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中计(1 / 2)

杨士奇闷气一时没处发,眼前又浮现出那张相貌平平却异常可恶的一张脸。

顿时骂将起来。

“小兔崽子要真是惹急了老夫,非把他做的那些污糟事全捅给他爹知道。”

杨福忍住笑:

“可不是什么污糟事。老爷如今也学会口是心非了,怕不是觉得自己如今帮不上小的什么,心里不得劲?”

杨士奇吹胡子瞪眼,显然是被杨福的话戳中了心事。

不过气过之后,却是长叹一声,心情愈发闷闷的。

“吉安知府陈本深,任满九年当迁,郡人乞留,吏部呈了折子上去,陛下因其年迈,着致仕。倒是领的正三品的俸禄致仕,可那陈本深比老夫还小十来岁呢!”

说到此处,放在书案上的手掌慢慢攒成拳。

“怕是前些日子,朗之(封清)把那几个投案的锦衣卫押进吉安府狱一事受的牵连。陈本深致仕,朗之只能把人提走,谁知半路就中了埋伏,要不是小兔崽子的人早有防范,后果不堪设想。”

杨福也知道此事,对方曾想借少爷的事逼老爷致仕,此事虽被于康化解,也着实让老爷看清了那些想要对付他的人丑恶的嘴脸。

见老爷神情有异,杨福跟着老爷多年,哪能猜不到为了什么。

于是宽慰道:

“老爷,少爷如今被于副千户的人管教着也是好事。两个后辈有了这一遭交情,少爷以后不仅能稳重一些。于副千户也会多看顾一些少爷。”

见杨士奇面色稍霁,杨福接着道:

“少爷的性子本就不合适官场厮混,加之心地单纯,容易被人设套利用,以后有于副千户这样一个机警的看着,老爷百年之后,也可安心了。”

杨士奇摇头道:

“心地单纯?你倒是会给他找台阶,哎……!老夫这些年因为忙碌,对他疏于管教,将他性子纵成这样,以至做出许多混账事。也亏得补救及时,否则老夫如何百年之后,还有脸尸骨还乡。”

杨福自不敢评说少爷的不是,一面手上添盏,一面口中只道:

“都过去了,少爷如今不是已经在改了么!”

杨士奇显然也不愿再提这些污糟事,只摇头可惜道:

“陈本深是干吏,如今新调任的知府,却是投效王振的阉党一脉,按着此人过往履历,虽不至于苛待治下百姓,但于咱们杨家老宅怕是不利。”

“杨福,让人看紧了老宅那边,别让他们再糊弄我,稷儿变成那副混账模样,虽有老夫疏于管教之过,但和老宅的人也绝脱不了干系。”

“这些年,混账事他们也同样做了不少,虽然老夫去信斥责过,他们也已经有了收敛,但难保日子久了不会重蹈覆辙,依旧起了混账性子,还做混账事。”

“要盯紧了他们,万不能松懈。”

“老爷放心,奴婢省得,早已经吩咐下去了。”

杨士奇‘嗯’了一声,捧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杨福见老爷心情缓和了许多,这才请示起另一件事来:

“老爷,薛少卿带来京里的老苍头来了府上,乞求见老爷一面,我让他先回去等信!”

提起薛瑄,杨士奇又是一阵恼怒:

“他薛德温抵京这么多时日,从不曾到府拜会。老夫提醒他多次,甚至亲赴大理寺警示,倔牛一样的性子,我看他还不如自家老仆明事理。”

杨福不敢搭话,只讪讪赔笑。

杨士奇又问:“于廷益再来没来?”

杨福额头微汗。

“于侍郎就来了那一次,按着老爷的吩咐回了他,就再没来过。”

杨士奇冷哼一声:“他是没来府上,却去内阁堵老夫,不好好把自己差事办好,总在其他事上搅和,都是一样的倔性子。”

杨福道:“于侍郎万一真有办法呢!老爷不妨也听一听他怎么说。于副千户那样鬼机灵的,不也是受了于侍郎教养么?”

杨士奇摇摇头:“于廷益之才,当有大用,不该在这些阴诡算计上浪费心力,尤其此事,他不能搅和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