的户数,陛下旨意是,从周边官田的佃户中划拨,或者等待后续迁移填充。”
八千多人……
李北玄默默点头,这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县了。
而这八千多人,他们的生计、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系于他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