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虽不知内中情由,但见老爷似乎早有成见,便也不再多问。
“老爷,老苍头那里该如何回他!”
杨士奇沉吟了一会儿,吩咐道:
“送些银两过去,别让他断了生计,另外告诉他,就说老夫不会坐视不理,只是此事需得花费些时日。让他安心等候消息。”
“另外,让他去信给德温妻儿,让他们好生在老家待着,莫要托人活动,免得中了贼人奸计。”
“是,老爷!”
杨士奇却又喃喃低语道:
“英国公便是因为心切,进宫求情,才遭了对方算计。否则,他那孙儿不至如此,他也不至如此。”
杨福也叹道:“谁知会变成这样,哎……!如今这世道怎成了这副样子。也幸得王总宪(王文)还顾念老爷这位座师的情面,要是换作其他阉党,怕是张百户就更惨了。”
杨士奇眼中划过一丝嘲讽,却什么也没说。
……
说起英国公遭算计一事,还得从薛瑄自请系狱那日说起。
因为薛瑄系狱,他奉命办差一事自然中断。
也不知怎么,英国公得了信,说是宫里因为张杰的案件两换主办官,仍不得结案,于是大怒。
又因为张杰行凶乃系众目睽睽之下,所以打算严惩。
英国公张辅得了信,自是大急。
加之太皇太后前些日子说要静修,让闭了功德寺山门,自此不理外事。
英国公心中不免有了虚妄揣测,便再也等不及,第二日一早便急匆匆进宫求情。
听说陛下宽慰了几句,便打发英国公回去听信。
英国公本来见陛下话中犹念老臣有功于社稷,以为张杰不会被从重惩治,心中稍安,回家等信。
不曾想,没等来轻判张杰的消息,倒是等来了都察院众御史弹劾英国公府,私蓄阉奴的如雨般折子。
宫里派人来英国公府盘问。
英国公方才知道,自己中了算计。
大明律令,皇家以外,别府不得私自蓄养阉奴。
其实,这私蓄阉奴一事,追究到底,本是征安南时的旧事。
当年远征交趾(安南),掳了不少秀美俊丽少年,阉割之后,充入宫中为奴,当然也有不少没选入的,因为都是小孩子,又被阉割,当时各皇亲,勋爵府上便都得了便宜。
这算是旧事,也是皇家暗许。
这么多年过去了,最早那伙子少年大都已经死了,但真要搜将起来,还是能寻出几位的,当然也有后来私蓄的。
就连喜宁那样阿物,不仅在外有私邸,阉奴更是蓄养了一大堆,甚至还在府上养着一名‘刀手’。
如今弹劾英国公府私蓄阉奴,却是先急煞了同样有私蓄阉奴之举的其他勋贵府上。
一时间,英国公之罪还未定。一夜之间,城外乱葬岗上就又多了不知多少尸骨。
英国公遭受弹劾,且查证确有私蓄阉奴之举,乃确实之罪。
上命英国公禁绝出府,等候发落。
英国公如今也是被弹劾之‘罪臣’,又被圈禁在府,自是无法再为孙儿一事奔走。
他此时方才明白,张杰刀斩许胜当夜,于谦和徐良先后到府,劝他此事上莫要有任何举动。
于谦还说英国公府地位尊崇,英国公武勋之首,一举一动,都会对后事起大影响。并一再提醒这件事背后,怕是有人暗中谋划。
英国公张辅深悔不听于谦、和徐良警示之言。